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鸣在《文汇读书周报》上撰文提出,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近半个世纪以来,大陆与台湾遭到人为的隔离,台湾人民思乡心切,寻根情深,其寻根溯源,更出现了空前的趋势。特别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宗亲组织如林 大陆汉族人民先后大量移居台湾后,他们对家乡怀有深厚的眷恋之情,往往组织地域性的同乡会,或家族性的家族会,或同姓联谊的宗亲会。与此相适应,台湾于1977年即成立全台的宗亲谱系学会。据台湾《新生报》统计,1979年全台登记的宗亲会达222个,其中单姓198个,联宗24个。实际上,还有大量的宗亲会没有登记入册。台湾宗亲谱系学会于1985年出版的《谱系与宗亲组织》,介绍了台湾19个世界宗亲会,58个省市宗亲会的情况,包括姓氏源流等内容。这些宗亲会大部分是单姓,如林姓在台湾是个大姓,渡台的林姓人以县市为单位,组成宗亲会15个,地域性的宗亲组织一个,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林氏宗亲总会。 在台湾还有不少联宗的宗亲会,所谓联宗就是结合相关的异姓,以增加本宗力量的一种措施。台湾联宗的组织有张廖简、董杨、何麦等。张廖简宗亲会在台湾有很大的势力,张姓在台湾是大姓,人口近150万,向有“无张不成乡”之谚,加上廖姓和简姓,人数超过200万,几占全台人口的10%。张廖简宗亲会全台有25个,人数多的达8000余人,下面又设立20个分会,人数少的也有50人。台湾数百个宗亲会一般都建有祠堂,以林姓为例,先后建立林姓祠堂36座,其中以台北“林氏祖庙”最为著名。宗亲会成立后,开展了一系列敦宗睦族的活动,如举办族谱资料的展览,举行报告会,讨论会,出版族谱资料。各宗亲组织还开展敬老尊贤,扶贫济困,兴教助学的活动,并加强各组织间的联系,从而增强了凝聚力,打上了根在大陆的印记。台湾各宗亲组织还积极与大陆特别是福建相关组织开展联谊活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大陆也加大了与台湾各种文化交流活动的力度,福建省在1989年10月成立了省姓氏渊源研究会,并先后成立了16个姓的专门委员会。他们与台湾各宗亲组织积极合作,开展了谱牒研究、寻根祭祖和一系列的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各种交流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续修家谱成风 续修家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大陆汉人迁居台湾后,继续保持了编修家谱的传统。以林姓为例,渡台林姓族人先后编修了125部林氏宗谱,每部宗谱首先记录自己的祖源,包括始祖和始迁祖,续写世系图,并记录本族的一些重要人物事迹。迁台的家族还与祖籍地的宗亲联系,共同续修宗谱。如1928年修成的《玉山林氏宗谱》,是由大陆的祖籍地林氏和台湾的石狮石鼻村林氏共同编修的宗谱,它详实地记载了一个自然村连续十代有916人迁居台湾的情况。1949年以后,台湾和大陆遭到了人为的隔离,许多根在大陆的台湾同胞思乡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以续修家谱的形式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于是近五十年来,在台湾出现了续修家谱的高潮。1987年,由赵振绩主编的《台湾区族谱目录》就充分反映了这个问题,该目录共收编台湾地区家谱10613种,共计252个姓,位于第一的是陈姓,共收编1068种,第二位是林姓,768种,陈林为福建大姓,表明台湾的居民与临近的福建关系特别密切。 就编修的年代而言,绝大多数家谱是最近五十年编修的,以李氏家谱为例,该目录共收编李氏家谱570种,确切表明编修年代的有322种,其中明清编修的有13种,民国时期即1949年前编修的有35种,其余274种为近五十年新编修的家谱,也就是说近五十年编修的家谱占了85%以上。近五十年台湾民间确实掀起了一股续修家谱的热潮。近五十年来,海峡两岸遭到人为的分隔,但广大台湾同胞以续修家谱的方式表达他们心向大陆、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这时期台湾续修的家谱,有不少实际上是海峡两岸同一宗族紧密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如台湾宜兰县陈姓宗亲会理事长陈文隆先生为重修鉴湖陈氏族谱,自1988年起先后十一次到福建漳浦鉴湖地区,得到家乡陈氏大力支持,共收集到陈氏旧谱十一本,在此基础上编写了《鉴湖陈氏源流》等书籍,并促成两岸陈氏宗亲共同编修的《漳浦与台弯陈氏族谱》,于1995年正式出版。翻阅这时期台湾编修的家谱,有的规模较大,如1983年由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作序的《世界陈氏宗亲大族谱》,记载了自太始祖一世共四十五世的世系图表。有的比较简单,甚至是手写稿,内容主要是记载本家族的世系,包括渡台后本族人的分布情况,以便让子孙后代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在哪里,不要数典忘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