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6239|回复: 0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复制链接]

1652

主题

7021

回帖

18万

积分

管理员

宏扬汪华文化 共建和谐家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7455

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09-8-15 20:04: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1e6d70100eswh.html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2009-08-11 20:30:21)标签:杂谈   



为汪寅仙大师编辑的册页



                 一把壶震憾了一个时代

                                        吕会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以超凡的境界,卓越的艺术成就,早已驰名遐迩,誉贯中西。作为大师级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肩担天降之大任,紫砂花器大作似立体的画、有形的诗而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以文心雕龙,达天成之道,在陶艺界旗帜飘扬,独领风骚。她与张守智先生合作的“曲壶”,用辩证思维和梦幻般的想象力,“曲则全,枉则直”的理念,简约虚实的立意,气势如虹的架构,创作了无愧当代陶艺重器经典,一把壶震撼了一个时代。

     历史造就了英雄,英雄创造了时代。华夏文明博大而精深,从伏羲太极根脉,先人抟土柴火成陶,开启文明曙光,五千载积淀厚重,形成了儒道“尚仁贵和”“道法自然”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求知求善,返璞归真,自然唯美中实现着社会和谐中庸。在我们这个民族心灵的最深处,寄托着与天地共生,同山水共处的无限情感。人们在简单、朴实的认知中,用平凡的人生,勤劳灵巧的双手,推崇着陶土艺术的素朴之美,揭示着古老哲学的最高境界——天地人和。

     一把泥土,一名艺术家,一件作品,于火成陶,胡玉胡金,或实用或欣赏,成为了中国的符号。紫砂是陶之精华,丹青写厚德,书画可载物,与传统文化一路同行,修得君子般温润品行,置用清赏世间为首,天下文人宠爱有佳。紫砂艺术几百年来,在偶然与必然之间,在大巧与大拙之间,在大雅和大俗之间,记载着百姓的悲欢离合;记载着江南文人的风花雪月,记载着陶都人的勤劳与智慧,记载着艺术家传奇而动人的故事。

     汪寅仙大师作为当代紫砂艺术的杰出代表,她的从艺经历、美学思想、艺术构思、作品的造型和色彩等,都对紫砂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前启后,开花器雅美一代新风,硕果累累,集陶艺之大成。她把光器的书卷素雅,花器的生动情趣,用女性特有的眼光,敏感而细腻的手法,进行了绝妙的结合,花器之文雅,光器之灵动,放大情感于作品之上,在精神上追求至诚至美,她的作品总有出人预料的艺术效果,如音栖弦,如烟成霭,环肥燕瘦,淡菊幽兰。汪大师终日不倦,得其妙理,陶艺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用通神之功,力追鸣远,她是紫砂界又一座艺术高峰。

     出身于制陶世家的汪大师,自幼玩泥,孩提时就对紫砂有天然的亲近感,她特别的兴趣和感觉,多次得到祖母和母亲的夸奖。当年仅十四岁还带着幼稚的汪寅仙来到工艺厂,真正成为一名紫砂人时,并没有引起别人的在意,一样的分班,一样的上课,简陋的条件,窘促的厂房,在吴云根老师的指导下,她开始了谨慎地徒承之路,未料想三年未满,便崭露头角成为小辅导,在当时,已经显现出她日后必定成才的天分,开始被刮目相看了。朱可心作为汪寅仙从艺路上的一代恩师,名师得高徒曾一度传为佳话,这是一段难忘的历程,老师的赞赏,学生的勤奋,从“圣思桃杯”开始,报春壶、冬梅茶具等,每做一件作品,都是一次成功的攀登,当紫砂葡萄杯、风卷葵壶、大弯鋬梅椿壶完成出炉时,敢做敢为的汪寅仙已经初露锋芒,名声大噪了。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至江海,恩师的教诲,永远激励着大师的脚步。几十年过去了,老师早已作古,学生业已成为备受瞩目一代工艺美术大师,善变创新,天下取则。他创作的艺术作品,不论光货花货,器若钟鼎,释放出了征服般的艺术魅力。老师对他的影响是一生的,已经化为了一种豪气和精神,做人正直,做壶端庄,友善亲和,充满爱心,汪大师用这宝贵真传,打开了神圣的艺术法门,躬耕在阳羡溪头,遨游于紫砂艺海,她创作的紫砂艺术之美,如诗如画,分外妖娆,让天下人为之惊叹。

