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011|回复: 2

汪镗与《大明会典》、《永乐大典》,以及《鄞县志》

[复制链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发表于 2013-3-16 14: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万历重修《大明会典》副总裁
《大明会典》(Code of Great Ming Dynasty),记载中国明代典章制度以行政法规为主的官修书。简称《明会典》。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三月,180卷。经正德时参校后刊行。嘉靖时经两次增补,万历时又加修订,撰成重修本228卷。明代前中期的社会发展、程朱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和分化以及明代官修史籍活动是其产生的社会学术背景。《大明会典》一书主要根据明代官修《诸司执掌》、《皇明祖训》、《大明集礼》、《孝慈录》、《大明律》等书和百司之籍册编成,记载典章制度十分完备,凡《明史》所未载者,多有交代,为研究明代史的重要文献。
《大明会典》不仅是记述明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史书,而且是一部记载明代基本法律制度,特别是行政法规的珍贵文献。)
万历重修
神宗万历四年(1576),明神宗朱翊钧敕命张居正为总裁,重修《大明会典》,万历十三年书成,万历十五年刊行,世称《万历重修会典》,题为申时行等修,共228卷,增补了嘉靖二十八年至万历十三年间事例。今存《大明会典》有内容简繁不同的两种版本,一般称引的《明会典》多指万历本而言。
据“万历《大明会典》纂修成书考析”一文介绍:“万历《大明会典》编纂始于万历四年。张居正、汪镗等任重修正、副总裁。纂修过程中,总裁、副总裁不断更改,补充修纂官员,加强修纂力量。神宗随时赏赐及任命纂修人员。万历十五年,申时行等进呈重修《大明会典》。书成。”
在明史研究的其他文章中也有记载,如“万历四年六月,内阁首辅张居正以神宗的名义正式,令择日开馆,分局纂修《明会典》。张居正本人任总裁,马自强、汪镗、林士章、申时行、王锡爵五人为副总裁。”(“万历《大明会典》探析”)

《永乐大典》录副分校官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永乐大典》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存不到800卷。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
它是一部类书,它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此书修成后一直收藏在南京文渊阁。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永乐大典》随之北运,以后长期储藏在文楼。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十三日,奉天门火灾,危及文楼。明世宗急命挪救,遂决定重录一部,两处收藏,以备不虞。嘉靖四十一年,命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至隆庆元年(1567)完成。

据“《永乐大典》录副诸人考略”: “《永乐大典》录副时在总校官之下设有分校官,‘每日所写《大典》书叶,须逐一校对,遇有差错,即发与另写。’以保证录副不出现丝毫差错。可见,分校官对《大典》录副的质量起到了至为关键的作用。此外,还有责任对该馆的写书生员予以管束、督促,禁止懈怠或违背规章制度。担任分校官者是从翰林、春坊官内选举出的,皆为‘勤谨精敏者’。最初确定的名额是十人,……分校官至少有十五人,他们是:
编修:陶大临、张四维、王希烈、吕旻、孙挺    检讨:吴可行、马自强    修撰:林燫、丁士美、徐时行、诸大绶    谕德:张居正、汪镗    中允:胡杰    侍读:姜金和”


维基百科与《鄞县志》记载的汪镗
“汪镗(1512年-1588年),明朝大臣。字振宗,号远峰,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
生平
汪镗是四明汪氏“公、卿、子、孙、必、得、其、寿”中的“孙”字派,本名汪镗孙,但族谱和后世均只见单名“镗”。祖居在鄞县杨家桥。与佥都都御史汪玉同族。[1]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科殿试,登二甲第二名进士及第,……”
下略。
“与佥都都御史汪玉同族。”参考链接:1、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大雷村 乡村新貌. 浙江农民信箱 [2012年9月30日] ).
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大雷村 乡村新貌. 浙江农民信箱 [2012年9月30日]中:
“据《鄞县志》记载:大雷村的始祖官名叫汪本仁,是唐越国公汪华后裔。汪本仁在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担任教师多年。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他与朋友到四明山游玩,见四明山处处风光秀丽,于是即从安徽黟县石岗山下迁居南雷。这位汪氏太公从黟县来大雷发脉已有983年,历传三十五代,其后代勤于耕读,名人辈出,如南宋礼部尚书汪镗、明代御史汪玉等。”
维基百科说汪镗本名汪镗孙是不错的,但说“与佥都都御史汪玉同族。”却可商榷。维基百科的参考书目也列有《汪氏通宗世谱 (祁门五谱 丑中部)》,谱中是把汪镗公,列在乌黯桥始祖汪泰亨公之七代孙的。可能编辑没有查,而是直接采用了“宁波市鄞州区横街镇大雷村 乡村新貌”。汪镗公与汪玉公分别是延芳公、延霸公之后裔,延芳公与延霸公五服兄弟也。汪镗公是明礼部尚书,非南宋礼部尚书。汪大猷公字仲嘉,也是庆元鄞县人(今余姚大隐),倒是南宋朝的,但官吏部尚书。礼部、吏部,一字之差也。

镗公的“自我介绍”
镗公在《汪氏宗谱: 不分卷:[鄞县]》的两篇序文后署:
“万历十年春阳月谷旦  大明会典食二品俸远峰镗谨撰”;
“万历辛巳岁孟春月都目公第七代孙镗远峰氏谨书於馀清堂桂厅”。
前者“介绍”自己与《大明会典》的关系,及享受二品俸禄的报酬,后者明确自己是都目公的第七代孙。泰亨公仕庆元路都目,《汪氏通宗世谱》列世系第74代,汪镗公世系第80代。从乌黯桥世迁祖泰亨公为第一代数起,汪镗公当是第七代。
似乎如此。


注释:
1、谕德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始置太子左右谕德各一人,秩正四品下,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随事讽谏。左右谕德各属左右春坊。明亦置。
2、类书  古代的“数据库”。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例如《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

参考:
1、    百度百科
2、    原瑞琴:万历《大明会典》纂修成书考析
3、    鞠明库:万历《大明会典》探析
4、    李红英 汪桂梅:《永乐大典》录副诸人考略(《文献季刊》2008年7月第3期)
5、    据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3年3月1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236

帖子

6908

积分

风云使者

积分
6908
发表于 2013-3-19 21: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祖居在鄞县杨家桥。与佥都都御史汪玉同族。[1]
--------------------------------------------------------------------------------
杨家桥又称杨嘉桥,位于今宁波市海曙区孝闻街和乌含巷口,在1914年宁波城区的地图上尚有汪家祠堂。
搜狗截图_2013-03-19_21-16-4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482

帖子

1万

积分

新手上路

向全国汪氏宗亲拜年!新年快乐!

积分
14298
 楼主| 发表于 2013-3-21 1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张地图很珍贵。是上北下南吗?
本家是宁波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