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3437|回复: 91

江西修水汪氏谱序选

[复制链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发表于 2010-10-10 21: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说明:现将我在编谱时收集到的谱序发到网上,供众族台阅览。我将所有的谱序都进行了断句、分段,将繁体字换成简化字,将异体字换成常用字,以方便族人阅读。但本人文化程度低,古文根底很浅,换字可能不会换错,但断句难免有误。望各位本家不吝指正。


     谱序者,谱之胆,谱之魂,谱之点睛笔也。或阐明编谱意图,陈述辑谱经过;或圈点谱牒内容,褒扬编纂辛劬。溯源探本,晰派清枝,言简意赅,文笔绮丽。他的作用还在于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光大族望。谱也因有好序而锦上添花,故历届编纂族谱,不仅有本次谱序,也往往将以前之谱序悉数付梓。此诚足见其份量矣。

     本次续修宗谱,除将武宁“聚林堂”、“丛盛堂”,通山、庙岭“忠孝堂”中的谱序刊出外,还在湖北崇阳的《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通山梅田的《汪氏宗谱》,江西高安的《汪氏八修宗谱》中精选了一批好序。另外,我们还在网络中找到了我汪氏最早的唐代谱序。这些谱序反映了我汪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家族渊源和辑修家谱的概况,展现出列祖列宗的精神风貌,读后令人鼓舞、振奋。

     现将这些入选的谱序分为“总序”和“各支分迁序”两个部分,按时间先后排列,供众族台阅览,更为重要的是使这些宝贵资料得以传承下去。

一、历届宗谱总序

序1、唐开元五年重修谱序

窃闻龟图启字,爰标纪代之书;鸟篆开文,先著世家之录。莫不辉洪源于往诰,焕列祖于前经。将二曜以前趋,遂四时而并运。寻流乃知其始,摘蕊必识其根。厥绪灿然,可得详矣。轩辕受翚,战涿鹿以垂衣;西伯居歧,奋戎衣而克纣。周公辅子明辟,伯禽剪伐戎夷。畀五等之上,公监百里。惟分封于曲阜,及食采于颍川。汪氏之由,实基于此。暨汉建安之世,祖文和公位宰会稽,因兹攀卧,遂尔淹留。或新都而筑室,或宣歙以开家。迁徙无常,宗支渐远。兹故续修谱牒,庶易寻源。爰自周汉,迄于今代,英名婚宦,罔有断遗。

开元初,柳冲等复加刊纂姓系之录,于是乃定柱石之宗,而我汪氏著望河西,故自此声驰江左。敕旨以开元五年四月初八下,而吾谱适成。因记其事,冀万古传芳,千龄不朽耳!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丁巳岁孟冬月十五日

                                              渡江后十九世孙芬序,时年八十一,邑人王统校

[size=3]编后按语:
1、唐玄宗开元五年(即公元717年)四月汪氏谱成,是年孟冬月,曾官绩溪令的文秀公,即芬公,字焕章,时年八十有一,欣然挥笔作序。此序为汪氏现存最早之谱序。

2、此次续谱,我们在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中找到了她。后又在电脑中找到了此序,且有两篇。将三篇序文对照,发现有几处不同,有的这里缺漏,有的那里缺漏,有的内容这篇有而另篇又没有。于是加以比较,凭自己的理解,将较合理的予以采用。经过厘正,拼补,调整之后,此序便显得比较完整了。

3、关于此序的写作年代,电脑中的两篇都标明是“唐开元五年(公元717年)”而崇阳谱中却标明是“唐开成四年”己未(公元839年)。本文采用了电脑中序言的说法。本章“序5”亦有言佐证。

但在“远古世系”中发现,第五十世祖文秀公,字焕章,号廷美,生于唐玄宗开元癸亥即公元723年,殁于公元793年。时间就不对了,人未生何能写序?更谈不到“时年八十有一”。即使按“崇阳谱”说法,是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作的序,也是不对的。人死后又何能作序?

