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8863|回复: 0

大陈汪氏故事——木棉岭的传说

[复制链接]

163

主题

471

回帖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环山园  我的精神家园

积分
13672
发表于 2015-7-11 20: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木棉岭的传说

木棉岭位于常山青石镇马车村西南1.5公里左右,西与七里弄村接壤,南与龙潭毗邻。为古代常山通往江山大陈古驿道。原有木棉岭路边亭和寺庙,解放初被毁后,于1997年开始部分村民集资捐款对木棉岭寺进行了重建。据当地一些耄耋老人回忆,木棉岭在历史上曾有传奇故事。
建亭建庙只为做善事
木棉岭路边亭和寺庙于清代嘉庆年间由江山大陈乡大陈村汪某所建,汪某为大陈村中等富户,然而年逾六旬尚未有子,有一天,他请算命先生给他算命,他对算命先生说:“一不算富贵,二不算做官,只算我命中是否有后。”算命先生根据他的生辰“八字”,闭目掐指,口中念念有词,一会儿对汪某说:“根据你的命相,应该有子,但须多做善事,行善积德,自有好报。”汪某听后大喜,立即给算命先生赏钱,然后寻思,行善积德,要么就行大善,积大德,为众人解难。他通过了解细察,发现常山通往江山的要道——木棉岭山岗上很需要建一凉亭,因为过往行人经过木棉岭山岗上都已疲惫,需要有个歇脚喝茶的地方。说干就干,嘉庆十三年,汪某出资雇人在木棉岭山岗上建了路边亭,然后又发起在路边亭边上建了木棉岭寺庙,当时由于建寺庙工程量浩大,且搬运材料到山岗上又增加许多开支,靠汪氏一人之力实难胜任,于是,附近乡邻中一些信佛者听说要建寺庙,都慷慨捐助,有的捐1两,有的捐半两,有的捐数钱,共捐得银两177两7钱,正应了佛教中胜造7级浮屠的吉利之数。
亭和庙建后,江某贴出告示:凡行人经过木棉岭,在路边亭歇脚可免费换草鞋,免费喝茶。看起来一碗茶,一双草鞋微不足道,但当年作为古驿道的木棉岭,每天至少有100多人经过,因此每天需两、三斤茶叶,一百多双草鞋,如此消费,汪某虽然是中等富户,也只好其他方面尽量节俭,维持这项行善的开支了。
两年后,68岁的汪某在本房兄弟的撺掇下,到大陈乡大青弄村娶了一位28岁的老姑娘为妾。因当时大陈村都为汪姓,宗族观念极强,规矩很严,不准领养外姓人为子;不准外姓人进村招亲入赘。所以,汪某虽然年近古稀,只得娶妾生子。半年多后,爱妾果然怀孕,分娩时,村里众多妇女把产房团团围住,因为她们怀疑68岁的汪某不可能有生育能力,揣摸“老姑娘”假怀孕。结果“老姑娘”竟然产下“龙凤胎”,全村人不禁愕然。产后不久,女孩夭折,只剩男孩,取名汪乃恕,村里人都说汪某行善积德得到好报。
汪乃恕10多岁时父亲去世,他继承了父亲的产业,虽然年幼,但聪颖的汪乃恕天赋极高,不几年就把一个小富之家,经营成大陈村首富。并且他无论是读书,还是后来的经商期间,都要经常抽时间到木棉岭路边亭去查看,了解给行人喝的茶叶质量如何?给行人换草鞋是否有误。一次,他在检查中发现给行人喝的茶叶是上年的陈茶,立即对伙计说:“陈茶拿回家我们自己吃,把新茶拿来招待行人。”还有一次他在检查中看到有一位行人脚特别大,伙计带来所有新草鞋中没一双可合脚,他忙吩咐伙计说:“从明天开始备一些特大号的草鞋,一定要让所有行路人都能换到舒适的草鞋。”众人都夸奖他,真是继承了父亲的行善积德本性,好人定有好报。
后来汪乃恕通过努力,成为衢、龙、江、常、开屈指可数的富户之一。这是后话。
武侠斋公八枪才毙命
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木棉岭寺庙里住着一位斋公,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身强体壮,因从小习武,既力大无穷,又身手敏捷。他常年住在寺庙里,一方面管理寺庙,另一方面也招待过往行人喝茶,同时种一些粗粮果疏,生活倒是自在。他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先打一套拳,然后拎两只大水桶,到木棉岭山脚下装满两水桶泉水,两手臂伸直拎到寺庙里,众人看了无不咋舌惊叹。四百多斤的大石墩,一般壮汉要几人才抬得动,只见他双手抱着石墩,气沉丹田,“嗨”的一声,抱起石墩可在平地上走一圈。
俗话说,本事太大不一定是好事,这斋公因为武艺高强,力大如牛,结果却枉送了他性命。
上世纪四十年代,江山大陈等地有少数地痞流氓因游手好闲,结伙为匪,他们经常出没在常山与江山交界地域,为害百姓,暗偷明抢,老百姓怨声载道。
