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汪氏元受公支系入《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的说明 汪晓胜受汪寿平之托 各位汪氏宗亲: 又逢中华盛世,黄山市汪华文华研究会通宗世谱编修室正在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本次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是距上次清朝乾隆四十年汪玑编修的全国性的《汪氏通宗世谱》已有240年。“九李十八张,天下无二汪”,据全国汪氏谱牒记载,全国汪氏基本都是出自颍川候姬汪,全国汪氏绝大多数都是越、开二公后裔。象这样全国性的通谱一般一百多年到二百多年才能大修一次。 这次参加3月29号在安徽举行的“汪华文化节暨清明汪王祭”活动,有幸遇到了青台汪寿平(元受公支下)本家,也知道了正在编修《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汪寿平也感到机会难得,责任所在,极力推崇汪氏浠水支系要入《通谱》。 然而,要入《通谱》又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我们浠水汪氏16大支系距上次93年合修谱已有二十几年,现在也可以续(修)谱了,续谱之后再入《通谱》是最理想。可是,要是续谱没三五年的时间是难以完成,三五年之后,《通谱》编修室的人马、这套班子还在不在就难说了。二是,如果不续谱,将九三年的《合修谱》入《通谱》,又有点遗憾。 各位汪氏宗亲,我在“汪氏宗亲网”上查找所有谱牒资料,我们元受公支系(含合修谱召翼公支下)历经元、明、清三朝都未参加《汪氏通宗世谱》。估计这里有历史特定的原因,有待考证、研究。如果我们这次还不参加《中华汪氏通宗世谱》,我们的后人更难以正脉,我们将上对不起先祖,下对不起子孙。这次遇到汪寿平,他又乐意为家族做事,他极力委托我将此事促成,鉴于此,我与汪寿平“家门爹”商量:①先把九三年的谱入《通谱》再说,能与浠水16大支系一起入《通谱》更好,不能与浠水16大支系一起入《通谱》的话,我们先把元受公支系入《通谱》,将编修《中华通宗世谱》这个情况通知其他15支系,让其他15支系自己决定如何入《通谱》。②我顺便回家委托湾的合适的长者联络上元受公支系宗亲代表,约定合适的时间,由汪寿平出面统一各方意见。意见统一后,我和汪寿平再与“中华通宗世谱”编修室接头。 在接受汪寿平委托之后,我就思索合适的人选。说真的,做这样的事,要选德高望重和热心家族事业的人方可,在我熟悉的族人当中,我大脑里有两个人选,我首先找到了本湾的细禅叔,在电脑上给他看了这次徽州祭祖的情况和介绍了入谱情况,他欣然接受联系元受公支系代表。 本次入《通谱》主要有两点事宜:1、入《通谱》需收红丁费(不交的不强求;愿多交的,在费用多出后,多余部分捐给编修室或修44世祖墓、45世祖墓。2、《通谱》完工后,需要《通谱》的,要做出计划,自己另外掏钱购买。 各位宗亲,具体事项,在代表会上再介绍清楚。 2015、4、2晚 水有源,木有本。 家之有谱如国有史、地有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