由于手头无资料可稽查,只好存疑于此,望各位本家教我。

4、翚:huī音“挥”,古指野鸡的五彩羽毛。远古时,只有部落首领才戴此羽毛。







     序2、汪氏重修族谱旧引 [/color]

[/
font]     余赏仰观乾象,北辰为中天之枢,三垣九耀旋绕归向,譬犹君之尊而无敢不拱焉;俯察地理,崙为华夏之镇,而五嶽八表逶迤顾盼,譬犹祖之亲见无敢不本焉。此君亲一理,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无将之戒莫过于不忠,五刑之属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鞠躬尽瘁,为人子所当慎终追远,而不可一毫或忽也。
今阅汪氏谱牒,上逆姓源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也,系所生以尚嫡也,序长幼以尚齿也,列像赞以尚思也,非大忠大孝者而能之乎?噫!世之去祖未远,问其所自而懵然者,有愧于汪氏多矣。
  
时宋景德二年(即公元1005年)岁在乙巳  
     赐状元及第加尚书左仆射同章事太子太师进封来国公泾野吕蒙正书
注:选自高安筠阳《汪氏八修宗谱》卷首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0 21: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承前)


                                                                序3、朱文公徽州总谱序

        新安汪氏,其族之贵盛,非他族可伦比。推其原所以出,盖自鲁成公积德殷厚,又得夫人姒氏仁孝慈惠佐之,是以仁恩之广,被及生民,天厚其报,特显灵异。故有游白兔岩之梦,遇虹绕身而生子焉。有汪字之文在其手,遂以名之。及长,相表奇异,志气超凡,仕于鲁为上大夫。建大功,食采邑,嗣爵位,拜将军,列于六卿、司马、郡守、县令者,自周至汉、晋、唐、宋,与国匹休。
  
        逮其后,三十一世孙文和为龙骧将军,始渡江迁会稽令,遂家于歙。四十四世孙世华值隋末唐初,以讨贼有功,食邑三千户,进爵为英济王。五十七世孙曰质,避黄巢乱,迁旌德之新建。又三世孙震,因省王墓至歙,复命其子思立赘唐模之程氏焉。汪氏之族自此而益盛。子孙日繁,布满一郡,而非他族之所能及。其间累世明经,继居显要。有震登天禧三年进士,授司郎中赠少师;宗颜登庆历二年进士,任都官员外郎,赠中大夫;谷登皇佑五年进士,为奉议郎;藻登崇宁三年进士,为翰林学士,一时诰令皆出其手;凯登政和二年进士,仕至朝散大夫;鸿举登绍兴三十年进士,为奉议郎。一脉六世咸登进士第,古所未有也。其他,鼎为御史中丞,威震中外;世美兼制诰学士,贵幸倾朝;义荣、义端以同胞兄弟而同登甲弟;若容、若思以亲兄弟而并显当时。汪氏仕宦又盛于斯,蝉联簪缨,辉映先后。子孙虽多,而尊卑之分截然;宗族虽盛,而亲疏之分昭然。若春秋扫祭,吉凶庆吊,衣冠相聚,淳乎仁厚之风,蔼然雍穆之族。富贵虽有不敌,皆能崇重宗族之义,不以贵而凌贱。此汪氏族谱之作,所以大有光于世而视他族为无愧矣。
  
        为后来者,维思先世忠孝勤俭,笃厚其庆,其则光显前烈,启迪后人,又岂不有补于世哉。
  
时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戊申秋九月甲戌  

                                                                                                                                                                                                                                                                           直秘阁修篡兼崇政殿设书新安朱熹序

注:选自武宁《 汪氏宗谱 *  丛盛堂 》、《 聚林堂 》1989年重修本。


氏家史序
          族之有谱,所系甚重,故族谱不可不修也。苟能修之,后世子孙得所据,而知始祖之所从出矣。宗族长幼之序,分派亲疏之别。人伦日以明,风俗日以厚。苟或无谱,则不数世之后,子孙多贸贸焉。知有宗族,而不知其有长幼之序,知有分派而不知有亲疏之别,其余贫贱富贵者,相视如路人,不相维係,而大义乖矣。此族谱之作,大有关于世教,岂曰小补之哉,详观汪氏之谱,自侯受封之初,得姓之后,德泽洋溢,子孙众多,世之仕宦,无代或间,析圭分爵,分茅胙土,宠加三派,功盖百僚,声光赫赫,照耀古今,在人耳目,晦庵朱子,新安人也,其余汪氏之本源,世代之荣显,宗族之敦睦,偌知其由来,既而序之,发明详尽,岂待予言贅乎,为汪氏之子孙者,当珍惜而宝藏之,感激奋发,纘其丕緖,登庸显要,以光前裕后,余所愿也,其当勉之。
                                                                                                                                                                                                                                                                             ——————朱熹撰赠
   注:这是“汪为成先生”于昨天(10月18日)在《汪氏家氏序》专题中发的。今引用到此,本家们可进行比较。而此序和我下面的“序4”相同,署名却截然不同。到底是谁写的?望行家赐教!!!
  

