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汪济(潜山) 于 2014-9-27 20:10 编辑
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指由古徽州一府六县(徽州府下辖歙县、黟县、婺源、休宁、祁门、绩溪六县)的土地所承载的、由六县历代先贤和百姓共同缔造的地方文化。 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此后直至198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黄山市时为止,在这866年中,除元至正十七年到二十七年的十年内称新安府,以及民国中的三十八年“徽州”一名被废外, 徽州的名称一直延用了八百多年。这六个县一直稳定地隶属于古徽州,徽州的地域相对稳定,为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研究徽州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东汉末年以前,古徽州地区的古越先民形成的山越文化,还较为原始落后;随着晋室的南渡,北方移民大量南迁,这些客家人带来的先进中原文化,进入了古徽州,与当地山越土著文化在新安大地上经过几百年的碰撞与整合,从而产生了灿烂的新安文化即后来的徽文化。典型的如徽派建筑、徽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剧等。 在徽文化形成过程中,唐朝越国公汪华起到了开拓和奠基的作用。汪华文化是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源头。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歙州人汪华起兵占据江南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称王,其地横跨皖浙赣三省。而其核心地区,乃是歙州,就是后来的古徽州。其包括现在属安徽省黄山市的歙县、黟县、休宁县、祁门县与黄山风景区一带,以及属宣城市的绩溪和江西的婺源县等两省三市的地域。 汪华在掌权的十几年间,主要的贡献就是保境安民,而其安民尤其重要。境内之民为两大类:祖祖辈辈土生土长的山越人称土著人,由北方迁来的人称客家人。双方习俗不同,文化各异,相互排斥,甚至械斗,从而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历代官府无法调停,甚为头痛。汪华的祖先自三十一世迁歙,传至汪华已历十四代,是时的汪华既可看做是土著人,也可看做是客家人。当隋末天下大乱之际,汪华宽大的胸怀,包容的作法,加上那为人们认可的双重身份,使土客两家人在外部大乱、境内小安的特殊形势下,终于逐渐蠲弃前嫌,和谐相处,以同仇敌忾,保卫家园。后来,汪华的主动归唐及其崇高威望和深远影响,使歙州地区的社会得以长期稳定,这就带来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进步。其顾大局,识大体,忠君爱国,勤政为民的精神与理念深入人心,教化一方,久而久之,就使得该地区的两种文化互补融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新安文化。 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第(六)款规定:不以著名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做行政区域专名。相对于徽州八百多年的历史,那徽州之名被废的几十年现状,实在可忽略不计!想当年撤销徽州地区改建黄山地级市时,曾引起海内外徽州人乃至关心徽州文化的华人强烈反响!一位法籍徽州人感叹:“可惜天下从此无徽州!”此文曾载在《人民日报》上,不能不说是代表了相当一部人的心声! 实际上,黄山的知名度已经很高了,不必着眼于发展旅游事业而借“黄山市”之名来扩大影响。甚至“黄山市”之名还有冲淡黄山之嫌。说徽州里有个著名的黄山风景区,人们都知道,好理解;但说黄山市里有徽州,恐怕就不伦不类了!虽然黄山市里现在还设有个县级“徽州区”,但这与原来的徽州内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徽州与黄山并存是双赢,以黄山取代徽州是单跳的跛腿!我国著名的五岳,大都已有一两千年的历史,从古到今、哪朝哪代,都没有将其作为某州某府、某省某市之名的!可见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行政区划名称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安徽作为省名,是因江北有安庆府,江南有徽州府,取二地之首字而成。而很多地名本身就是历史的象征,徽州就是!他不仅代表着古一府六县的区域,更承载着古徽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而且是中华文化在特定时段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标志。它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任何美妙、重要、动听的区域名词所不能代替的!现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轰轰烈烈地挂牌了。这是60多年来,由中央政府第一次明确了包括婺源、绩溪等一府六县在内的徽州文化区域完整性概念,算还归了徽州文化生态的完整空间。但由于事实上的徽州区域,跨两省三市,已是支离破碎。这一保护区,其行政机构既重叠,又互不统属,工作如何进行?怎能协调?就以对徽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汪华来说,其家在绩溪,墓在歙县,人为地将其割裂,如何对其进行整体研究?我认为国家应该从大局着眼,要有一个整体规划,各省市县,应该服从国家、民族、人类的长远利益,该割舍的要割舍,该放弃的要放弃,大家借助“徽保”的契机,让徽州复名,让徽州复地!让徽州重现昔日雄风! 恢复徽州是时代和历史的双重需要,也是开展汪华文化与徽文化研究的需要!为此我呼吁: 恢复徽州之名,将黄山市改为徽州市;恢复徽州区域,将江西省的婺源县和安徽省宣州市的绩溪县重归徽州建制,与现在的黄山市辖区合并。让徽州从形式到内容上得以真正回归! 这样才能使灿烂的徽文化有依托而永葆青春,并能有所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两省三市文化旅游的加强和经济的联动,人民才能真正受益!这份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才能得以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