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538|回复: 0

汪应辰借书苦读

[复制链接]

902

主题

4154

回帖

8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6429

特殊贡献奖宣传大使奖

QQ
发表于 2006-7-20 18: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应辰借书苦读

北宋末年,在信州玉山(今江西省玉山县)县的一个村里,有座茅草屋,里面住着汪姓一家人。这家的成年男子,为了养家湖口,在县里当弓兵(也叫弓手,宋代的地方治安军)。这座破茅草屋,一到刮风下雨,上面的草就被吹走或掀落下来,他们只好冒着风雨去捡回来,重新铺到房上。外面下大雨,破草屋里便不断地下小雨,全家人只能挤在一块、蜷缩在漏雨滴不到的地方。

这家有个5岁的孩子,叫汪应辰,字圣锡。应辰虽然年龄幼小,家境又十分贫寒,但是,却酷爱读书。他是一个举止稳重的孩子,天资聪明过人,回答问题时,总有一些新意。有一些难认的偏僻生冷字,别人不认识,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弄清,所以,成为当地认识生冷难字的能手。

家境困难,买不起书,汪应辰只好向人家去借,借别人的书,别人总是要求限期归还,所以,汪应辰便挤时间把借来的书,按时看完送回;对别人的书,汪应辰十分爱惜,从不损坏。到归还的时间,无论是刮风、下雨,也不管天冷还是路滑,他都要按时送回,决不失信于人。别人见这孩子爱惜书、爱读书,又守信用,也很乐意借书给汪应辰看。

自己家没看书,借来的书,到时要还,所以汪应辰要尽量把看过的书记住。这样,他就很注意培养自己的记亿力,经过刻苦训练,汪应辰有了极好的记忆力;书只要读过一遍或二遍,便能记住,甚至可以背诵出来。他家中没有书,但是,他的腹中却藏有无数的书!

读书学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他便利用晚上,可是, 家贫,哪里行买灯油的钱呢?汪应辰便拾柴草,晚上用柴草照明看书。

小应辰就这样,靠借书开始了自己艰难而又漫长的学习历程。由于刻苦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他的学问与日俱进。10岁时便会写诗。

一天,汪应辰到郡学去,郡学的博士(助教师)见他衣衫破旧,便想拿他开玩笑。博士说道:

“韩愈十三而能文,今子奚若?”

意思是:韩愈十三岁便能写文章了,你现在怎么样?

汪应辰应声答道:

“仲尼三千而论道,惟公其然。”

意思是:孔子对三千弟子论讲大道理,只有你老先生才能这样。

汪应辰以对仗的文句回答了博土的问圈。答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含蓄、巧妙。你博士说我不如唐代大文豪韩愈那么早慧,而你老先生—定是像孔圣人一样对三千弟子讲大道理了。这言外之意是说:你要求我像韩愈那样,那么你先生是不是也应该要求自己像孔圣人一样呢?我没有做到,那么,你是不是做到了呢?博士以问句形式来难汪应辰,汪应辰却以肯定形式来难博土。博士听后,无言对答。

对于汪应辰这样穷苦的孩子来讲,多么希塑有个读书的机会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玉山县尉喻樗,富于才学,他亲自教授自己的孩子读书。这位喻樗先生,教孩子学习,要求很严格。一天,县里的一个土兵向喻樗说:

“喻大人,你教自己的孩子读书,能不能教教我们汪某的儿子。”

喻樗便问:

“这位汪某是谁?他儿子怎么样?”

这位士兵便说:

“汪某是个弓兵,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他10岁的儿子,到处借书看,还能做诗。家里没有灯油,他拾柴草烧了照明看书。这孩子读书上了迷,真是刻苦啊!”

喻樗听后,怜才之心油然而生,他对士兵说:

“明天你把这孩子带来,我看看!

这天,汪应辰来见喻樗。喻樗见这10岁的孩子,相貌长得很奇伟,心里就有几分喜欢,便出了一个对子考考小应辰:

马蹄踏破青青草,

汪应辰立即对道:

龙爪挐开白白云。

喻樗听后,非常惊异,说:

“孩子,好好学吧,以后,你一定会成为国家栋梁的。”

喻樗决定把汪应辰留在自己这里,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在喻樗的教授下,汪应辰刻苦读书学习,学识有长足的进步。

汪应辰不到18岁,在家乡考试时名列第一,被推荐到京城参加进土科考试。18岁那年,又以进士第一名中举。宋高宗把自己写的《中庸篇》赏赐给他。汪应辰原名洋,宋高宗也赐名应辰。

汪应辰在南宋做官,刚直不阿,敢于直言,对爱国抗金志士推祟尊敬。当时,反对与金国议和的张九成,受奸臣秦桧陷害贬出,许多人怕受牵累,都不敢与张九成来往。汪应辰却一如既往,与张九成书信频繁。张九成的父亲死时,汪应辰不顾千里路途,亲往吊唁。抗金派丞相赵鼎,受秦按等奸臣排挤,贬死朱崖(今海南省琼山东南。即珠崖),灵枢运回来时,汪应辰亲自写祭文祭奠,祭文中赞扬赵鼎。为此,几乎遭到秦桧的毒害。

正直而不畏权势、爱国抗战反对投降,这使秦桧一伙对汪应辰恨之入骨,汪应辰因此长期被眨在外,流落五岭就长达17年之久。但汪应辰始终不向秦桧屈服,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允许回到京城临安(今浙江省坑州市)

——《中国古代奇童传》

河南-汪聚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