序4                                                               汪氏重修族谱旧序

         族之有谱,所系甚重,故族谱不可以不修也。苟能修之,后世子孙得有所据而知始祖之所从出,宗族长幼之序,人伦日以明而风俗日以厚。苟或无谱,则数世人后,子孙率多贸贸焉。知有宗族而不知其有长幼之序,知有分派而不知其有亲疏之别,其于贫贱富贵,相视如途人,不相维系而大义乖矣。此族谱之作大有关于世教,岂曰小补之哉。
  
         详观汪氏之谱,自颍川侯受封之初,得姓之后,德泽洋溢,子孙众多,世之仕宦,无代或间。析圭担爵,分茅胙土;宠加三孤,功盖百僚;声光灼灼,照耀古今,在人耳目。自晦庵朱子,新安人也,其于汪氏之本源,世代之荣显,宗族之敦睦,备知其由来。既而叙之,发明详尽,岂待予言之赘乎?为汪氏之子孙者,当珍爱而实宝藏之,感激奋发,缵其丕绪,登庸显要,以光前振后。予所愿也,其当勉之。

时宋淳熙十六年(即公元1189年)己酉春三月甲辰  

                                                                                                                                                                                                                                                                      平章军国参知政事左丞相益公周必大序

注:选录自高安筠阳《汪氏八修宗谱》卷首。武宁上久《汪氏宗谱•丛盛堂》民国二十二年癸酉重修本卷首亦有刊载。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4

主题

4334

回帖

14万

积分

版主

齐鲁_达成(来自汪氏发详地一山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44681
QQ
发表于 2010-10-11 21: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序5、                                           徽州汪斌总谱由  

     氏族之始,观古史可稽也。后世有系本之录,有氏族官谱,往往家亦有之。

  
旧谱有谱序一篇,不知何代所作,意以为汉文也。龙骧将军文和避难渡江,惧世远而失其本源,详著诸谱。晋成帝咸康二年诏天下索谱,龙骧将军元孙淮安候旭诣阙拜表,谓颍川汪氏大宗血脉谱。知谱表袁彦叔奉敕品入。而我汪氏之谱大备矣。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诏高士廉等遍索天下谱牒。时越国公留京,具婚宦本末奉表以闻。士廉准敕编次,合二百九十三姓,一千九百六十一家,号氏族志。高宗时,许敬宗以不叙武氏世系请改之,乃命孔志约等十二人刊定二百三十五姓,一千二百八十有七家为九等,号姓氏录。时越国公六世孙歙令文秀,因而复其新谱,并著家传。
   
        玄宗开元初,诏柳冲等复加刊纂,凡考定二十六姓。以十姓为国之柱,而河西汪在焉。时越国公之族裔曰芬者,修谱为文以记之。
文宗开成间,歙令玄孙,都指挥使浚又修其谱。并撰歙令以后诸传,逐考前代之不同者,而我汪氏之谱,自唐以来,屡经编考,至此无不备矣。大中初,兵马使因官婺源,犹存其谱。赵开庆间,十八府君延之命诸子考订重编。继而鳙溪老人仔国学、志道齐居长安,垣翁居士有闻、梅石二先生,瑜、梦汶先生友颜相继而作,故汪氏之谱记载实而世代详,虽百世可知也。于是访求族家,得谱数本,庄寿所存居安翁谱,来安镇梦汶公高路志悦家谱,下垣招孙家藏谱,存志所编古逸民谱,伯卫所修新谱与吾睦肥堂谱合而为一,互相参考,推原叙谱之由,表而出之,庶斯名之不泯耳。
   

       吾谱首编,叙谱由历及考异诸篇,次代表、次家传、次墓志,且再经寿松辩释,无复加矣。戴国公以后,以唐考其年纪,亦无舛异。并编著兵马使以后诸传之家集,证以长老所称,不敢妄有增饰,集而成卷。遂广求先世遗文,类附于谱后,号世乘录。

       斌学识浅陋,深愧莫能,故记其实,以俟后之作者。     故斌序。

注:1、大中初:即唐宣宗大中(公元847年—853年)初年。2、赵开庆间:即南宋理宗开庆(公元1259年)期间。
    3、本序写作年代不详。4、选自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卷首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2: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序6、                                 汪氏宗谱序

