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租给四公司各自为战 整合资源重振雄风仍需时日
图为:汪玉霞在汉口青年路重新开张
沉寂多年的汪玉霞重出江湖了!
提起汪玉霞,几乎所有老武汉人都能脱口而出一句谚语:“汪玉霞的饼子——劫数(绝酥)”。昨日,在汉口青年路,有市民惊奇地看到,淡出江城20年的百年老字号“汪玉霞”门店又隆重开业了。和武汉其他老字号相比,“汪玉霞”20年来一直“颠沛流离”。眼下,整合的方式仍悬而未决。
现场:
“老武汉”排队寻找当年味道
昨日上午,记者在汉口青年路楚天星座看到,新“汪玉霞”店以古色古香灰色门楼装点,在冬日阳光的映照下,流露出275年的沧桑。
店内摆放着“汪玉霞”传统食品,有酥糖、酥京果、碱酥饼等“绝酥”,还有芝麻糕、绿豆糕等经典糕点,也让人记忆犹新。让人意外的是,店内还新增蛋挞、毛毛虫等西式糕点,传统中又有时尚的元素。
记者看到,店里包装着“汪玉霞”字样的京果、酥糖17.8元一袋,购买的市民排起队来,其中绝大多数是老人。家住万松园的余幼琴女士说,她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汪玉霞的乐口酥,今天终于又看到了。
老汉口张太婆买了爱吃的酥糖、咸酥饼,还向记者回忆:30多年前,每到中秋,花楼街的汪玉霞门前总有人排长队买月饼,当时觉得这种汉味月饼特别好吃,尤其是葱酥口味的,还有碱酥饼也是一绝。
今年86岁的吴益滋老人也专程赶来看看新开张的“汪玉霞”,他13岁就在“汪玉霞”当学徒。80岁的冯文山老人和吴益滋一样,也是“汪玉霞”的老厂长,他们品尝着酥点,连连称好。
辉煌:
275年老店融入城市记忆
谈起“汪玉霞”的历史,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总经理杨金安向记者娓娓道来。原来,汪玉霞创建于乾隆四年(1739年),由安徽来汉做茶叶生意的汪士良和妾蔡玉霞竖起汪玉霞招牌,迄今已有275年历史。
“当时的汪玉霞是汉正街灯笼巷口的一家茶馆,南来北往的客商喝茶之余,向汪士良说,上午喝茶都没过早,能否来些点心压压饿?一旁的蔡玉霞灵机一动,随后用手工做了咸酥饼、酥京果等点心端上来,没想到大受欢迎,后来汪玉霞的点心反而比茶更有名了,主营糕点产品,其春节的酥糖、京果,端午节的芝麻糕、绿豆糕,中秋节的月饼,深受居民喜爱。”杨金安对记者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汪玉霞”老号被焚不复存在。随后,汪家人通过变卖老宅、银行贷款等方式筹得资金,分别开了“汪玉霞雨记”、“汪玉霞为记”两个店。1956年公私合营“汪玉霞”已传至第八代,以后又从合营走向国营。
“200多年来,武汉人习惯了吃味道纯正的汪玉霞味月饼过中秋。汪玉霞的鼎盛时期是1989年到1991年。那时仅中秋节的一个月时间,销售额就高达800多万元,纯利润300多万元,工厂200多职工两班倒,通宵连轴转,还要请200多临时工。产品供不应求,连外省市来买月饼的都要等几天才能拿到货。”时任汪玉霞食品厂生产副厂长的杨金安对记者说。
流离:
搬迁停产后已沉寂20年
1995年,位于汉口花楼街的厂房拆迁,“汪玉霞”开始“四处流浪”。此后,汪玉霞食品厂辗转汉阳、汉口租赁厂房过渡,效益微薄,直至1999年全线停产。
杨金安说,当时,为了保住“汪玉霞”这个老字号,同时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2000年8月,公司开始支持职工“生产自救”,成立16个自救小组自产自销,专门在三节(春节、端午、中秋)生产销售。具体由公司向自救小组提供有效证件,尽量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出来的产品统统冠以汪玉霞的“玉”字牌。
