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副珍贵的楹联 (作者:汪大绶)
绝壁清泉百道 当轩怪石数行
波翻海上群龙舞 月出云端孤雁高
我的祖父汪汝梅(1877一1944),字幼丹,别号石禅,江西乐平人,清光绪壬寅科举人,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1909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法科,1916年当选为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是乐平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又是知名的书法家。1987年出版的《乐平文史资料》,刊载了黄存厚先生的大作《漫谈六十年前的乐平书画》。文中特地提及:“追溯到六十年前,乐平不仅是鱼米之乡,而且也是爱好书画之乡”,“当年乐平擅长书法的有:彭筱杰、汪幼丹、徐文鸾和詹辅仁,他们的书法各成一家,有的浑厚,有的挺秀,颇受人珍重.不过一般寻常人家是很难求得他们挥毫的。”1987年新编《乐平县志》在“人物篇”中特地记载:汪幼丹“工书法,民国时县城店铺招牌多出其手。”由此可见,民国时期,幼丹公的书法在乐平是闻名遐尔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家未能保存幼丹公的遗墨。可喜的是,1991年仲夏,家兄汪大纲回乐平探亲时,堂兄汪世仲把自己珍藏了半个多世纪的幼丹公题写的两副楹联割爱相赠,使我们得以观赏到祖父留下的墨宝,并将其装裱一新,分别挂在兄长和我寓所的客厅中。 幼丹公题写的这两副楹联,其中一副只有12个字。上联是:“绝壁清泉百道”;下联是:“当轩怪石数行”。这副楹联书写流畅,挺拔俊秀,文字对仗工整,赋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哲理。 从字面上看,“绝壁清泉百道”,是描述在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崖上,飞流直下许多道清澈的山泉,形成了大大小小的瀑布,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图画。“当轩怪石数行”,是描述在幽静典雅的书斋前的一个果树青翠、鸟语花香的庭院里,但见几行形态各异的怪石,别有一番情趣。上联中的“绝壁”与“清泉”,下联中的“当轩”与“怪石”,形成了显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令人瞩目,令人遐想。 从深层次理解,“绝壁清泉百道”中的“绝壁”,似可理解为艰难、险阻;“清泉”似可理解为光明、希望。“当轩怪石数行”中的“当轩”似可理解为平安、顺利;“怪石”,似可理解为障碍、挫折。这幅言简意赅的楹联告诉我们: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为人处事,在逆境和困难中,要看到光明,提高勇气,不要丧失信心;在顺利和胜利中,要随时准备遇到挫折,有备无患,不要忘乎所以。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幼丹公这幅楹联所表达的思维,是符合辩证法的,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幼丹公题写的另一副楹联共14个字。上联是“波翻海上群龙舞”;下联是“月出云端孤雁高”。这副楹联同样对仗工整,富有诗情画意和深刻的哲理。 从字面上看,“波翻海上群龙舞”,是描述在波涛翻滚的辽阔海面上,但见群龙飞舞,大显神威。“月出云端孤雁高”,是描述在明月当空的宁静的夜晚,但见孤雁在高空翱翔不甘落后。 从深层次理解,“波翻海上群龙舞”,似可理解为在大风大浪的条件下,在轰轰烈烈的激烈斗争中,能造就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月出云端孤雁飞”,似可理解为在平静的日子里,在平凡的岗位上,亦能发挥个人的才华,做出出类拔萃的业绩,事在人为,“行行出状元”。由此可见,这副楹联同样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见到幼丹公在这副楹联的落款处自称“苍堵老人”,然后加盖“汪汝梅”和“幼丹”两枚印章,使我联想起一件往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们家在乐平县城花园巷的住宅,幼丹公定名为“苍堵轩”。经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轩,是指有窗的廊子或小屋子,旧时多为书斋名或茶馆饭馆的字号。苍,是青色(包括蓝和绿),如苍松翠柏。堵,量词,用于墙,如一堵围墙。据此,“苍堵轩”,其含义是面对着有一行行苍松翠柏的庭院的书斋。家父告诉我,1936年,他在南京中央实验所工作时,将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留学时的系主任近藤清治博士所著《陶瓷工业》一书译成中文,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陶瓷译著。当时将所得的150块银元的全部稿酬,另加150块银元的薪水,一并寄给幼丹公,用于在乐平修建四室两厅的“苍堵轩”,屋前有花果园。从这件事上,我领悟了家父对我国陶瓷工业的建树,对老师的尊重和对父母的孝敬。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原载1997年11月4日《乐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