     一把“曲壶”,为陶都续写了崭新的篇章,赢得了久远的美誉,引来了无数的青睐,当代的很多青年紫砂收藏家,就是从见到“曲壶”开始的,那动静相宜的现代之美,沉稳端庄的肌理质感,代表着一种哲学,一种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审美,和现代人生活的追求。作者用一根简单的曲线,在上下贯通,旋转流动的立体轨迹中,勾勒出了一件完美的造型,用紫砂泥的特性,使壶的宽度、厚度以及角度恰到好处,俱成天趣。这启蒙于《易经》“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来自于同源的笔墨丹青 “画贵有神韵,有气魄,然皆从虚灵中得来”。细细解读“曲壶”的造型语言,在空间与实体的强烈对比中,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掌故,表达着无数的现代信息,用古人之规矩,而抒写自己之灵性,在文化艺术的传承中,乘风破浪,永立潮头,无疑成为当代传世经典,新时代的“诺亚方舟”。

     “曲壶”的巨大成功,触发了汪大师创作的激情,打开了情感的闸门,犹如春江放舟,一泄千里。先后创作了“松竹梅壶”、“黑松壶”、“圣柏壶”、“仙桃提梁壶”、“神鸟出林壶”、“ 斑竹蝉衣提梁壶”等优秀作品,一把壶一段动人的故事,一件作品一幅绝妙的诗画,艺术上的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是大师的心血和智慧,艺术上的每一次成功,大师的境界总会得到一次崭新的升华。

     千年陶都,绿色江南,这美丽富饶的家乡,无时无刻不再拨动着大师 “五彩” 的心弦,她深深地爱着这块神奇的土地,踏遍它的山山水水,熟悉每一种花草树木,籍外物之形,寄存自我,万趣融其神思,迁想必然妙得,胸中逸气,情寄紫砂,信手拈来皆成妙境,汪大师对大自然的激情与讴歌,用一快柔韧亲和的泥土,塑造着迷人的阳羡秀色,文景壶天。

     “竹有擎天势,苍松耐当寒,梅花魁万卉,三友四时欢”。这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喜欢借物拟人,颂扬精神,气节千载之美德。汪大师以诗寓壶,壶中藏诗,匠心独运,一把象征人的品格的“大松竹梅”壶,呼之欲出了,壶身为一粗壮的竹段,壶的底部用厚实的竹节托起,一根细竹作为壶嘴,破节斜冲而出,竹叶飘逸,勃勃生机;壶把是一弯曲的梅杆,由下而上梅枝向里翻曲,朵朵梅花贴壁争艳;一节松树桩虬曲在壶盖之上,作为的手“咬定青山不放松”。作品的整体构架,多处不满,少处不稀,疏密有度,气度饱满。这是一把紫砂壶吗?观赏者都在惊奇的发问,大师自己似乎也在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黑松壶” 又是一件令大师骄傲的“宠儿”。树桩壶身古朴苍劲,造型蟠曲,高亢壮丽,树皮痈节自然多姿,木质所具有的气厚、神和、苍润,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壶把如生万丈危崖之上,立定脚跟撑起千钧之力;壶嘴是一脱皮的老干,傲然挺立,千古不朽;这乱真般的天功之作,没有人怀疑它,就是一桩真正的松树,长青而永不凋零。

     大师就是有思想、有灵感、能与山川为伴,与天地对话的艺术家。一把“神鸟出林壶”寓意汪大师打破时空和经验的限制,精神上开始了更高的向往。这是梦境一样的创作,一只神鸟展开双翅,奋力搏击,箭一般的乘风飞翔,带着大师未泯的童心,奔向长空明月,去探秘那千年的神话传说。

     宜兴的竹海,似万倾碧波,满目翠绿,大师的“蝉衣斑竹”提梁壶,用镶嵌装饰手法,光亮的色彩,表现斑竹的天生丽质,写意了湿漉漉的春雨江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时大师的心境,已经是抛却世俗,进而再度超越,作品的大气和俊俏,送给人们的更多的是和谐和安康。