杨金安坦言,这在当时也是一种无奈之举,汪玉霞公司希望通过市场上的汪玉霞产品提醒人们记住这个品牌。
2002年,停产多年的“汪玉霞”被划归江汉区国资局,区里垫资改制。目前,公司“玉”字品牌以租赁费的形式出租给4家民营公司生产销售,分别是千素斋、天怡、源嘉美乐和玉虹4家生产食品的公司。
现在三大节令时“汪玉霞”在武汉大超市商场仍然有售,但只是借品牌短暂出货,有名无实,百年老字号汪玉霞身份尴尬。
现状:
汪玉霞公司仅剩一块招牌
实际上,昨日开出汪玉霞门店的并非汪玉霞公司,而是4家租赁汪玉霞品牌公司之一的武汉玉虹食品公司。“汪玉霞”作为国有品牌,能否取消租赁品牌,通过自身改制,来重新焕发新春?杨金安表示,难度比较大,目前,汪玉霞老厂花楼街4000多平方米的拆迁补偿款仅596万元,汪玉霞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几年前,江汉区国资委也考虑过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的重组问题,有关方面曾碰过头,觉得难度很大。“汪玉霞”一无厂房、二无设备,职工改制回家,可以说只剩下一块空招牌。“以前汪玉霞之所以红火,除了当时物资短缺外,主要有一大批有经验的面点师傅撑门面。凡是产品推出,店东和掌作师傅必领先尝。最富特色、最为驰名的当属带‘酥’字的食品,诸如酥糖、酥京果等。而现在,这些人才都外流了。”
品牌产权关系不明,让“汪玉霞”这一无形资产的开发前景不明。
无论如何,昨日开张的“汪玉霞”店,是1995年汪玉霞食品厂搬迁20年后的首家新店。公司负责人李太久表示,他的岳父杨氏家族中有三代人曾在汪玉霞食品厂工作,对“汪玉霞”品牌感情很深,也有汪玉霞食品的面点制作经验。
李太久也坦言,经营汪玉霞品牌的公司太分散,不利于统一的品牌推广。比如公司打出“汪玉霞,穿越1739年的糕点”的创意,但也许有别的公司会以另一种形式推广“汪玉霞”,这会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出路:
四租赁公司重组或是生机
杨金安对记者说:“目前对租赁‘汪玉霞’品牌的公司,我们正酝酿进行规范管理,并逐步采取资源整合的方式做大汪玉霞这个品牌。”
以汪玉霞糕点的质量为例,杨金安说:“汪玉霞糕点用料讲究,工艺独到。对于糕点的配方我们对租赁品牌公司有技术指导,下一步对选料和品质也有加大把关力度,比如4家公司生产的汪玉霞糕点必须有汪玉霞食品工业公司监制的字样。”
4家委托生产企业中,天怡食品公司责人表示,这些年一直谋求几个“借牌”企业合股,做大“汪玉霞”,奈何品牌不在手上,担心“替人做嫁衣”。
李太久对记者说,他们也加大对汪玉霞糕点的产品研发力度,明年还计划在汉口开一家专卖店,希望沿袭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的风格,古法炮制纯手工打造精品中式糕点。
杨金安说,在市民口味趋于多样化的背景下,怎样用好“汪玉霞”这个品牌是个挑战,开连锁店是一个大胆的尝试。
“不管怎样,‘汪玉霞’新店开张也是重振这个老字号迈出了一大步。”李太久说。
链接
江城老字号沉浮
四季美:1922年汉阳人田玉山在后花楼交通路对过一个侧巷内开了个熟食店,经营小笼汤包和猪油葱饼,打出“四季美”的招牌,后被誉为“汤包大王”。江汉路“四季美汤包馆”于2010年歇业搬家后,其在武昌户部巷和汉阳西大街仍有2个经营门店。
老通城:1929年,蔡甸人曾厚诚开办“通成饮食店”,以糯米为馅,加入鲜虾、鲜肉、鲜蛋为主料创制出三鲜豆皮。2006年10月,为了给长江隧道延长线让路,曾伴随几代武汉人成长的“豆皮大王”老通城位于大智路的门店忍痛拆迁。时隔4年后,老通城在汉阳王家湾摩尔城复兴开业。2013年,白云边集团收购老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