    古汪芒之后,自三代以来,其为名也,远矣。藠然翘然,天下知有汪之氏也。秦汉之时,裂而复合,合而复涣,其间四布,而不可纪矣。传至唐之太宗,奏天下谱帙,退新门,进旧望,左膏粱,右寒微,合一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而汪氏与首称焉。今自唐越国公华为江南奕世之祖。历数传而有焕章公者,登唐宝应元年进士,任绩溪令。当时琴堂舞鹤,名重中外。厥后,仍人文辈出,乃有禄公者,在我朝徙居西丰。越一世,而生信民公,题雁塔于绍圣四年,常以科举怀平生志气。遂为天下名氏族也。

    嗟呼!由周鲁以来,而姓氏于是乎著。由居方以来,而基业于是乎创。得姓氏,则吾人知所本;得居方,则吾人知所止。本而不知所宗,是谓无亲;居而不知所止,是谓无家。无亲不仁也,无家不智也。不仁不智,而何以为人乎哉?盖士之名世有二:人口与家世而已。人品固足,而家世尤足以振之。此汪氏所以为名世也,此其谱之所由作也。
   谨书此为序。

大宋绍熙五年(即公元1194年)十月朔

                                                                                                          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黄洽撰

注:1、唐宝应元年:即公元762年。   2、选录自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卷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1 23: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临清汪氏) 的帖子

谢谢您的关注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8: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序7、旧谱赠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纪事实,谱以序昭穆。昭穆序,则家派焉得而紊哉。今汪氏谱牒,历历有年,传之弗失,开卷一览,上以见先代之勋业,下以见后人之嗣徽。非善继善述者而能若是乎?   书为万世勉。     

                                                                                                                                                                                                                                                                                                                                               宋大学士文天祥书赠

注:选自湖北崇阳《鄂赣湘边首届汪氏大成谱》卷首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08: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序8、新安汪氏族谱序
   

       今世族之在天下几于千数万家,相去无复他望者矣。惟程、汪二姓,在新安为最著。二姓之先皆生为英杰死而显耀,虽数百年犹一日也。汪氏唐越国公华为神于歙,世所谓汪王廟,一郡六邑之人咸尊祀之。国朝著在祀典,岁命有司行祀事焉。凡今郡人见汪姓子孙皆敬礼之,曰此汪王后也。

     在鲁有汪锜者,以童子执干戈卫社稷,汪氏见于经史始此。按汪姓乃古汪芒氏之后也,孔子世家又谓古有汪罔氏亦曰芒,或以为汪氏之先,而汪氏谱曰不然。汪姓实始鲁成公,故其先达所辨,亦以汪为正。汪氏在唐以前史无显者,自宋以后,新安之汪氏后先相望,其间宦绩最巨者伯彦,文辞最著者彦章,忠义最著者立信。其他如仲容之经学,应辰之正大,大猷之仗义,若海之奋发,明远之清约,泽民之忠节,克宽之明经,虽或徙居他郡,然皆出自新安也。

     嗟呼,天下之玉非但昆山也,而世之言玉者必称焉,表所出也。今汪氏散在天下而人独称新安者不亦尤玉之在昆冈乎?为汪氏子孙尚知所重,温然栗然处者如玉之昆山出者,如玉之成器,慎毋石视其玉,甘于混而无别也。越国公三十三世孙澧陵知县道成续修其族谱凡七十九世,因其乡人刑部员外郎谢君求余文序其首。余既推其所自出而又历举先世以勉后人。后之人尚克钦承之者而忝乎其先哉!

明成化十六年岁次庚子(即公元1480年)九月十八日

                                                                                                                                                                                                                                                                                                                                             琼山邱 睿谨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3: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序9  崇祯甲戌序   

     姬氏分藩,锡同姓之辂;汉家列爵,非刘氏不王。其在亲亲也。故崇韬妄拜,不如深谢梁公。我汪氏肇自轩辕,迄鲁成公次子手文献异著姓,其来远矣。

     至越国公华神功文武,唐宗敕以公爵,宋帝赠以王封。汉唐宋五季以来,三策传流,二汪济美,或朝端躇迹,为房桂之功名;或闾闬\扬休,有王谢之风味。后自婺源大坂分支,历十数传而生繁弗退,累迁至宁州鸡冠石,五传而生馗公,历官浙江宁波府知府。永乐臣杨洲赠馗公诗曰:“美哉发函国裔,自歙徙居婺源”。按此虽朝姓数更而支派之嗣续不紊,虽迁徙不一而彼此之图谱猷存。

