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澥(1051—1126),字仲容,旌德新建人,出身贫寒,以布衣入太学。北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先后任分录、学正、国子监司业、祭酒、大司成,一生从事教育。著作甚多,有《诗书讲义》6卷,《孟子详解》14卷,《诗义释音》30篇,《诏诰》3卷,《乐章》1卷,《文集》30集,还参加王安石《三经新义》编写工作,直至晚年仍孜孜不倦于著述。他诗词水平很高,清嘉庆《旌德县志》载有他咏新建桂子亭的诗,“影浮明月高群木,香袭华亭瞰好山”,赞他文章“言语妙天下,温厚宏深,一篇出人争诵之”。
汪澥任太学祭酒期间,为配合“王安石以经术辅天子”,他“实与其议,又传其说”;积极配合王安石改革招生制度,推行“三舍法”;支持王安石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论策取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废“十科举士法”。为改革教材,删改“诸儒各以颛门相传授,昵於训故,后世疑焉” 的自相矛盾内容,他协助编写《三经新义》,以经济学、哲学角度批判唯心的儒、佛、道思想体系,吸收前人有用的经学成果进行理性分析,摈弃盲目“固执师说”的教材,充实了理学。
汪澥另一个教育思想是知与行并重。汪澥青少年时读儒家经典,“结发嗜读书,未知经之时,已能专意‘义学’,手笔口诵,昼读夜思”。当他听说著名学者胡瑗(字安定)在湖州办学,立经义、治事两斋,主张“明体达用之学”,便赶往几百里外拜师,尽得胡瑗之学,成为得意门生。胡瑗非常器重汪澥,宋元丰五年特地从新安至旌德石壁山,寻访新建汪澥故居,并成《游石壁》“古风”一篇,寄书于屋壁,诗中写道:“期间新建居,林泉最清幽”,“因羡汪君居,复思汪君投”,寄托深挚的师生之情思。汪澥在青年时期接触到王安石的思想体系后,又“从王安石游”,“遂於诸经无所不通会”,当时太学“为诸生领袖者,独公与李图南二人”。宋神宗得知汪澥之后,先赐绯衣银鱼袋,后又将他的名字“书于屏风间”,以待日后重用。元丰八年神宗去世,十岁的小皇帝哲宗嗣位,由太皇太后听政,旧党把持权柄,安石贬黜,汪澥外调任地方官。
汪澥任地方官,注重为民兴利除害。在任瀛州防御推官和歙县、黟县令时,公正廉明,“用静治,教条皆可师”。同时,为当地兴修农田水利,“筑长堤、以除水害”,受到百姓爱戴,“至今为邑所祀”。他多次担任京官:宣德郎博士、奉国军节度判官、太常寺主簿、秘书丞、中书舍人、朝议大夫, 还兼任皇族子弟的王府翊赞,被神宗的弟弟称“端亮耿直,有文学政事之人”。汪澥廉洁自好,在兼任王府翊赞时,“遗中贵官饷赏甚厚,公一不受。人方知公,名闻禁中”。他善于体谅下层人民,“遇人无贵贱长幼,一本诚为居家”,对穷人接济,“然视旧持公为生者不可胜数”。
汪澥晚年受守旧派排挤,称他“守安定之学不终,而染于新经之说”,调动频繁,不断奔波,又因“以议学制不合,以显谟阁待制知婺州改知颍昌府”,再改寿州、应天府,最后任嵩山崇福寺庙官,在赴任途中船行盱眙而卒,享年七十五岁。后,皇诏称汪澥“官以儒名者三十年”,赠“宣奉大夫”和“少师”。南宋绍兴九年(1140)安葬于宣城泾县水西钱冲原。南宋文学家汪藻(时任显谟阁学士、知徽州、宣州府)为其撰墓志铭,称他“命世则为醇儒,立朝则为名臣,居官则为循吏”。明正德年间(1506—1521),汪澥被列为旌德乡贤祠七贤之首。旌德县城北门外为汪澥立“少师”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