     社会需要艺术,美的作品能与人的心灵沟通,深邃的艺术内涵和魅力,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与启迪。汪大师从艺五十余载,创作的紫砂作品数以百计,每一件都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大师真挚的情感,来源于他扑实的生活,处世为人,从善如流。她得到过顾景舟大师的赏识指点,也同多位全国著名的书画家联袂创作,自己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大师的形象有口皆碑,他把内心的美好,社会的美德,用紫砂艺术表达的淋漓尽致。当人们读懂了这令人激动的作品,也许就真的读懂了大师的内心世界。

     汪大师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四代同堂,尽享天伦之乐。老伴姚培荣先生天生乐观,为人随和,勤于家务,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紫砂工艺厂退休后,除支持汪大师创作外,畅游于丹青笔墨之中,啜墨看茶,谈书论画,成为他不可缺少的精神追求。先生与汪大师夫妻恩爱,牵手人生路,在悠闲、满足、快乐的生活中,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志源、志泉是汪大师一双很有出息的儿女,作为紫砂世家的嫡传子女,大师花心血培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艺术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儿子志源品学兼优,制壶、陶刻、研究全面发展,不断提升着的人格和艺术修养,是一位大有前途的陶艺家。

     汪大师的高堂老母,一位从过去走来的慈祥的长者,早年参加过陶业生产,目睹过世道变迁的耄耋老人,身骨硬朗,在这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里,在汪大师夫的妇细心孝敬下,老人家安度着幸福的晚年。汪大师作为著名的陶艺家,社会需要她;作为一个孝顺的女儿、贤惠的妻子、善良的母亲、和蔼的祖母,家庭更离不开她,她很辛苦、又很快乐。家庭的温馨,使她在精神上获得了最大的慰藉。大师依然淳朴,风采依旧。

      近期中央电视台隆重推出《传承·大师》特别系列节目,对汪大师做了专题报道,解说词开篇说:“一块泥巴在他的手里千变万化,一把壶被人卖出惊天高价,她是收藏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作品被世界六大博物馆收藏,她就是中国紫砂界泰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乙丑夏于乐陶书屋








大松竹梅壶



黑松壶



神鸟出林壶



斑竹提梁壶



作者与汪大师合影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38)|评论(18)|收藏(0)|打印|举报
前一篇:“孔家壶”亮相中国美术馆

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发评论]

灞桥寻梅:
2009-08-11 21:07:54 我在电视里看过,非常不错,令人惊叹。超凡的想象和精美的制作让人叹为观止,赞赏!

博主回复:


令壶冲:
2009-08-11 21:38:47 老实说,文字华丽的有点油腻。对艺术家我无比敬佩,对作者我没有感觉。

博主回复: 2009-08-11 21:50:31
谢谢你的真诚,实话实说,作为一个子紫砂文化的爱好者,爱之深痛之切,对大师的崇拜是发自内心的,汪大师德高望重,赞歌颂扬,我心情舒畅。保留你我的看法,各抒己见

且饮且读:
2009-08-11 21:55:32 汪大师在壶艺上的成就有目共睹。。不过个人喜欢光货多些。。

博主回复:


张有铸:
2009-08-11 22:35:58 向汪大师致敬!!!!

博主回复:


文砂堵江华:
2009-08-11 23:00:48 感谢吕先生对紫砂艺术界的关注啊!。。。
我在前两年嘉德紫砂拍卖[其中有曲壶]后应媒体之约作过评析:汪寅仙大师是当今乃至紫砂历史上能在光货类和花货类紫砂艺术上同时取得极为精深造诣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大师之一。她从艺数十年,先后师从吴云根、朱可心、裴石民及蒋蓉等诸位大师,技艺精湛,创作题材广泛,其花货类作品既显示出女性特有的细腻、精巧、富有灵性,同时又能感受到男性都难以达到宽博、挺拔、苍劲的气度。“曲壶”则是汪大师光货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件,该作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设计,是继顾景舟大师与高庄教授合作“提壁茶具”后又一由传统工艺与学院派文人创作思维完美结合的典范作品。同时,“曲壶”也把紫砂泥的可塑性及材质表现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曲壶”不仅对汪寅仙大师个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且在整个紫砂艺术发展史上也有其重要意义。。。

博主回复:


张博篆刻:
2009-08-11 23:30:16  

博主回复:


石门冷语:
2009-08-12 00:31:00 谢谢博主介绍这位女大师,上面的作品是她的吗?

