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溪口汪家村四周环山,一条清碧的溪水从村中流过,村子不大,不到百来户人家。但住着刘、贝、胡、成、董、骆、朱、毛、竺、钟等十多个姓氏宗族。人们相亲相爱,亲如一家,不存在"宗族相隔如深沟,道上相逢陌路人"的现象。在汪家村,氏族之间情同手足,不管那个族里有难,其他氏族会出钱出力,如同族内受灾,主动前去解困。这种传统美德,一直流传至今。要是追溯其源头,还得从汪家村的汪老太公"以德报怨"说起。
大约在500多年前,汪家村只住着汪姓和董姓两个宗氏,两个宗族的人丁、财力和土地面积等方面,相差不大,可谓旗鼓相当。两宗族隔崖相望,老死不相往来。如果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发生口角,甚至大动干戈,更别说来往走动,互相通婚结亲了。久而久之,矛盾越来越激烈,各方都想凭借势力,将对方赶出村庄,让自己氏族"独霸江山"。汪家族长汪老太公年已90高寿,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平时,他对自己族里的人们是说一不二的,可对董家这边人,不好说话,几次想与董家族长聚谈,同结和好,董家族长与其他村民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弄得他十分尴尬。
有一次,汪家村一头大肥猪跑进董家的菜园里,吃了董家不少青莱。董家人看见,十来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提着棍棒和锄头,气势汹汹赶到菜园里,不分青红皂白,将汪家村的肥猪活活拷死,烧起来吃掉,并扬言要与汪家人决一雌雄。不仅要杀汪家的猪,还要杀汪家的人!
汪家见董家如此无理,气得一些好动手脚的年轻人,摩拳擦掌,从家里拿来竹杠、柴刀、斧头,赶到汪老太公的家,逼他开口,允许他们杀向董家。这些好动手脚的村民还从外村借来十多条土枪,朝着董家方向瞄准,待命射击。
董家人也不示弱,他们吃了汪家猪肉,不认理缺,反而好斗之心更切,他们以溪坑为界,准备械斗器具,严阵以待,宣称:只要汪家人过溪坑,他们就动手。
一场恶斗迫在眉梢,汪老太公出面,先对同族的一方进行劝阻,说明猪吃了对方青菜,应当赔偿。他的几个儿子站在人丛中,手举竹杠,说他父亲年已寿木,没有一点人的血气了,提出要跟董家人火拼,打它个鱼死网破。然后,再告发到县里,对簿公堂。汪老太公大声宣布:"谁过溪坑扩大事端,就是汪家的不孝子孙,开除出汪家宗族。"他的话压住了汪家人的怒火,人们陆续散去。董家人见汪家人旗倒鼓息,也纷纷回家。
汪老太公说服儿孙后,从自己家里拿出一百两银子,亲自往对岸董家送去,既赔理,又赔钱。董家族长看到白发苍苍的汪老太公送钱来赔礼道歉,觉得自己族里的做法也没道理。当即对汪老太公道:"不是侬汪家之错,是阿拉董家人之过啊!"两人坐在一起,直谈到深夜三更天,董家族长亲自送汪老太公回家。
不到月余,董家族长一病不起,汪老太公提着礼品亲自登门看望。他听说董家人下种缺少百来斤稻种,吩咐儿子从自家仓库里挑去,帮助解困。他听到董家族长医病缺钱,当即慷慨解囊,拿出五百多两银子送到对方床头,给他治病。不久,董家族长与世长辞。汪老太公得知后,更是以德报怨,带着族里男女老幼,赶到董家,帮助料理后事,参加悼念、送丧。这些行为,直接感染了董家人,他们觉得汪家人心胸如此开阔,我董家人再也不能小肚鸡肠了。他们感到十分羞愧、内疚。从此,汪家与董家和睦相处,不分彼此,再也没有发生磨擦和争吵。
外面不少姓氏的人听说,都纷纷迁移到汪家村居住。已经住进汪家村的人们,不以"先进山门为大"。他们对新到汪家村居住的其他氏族,一视同仁,给他们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从此,一个小小的山村,变得热闹异常,汪家村的姓氏不断繁多,各 氏族间互相频繁来往,亲密无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