     今子姓蕃衍,非婺源联集成谱,不凡同气而胡越哉?遂欣然有今日之举,予言不赘。

                                                                                                                                                                                            鸡冠石裔孙 邑廪生 涞清 拜撰

注:1、崇祯甲戌即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甲戌岁。2、闬\:hàn音“汉”<古>(1) 里巷的门.,(2) 墙垣。
    3、选自修水庙岺《汪氏宗谱•忠孝堂》公元1994年甲戌重修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1012

回帖

3万

积分

版主

跳动的是一颗宏扬汪氏文化的红心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25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3: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序10、汪氏宗谱序      

          汪氏之始祖汪侯即鲁成公之次子,食采颍川,以名为姓。传至三十一世汉龙骧将军文和,因中原多故南渡江,孙策表为会稽令,始家于歙。爰自其祖考溯至颍川凡三十世,乃定谱牒,纪德行官爵墓塋于各代之下。至三十五代晋淮安侯汪旭,所录世有名字婚宦,序系甚明。成帝咸康二年丙申,经进朝庭,勅付尚书著作郎袁彦叔考较无谬。唐贞观间,歙州上柱国越国公因唐太宗勅旨编次。汪氏族进经考定为四海望族,三十六姓为国之梁,有传有序可徵。厥后歙州令芬,因修谱为文,以纪其实。指挥使浚复修谱牒以考前代之不同。宋淳熙间朱文公序汪氏统谱,益加修纂。原温州路学谕松寿考核本《始正心录》,文节公泽民有纂修《谱学会集》,明冢宰公鋐有《汪氏谱源》,春坊公仲鲁有《精实九代图》。此历代之谱要,不妄闻之,皆汪氏之文献云。

         至越国公保障六州,子孙绵延宇内,其积德累仁之效,愈久愈盛。长子参军建公后思立公居歙之唐模,遍延稠墅、大里、凤凰、簪口、丛睦坊、松明山、西山、信竹、古城关、沙溪、章祁、岩镇、洪源、下埃、上路、方塘等支、皆元之后也。七支参军爽公后道安公,居婺源大畈,由大畈而迁居鳙溪环珠里、吉水、休宁、玉山、弋阳、饶城、德兴、宣城、开化、浮梁、金华、桐林、湖广、上饶各处。诸谱考其同异,订其讹舛,甚为精密。万历四年(注:即公元1576年丙子岁)少保大宗伯远峰公、尚宝卿都三公并修统宗。远峰公乃先太师文肃公本房师也。其后系正菴与予有世谊焉。向年正菴持谱备述渊源。告余曰:“此余不佞之所修,而先高祖之所本也”。余阅之,喜其考究宇内本宗,虽开国公之支系,罔不参录。三公达、四公广、八公俊,皆一一而详明之。其意亦良厚矣。

        上自始祖颍川侯,下自各派至九十余代之间,字名、行第、婚宦、墓塋,罔有所遗。虽支分派衍,地理辽夐(xiòng音“兄”,长远、辽阔之意)试阅此谱,如指诸掌,昭若星日。所谓族散万殊而统归一本者,良以此也。按颍川侯之生至晋咸康二年丙申(即公元前336年)九百有九年,又自咸康丙申至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即公元1643年),自癸未至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即公元1685年),通计一千三百二十余年,传世九十有六,猗与盛哉。

        余与中丞公文猗先生谈及汪太老师之后裔,诗书继世否?文猗公应之曰:“少保公余之支祖也。四世孙正菴,谢职归修宗谱”。予则善其克承先志而赠言以寄序云。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岁(即公元1709年)八月上浣日

                                                                                                                                                                                                                                                                                                                     刑部尚书年家世眷教弟  王 掞颛庵撰

      (丙子谱注:此康熙正菴汪浩谱叙也,甲寅谱删去建公支裔及与正菴世谊等语。此非我老谱旧序,本可不录。以其序次源流清晰且无伪谬,故全文录之,以为后之考源流者滥觞云尔。)

      注:选录自《汪氏宗谱•聚林堂》民国丙子本,此序高安筠阳《汪氏八修宗谱》中亦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