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始祖仁素公约于公元一二九五年迁万载至今己七百多年,己开始十修家谱,只因我九十世祖伯朝祖公在三修谱中,仅凭宋朝立信传中提到其子麟在建康不肯从众降元崎岖走闽己死,没有说立信公有子叫鼐(我始迁祖仁素公之父)而对仁素公为立信支提出质疑. 现本人就从以下撑握的资料中提出与九十世祖伯不同看法。
1. 从有关立信资料及与我国汪氏族谱研究权威前辈九华星云研讨,立信公有六子,我仁素之父鼐公为次子, 所以老二应麟公牺性并不影响我处汪氏为立信支. 且泉洲谱云:应麟(道麟),立信公之子,子一 ── 烈福。回籍(安丰?京口?建康?),南京子孙振焉。
2. 从以下我迁万前八世先祖生卒看
世数 祖讳 生-----卒 享年寿数
71 仁素 1272----1322 61
72 居士 1291----1356 65
73 振辰 1308----1369 61
74 时忠 1325---1403 78
75 明德 1343---- 1428 85
76 心斋 1359-----1437 78
77 大观 1374-----1424 50
达观 1376------1410 34
78 如汉 1391---
78 伯川 1393----1454 62
78 伯渊 1395-----1456 62
78 伯鼎 1398-----1457 60
从上述可看到虽前几代均为单传,但都是在各自成年后上辈才去逝,而77世,78世成年后其曾祖父辈都均在. 重要的是我77世祖分别做官至县丞与北京锦衣卫指挥,作为当时有身份之人,对自家的身世一定会很好理清. 这就为后来先贤手录遗编,祖牌考证提供了准确性.
3. 从78世至83世建总祠,这一阶段我支人口成倍增长,此时明朝也开始建祠修谱,我族前辈研究家史的兴趣更大了,也就为约公元1550年建祠祖牌及公元1635年首次修谱前的先人手录遗编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4. 从立信公的生平来看,立信公生前在湖北为朝庭效力时间长,后来时局忽变,把我鼐公安置在麻城或是鼐公为避元政府迫軎带子仁素逃到麻城也是很合理的. 而湖南桂阳立信支是立信公把长子寄养于长沙,立信公曾在湖南为官,且其夫人也在此住.
5. 找到的另几支立信之后
他们情况和我们相同,因立信公特殊身份,其后人或隐或逃,对其本支谱碟都有断层. 也就只能算是一本支谱.
6. 其他支宗谱记载
河南谱云,延贵. 生子一----惟政,八传有端明殿学土立信,不能知其嗣息. 其后或隐或逃,又新安立信本传云,子孙有居建康及漂水者不得其祥,这样对本支谱与通谱联接造成很大难度.
7. 时间年代
公元1272年我始迁祖仁素出生,其祖立信六十四岁,大约公元1252年我始迁祖之父鼐公(即立信公六子)出生,立信公四十四岁,所以时间上是完全合理.
8. 逃亡路径
从其他几处立信支看,其逃亡地都要连读几次,我仁素公先随父鼐公逃到湖北麻城后,仁素成家生子后又逃亡到江西万载,其目的就是避元朝迫害.
9. 尊祖训
我始迁祖仁素人特达潇洒,会登乡蔫不乐仕进,为尊祖训其子若孙七代不仕元,但一到明朝我七十七世祖兄弟二人均考取功名,分别官居北京锦衣卫指挥及舒城县令,其意不昭然若哉,我支确为忠良之后, 而泉洲立信传云,宋末文丞相亲弟及子在元均为官.
10 . 从明朝县令韦明杰(1635年官居万载)送族祠匾提词----忠烈流芳,这忠烈也确实指南宋末年的大忠臣汪立信无疑.
11. 从立信就义历史环境看,当时元朝己建立,立信后人只顾大逃亡,而元朝对汉人实行高压统治,立信各支族人一隐再隐,三百多年后的修全国通谱中,也就很难找到立信后人,所以通谱中仅能找到也只能找到六十九世立信前的不完整资料. 这给立信各支寻祖造成很大困难.
12.从我族旧谱词联:在手有文成法族,沿江计昼救哀朝.这里哀朝确指南宋末.
综合上面原因,我支先贤所确认的始迁祖仁素公之祖父为南宋末大忠臣汪立信是完全正确的.
立信支97世:汪浩 2012.04.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