博主回复:


cyctailor:
2009-08-12 01:18:45 敬佩敬佩!

博主回复:


宜兴听壶:
2009-08-12 02:49:50 不知博主是否就是作者?
看文章介绍的很详细,在今年汪大师在推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中央电视台也做过专访,我看了好几次,很佩服汪大师的人品和作品,像汪大师同级别的一些大师,到最后拼的就是修养;据说继紫砂泰斗顾景舟之后还要要推荐一位新一代的紫砂泰斗作为继承人,原应该是推荐一位吕姓大师作为新一代的紫砂泰斗,可能因为一些原因,人品或生活作风等一些原因,可能会另外推荐一位大师继承,应该就是汪大师,本人强烈支持汪大师成为新一代的紫砂泰斗。也一直希望有机会能亲自与汪大师一见,能淘得一壶或一宠,将会成为终身幸事…………
不过呢,作为一个紫砂艺人来讲,做的好是大家都能看到的,但是不能过于炒作与推广,如成为吕姓大师一般,各大报纸都条新闻都是他的介绍与作品,一把壶炒到能卖到一百多万,那就不是大师了,那就成了纯商人了……
以上为个人看法和一些江湖传闻,无任何褒贬之意,一直在关注紫砂行业的发展,虽不是紫砂名流,但是一直在关注紫砂动态,一句话就是:喜欢紫砂文化。

博主回复:


anny:
2009-08-12 06:45:22 我来逛逛,有空来我家坐坐哦!(*^__^*)

博主回复:


老茶刀:
2009-08-12 07:29:26 感谢博主,使我进一步了解了大师!

博主回复:


北京老壶:
2009-08-12 08:18:16 紫砂壶因为黯然之光而逐步被世人喜爱,汪大师的人品也是如此的内敛。
在美术管看她向贵宾介绍其他大师的作品时,如数家珍。到介绍自己的作品,几乎无语。
我真的很敬佩她!
但她不同意称为她泰斗,她说泰斗只有一个,就是顾老,泰斗也不需要继承。
为此她还与央视发火。
作者热爱紫砂确实比我辈更甚,但爱紫砂要多说壶,少说人。
汪大师的曲壶,我们真的读懂了吗?
一个作品的深刻内涵往往不是作者本身可以发掘的。比如红楼梦,曹公未必是按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去构思的。

博主回复:


徐丽:
2009-08-12 09:12:43 我喜欢,挺好啊,不错O(∩_∩)O~
支持乐陶居士

博主回复:


爱紫砂:
2009-08-12 09:35:19 敬佩汪大师的为人和壶艺!至于作者以及目前紫砂界的种种现象,楼上“令壶冲”、“宜兴听壶”及“北京老壶”已说的很到位了,我完全能体会到这些爱紫砂之人的感受、他们的喜与犹,因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谢谢“令壶冲”!
谢谢“宜兴听壶”!
更谢谢资深爱壶人“北京老壶”!

博主回复:


阿兹:
2009-08-12 10:10:00 作者就是博主嘛

很有品味

博主回复:


qtds888:
2009-08-12 12:50:21 “宜兴听壶”的说法有些偏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各有路,人各有志!
可能你不会去买那百万价钱的壶;我(制壶人)更没能力去买那壶;留给有能力的人士吧!
无可厚非,对于紫砂界,乃至艺术品界,吕的做法,还是利多弊少,符合"高端"(或者说大师与富裕人)的套路!-------听天津友人说:天津"七匹狼"兄弟也用150万竞拍购了那"震企之宝"!!
如今是----酒好也要会吆喝吗!!


汪大师的朴实是我们紫砂界上一世纪----老一代的典型代表人物!我们也非常敬重她!!

博主回复:


嫩江洪波:
2009-08-12 18:23:00 吕先生爱紫砂非一般之爱。
喜爱之,研究之,殚精竭虑,苦思冥想,学习研读。携带爱妻,怀揣真诚,拜访大师,……很是敬佩,如果我爱文学达到如此,定会更加炉火纯青。当学习吕先生的精神。
现在只要一看到紫砂壶就会联想吕先生!我愿意称吕先生为“不做紫砂壶的紫砂壶大师”。

博主回复:


茶心语:
2009-08-13 17:20:08 真正的大师!!!
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