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
那么,我中华汪氏是否有图腾呢?根据汪氏族谱记载的起源历史分析,应该是没有的。因为,一代始祖颍川侯——姬汪出生于 |
周简王十三年亦即鲁成公十八年戊子(公元前573 年) | ,就时代而言,相去太远,况且历代的谱牒之中也没有任何的记载或刊印。因而,目前在网上出现的远古“汪氏图腾”可信度不高。即使汪氏确实存在家族图案的话,我想也应该称之为“徽章”、“徽标”或者是“旗标”等,这与图腾是有一定区别的。 |
如今,汪氏后裔纷纷对“图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期盼能有一枚自己的标识,作为一种精神象征。本人不才,也斗胆尝试设计起来。诚然,只当引玉,敬请各位本家不吝指教! |
[/table] | [table=100%,#f7f7f7] | |
1、手掌意为“合掌为姓”; | | 2、 手掌图案展开后,如同太阳的光芒,寓意祖先之光芒普照; | | 3、水纹一是代表“姬水”和“颍水”,汪源于姬,始于颍川,不忘祖恩。 |
公元前591年(周定王16年),鲁宣王卒,其子鲁成公黑肱继任鲁国第21位国君。公元前573年(周简王十三年,或鲁成公十八年)鲁成公之二夫人姒氏生下一子,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而取名为汪。据汪氏谱牒记载:“夫人姒氏,梦游汶鲁国中都邑,即今山东汶上县,观彩虹亘天,心知其祥,觉而有孕,孕二十五月而生子,握手三月乃开,左(手)有水纹,右(手)有王纹,合成汪字。”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淳熙十五年,即公元1188年在《汪氏族谱序》中也写到:“新安汪氏其族之贵盛,非他族之可伦比。推原其所自出,盖自鲁成公积德殷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以辅佐之。是以仁恩之广,泽被生民天厚其报,特显灵异。故有游白兔岩之梦,遇虹绕身,感而生子焉,有“汪”字之文在其手,遂以名之。及长,相表奇异,志气超凡。……”
姬汪因手掌纹而得名,长得相表奇异,志气超凡,值功于鲁国,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公元前552 年)受襄公封上为大夫,这是鲁国最高爵位,封地颍川(颍河流域,郡治禹州),称颍川汪侯。
颍川因以颍水得名,秦置颍川郡的前身,为三十六郡之一,其地域辐射今之河南禹州、太康、许昌、长葛、登封、尉氏、平顶山、叶县等,颍川城即阳翟、亦即禹州,系著名夏朝古都。颍水,源自阳城县阳乾山,出河南登封县颍谷,与估激水回合而东,即今沙河。在东南一直流入安徽入淮水,地域广大,物产丰富。
始祖姬汪公生子——挺,世袭为公孙,仍为姬姓。他生于周灵王二十年即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公元前552 年),比孔子年长一岁,成长后在周朝担任司谏。据《周礼》称:司谏为地官所属有官谏,掌道德教导,发现民间堪任国事的人才,并考核乡里治绩。公仕居于洛阳,娶郑君约之女为妻(一曰许氏女);生有两个儿子:长子诵和次子芒。
以前有些旧谱称挺为“汪挺”,实为欠妥。据考,我国姓氏源起于原始氏族社会,兴起于奴隶社会的夏、商朝时期,至封建制的周朝得以形成、完善和普及。按周朝的宗法制规定:“凡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可再称公孙,而是以祖父的名或字为姓。”鲁成公是受分封的鲁国诸侯,其子叫公子姬汪,字象文,公子姬汪之子应为公孙姬挺,也就是说从鲁成公—裔孙挺三世都为姬姓,所以,称之为汪挺是没来由的。 颍川侯传至第三世,则不再是公孙了,必须要以祖父的名“汪”,或者字“象文”为姓氏,因此,公孙姬挺之子涌认为“祖名由来神祥”,于是经自选报准,以“汪”为姓,同时奉颍川汪侯为汪氏鼻祖,自称“三世”。汪氏后裔也称诵公为汪氏肇姓之祖。汪氏此后而展开了2500多年的光辉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