有一天,这伙土匪到常山七里弄等地抢窃,被一富户的众多家丁扛着鸟铳追得抱头鼠窜。
他们逃到木棉岭寺庙时,又饥又渴,个个垂头丧气。因他们尚不知斋公本领高强,土匪的本性使他们欲往斋公身上撒野,为首的恶狠狠地对斋公说:“我们五兄弟一天没吃饭了,赶快把好吃的烧来,好酒拿来。”斋公说:“我每天吃的是粗粮蔬菜,喝的是山涧泉水,哪有好吃的招待你们?”土匪头儿听了气得鼻子都歪了,他指着寺庙旁边的几只鸡说:“没有好吃的赶快杀鸡,不然的话老子不客气了。”斋公听他出言不善,柔中有刚地说:“你们若好言相求,我还可以烧饭给你们充饥,若要吆五喝六,我连水都不给你们喝。”
这一下可将土匪头儿气得暴跳如雷,只见他放下随手带的马刀,然后一个饿虎扑食朝斋公扑过来,斋公不慌不忙,轻移左脚,右手在他背上轻轻一拍,土匪头儿摔出一丈多远,正好满嘴啃在鸡粪上。他爬起来气急败坏地招呼其他土匪一起上。然而,只一瞬间,五个土匪全都摔出一丈开外,个个搓胳膊揉腿,哪还敢上呀。
土匪头儿一下惊呆了,知道今个遇到强中手,来硬的绝对不行了,于是,他跪在斋公面前不停地磕头作揖,求饶道:“师傅,请恕罪,你老人家不记小人过,我们兄弟实在是一天没吃饭,饿得慌了,出言不逊,你就高抬贵手吧。”
斋公见他一会儿功夫来了个180度的转弯,心想:我作为半个出家人,本应慈悲为怀,不能与这些山村野夫一般见识。于是他说:“起来吧,见你知错能改,今天就饶了你们,你们先坐着喝茶,我马上给你们烧饭去。”
一会儿,斋公烧好热气腾腾的饭菜,招呼他们吃饭。然后对他们说:“你们干的行当,老夫略有耳闻,今天劝你们两句,一不要伤天害命,二不想恃强欺弱,否则我饶不了你们。”
土匪们连连点头答应“是、是、是,我们都记住了。”
以后这伙土匪仍然本性难改,只不过有所收敛,一般不会伤害人命罢了。他们每次经过木棉岭时都对斋公很尊重,在此歇脚,喝茶,有时还要送点古画或古董什么的孝敬斋公。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斋公虽然知道他们仍然干土匪的行当,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这伙土匪在外面吹嘘说斋公是他们的师傅,方圆数里知道木棉岭斋公是他们的靠山,对他们更惧怕三分。
斋公对土匪们的仁慈,却给自己埋了颗定时炸弹。解放初期,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一度时期,从重从严,凡当过土匪或与土匪有勾结的都在镇压之例。那天斋公和其他土匪一起被押赴刑场,他们均双手后绑,一排跪着。然后由执行的解放军战士在背后举枪对着犯人的后脑勺开枪,其他犯人都一枪一个,可斋公一连7枪都没打中,每次开枪的同时他头一摆,子弹擦着头皮而过,执行人换了好几个,都是如此。到第8枪时,他朝后面对执行人说:“这枪让你打算了。”一代枭雄,只因与土匪有了挂葛,就这样被枪决了。
后人修寺方便众香客
解放后,在“破四旧”运动中,木棉岭的路边亭和寺庙与其他地方的古建筑一样,难逃厄运,倾刻间寺庙被毁,凉亭被拆。
因为以前木棉岭寺庙虽小,香客较多,在那物质匮乏,生活困苦的岁月里,许多人为寻求精神上的安慰,经常到木棉岭寺庙里进香,并且在若干年中,他们都相信木棉岭寺庙的菩萨十分灵验,可解人间疾苦,能为凡人解愁。所以,寺庙被毁后,许多村民仍很怀念。然而,经历过“破四旧”和“文革”时代的风雨动荡,许多人只得将对寺庙的怀念藏在心底,敢想而不敢说,更不敢为。直到1997年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宽松环境,尤其是党的宗教政策更人性化后,当地村民很想重建木棉岭寺庙。当年初秋季节,村民张德喜和李顺禄两人牵头,通过县佛教部门的批准,开始对木棉岭寺庙进行重建。通过连续几年的集资和众佛教信徒们的捐款,终于在原来的位置上重建了木棉岭寺。
该寺庙虽然才200平方米左右,但终究凝聚了村民们的心血,在每月的几个特定日子里,一些大婶大妈天刚蒙蒙亮就赶赴木棉寺里去烧香拜佛,有时一天有七八十人进香,每日香烟袅袅,基本恢复了昔日的辉煌。
后来,张德喜和李顺禄他们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大妈爬到木棉岭寺庙里已是气喘嘘嘘,他们又通过募捐等方式,修了一条两公里多的机耕路直接通到寺庙门口,这样一来,这些大婶大妈到木棉岭寺庙进香拜佛可方便多啦,她们可以几个人合并雇一辆车直接开到寺庙门口。但也有人说,进香拜佛要心诚意诚,通过步行爬山的磨难,菩萨才能显灵。这样坐着车子直接到庙门口拜佛是不灵验的,烧再多的香也是白烧。是真是假,没人知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