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瞻淇村挹清溪于东南,揽山秀于西北,距北岸镇镇政府4公里,古徽州府歙县县城10公里,徽杭高速公路歙县进出口设在瞻淇,杭徽公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一、瞻淇村的村落环境1、村名的起源及演变:瞻淇村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唐长安二年(公元702年)章东和章元镇两丞相退隐于此,劳作生息。章元镇生有二女取名素娥和翠娥,其妻一日和二女山上采桑,母为虎攫,二女呼号奋勇捕虎,母因而得救。刺史奏报朝廷,为表其义,受皇旨在村中兴建“孝女庙”(宋朝范仲淹手迹)和“孝节桥”各一座,“孝女庙”大门门楼的砖雕上也有北宋名相范仲淹题下的“章氏 朝遗御节孝名家”的手迹仍清晰可见。这也是瞻淇村原始名章祁村(祁通即地界之意)的由来,也有“先有孝女、后有瞻淇”的说法。公元1201年,汪楫(字作舟,号济川,宋嘉定至淳祐年间进士)与父汪俊(字仲深,号岐山,瞻淇又名岐山)迁入章祁后,人丁兴旺,历代有官。村风水地理颇为精通的71世祖俊七公,想方设法破功章氏家族,在祠后连挖二塘,斩断山脉,章氏支丁从而大减,汪姓日益发达连出祖孙进士,单老虎卷内就出了十八个进士,据县志记载就有42位。康熙二年(1642年)其后裔汪作霖任江西九江府德化县令,借《诗经·卫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诗句,将章祁改为“瞻淇”,并用黟县青雕刻了“瞻淇”二字,立于村西进口拱形大门上,大门两边有对联:“玉竹三元夜,银花万树春”。2、村落面积及堪舆,历史区划归属:瞻淇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其古村落选址和建造,依据“枕山、环水、面屏”的形象风水原理,和徽州大部分村落的外部空间呈现出同构的模式。西北方向的李玉玲是其祖山,从此分出两支山脉。向左为来龙山、和尚坦;身右为毛坞峰、春坞峰,两侧延伸将整个村落环抱在中央。村子背依的来龙山,蜿延起伏如行龙而来,面对的远山秀峰巅,郁郁葱葱如一面屏风,正是风水中所理想的龙脉、朝山。我村有一习俗,谁家喜得贵子必捧土一把堆于秀峰巅。南面缓缓流过的大坑之水,既给瞻淇居民提供了生活、生产用水,在风水上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徽州的河水一般是由西往东流,但在瞻淇这小环境内,水是由东往西流的,据称最初风水师相中这块地和此有关。从村落的形态上看,瞻淇村三面环山,东面略为开敞。三条主要水渠——大坑、塘坑、下坑限定了村落的边界,穿村而过的上坑之水又将瞻淇分为上街和下街两部分。瞻淇村的水口在村西南处,河水流去的方向。此处两侧有青梅山、打鼓山夹峙,原来水流是通畅顺直的。为了符合风水的意境,经风水师指点后,人工将河道扭曲成“之”字形,以求留住财气。方印墩上广植树木,以求障风蓄水,跨河而建的大 堨桥,亦桥亦闸,控制以下百余亩水田,成为水口的“关锁”。桥旁边的鬼神坛,是祭河口处。桥头一株数百年以上的风水村,枝叶茂盛。按村中风俗,凡孤寡无儿女者,为求死后有归宿,每逢过节都须来祭风水树。村内有完整的明沟暗渠水系,雨季时能迅速排除积水。前后村内均匀分布着的人工开凿的水井、池塘,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用水。古代瞻淇是一曲天人合和的田园牧歌,为了能够在这块土地上生存繁衍、兴旺发达,选择了一条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主要体现在营造、理水、防风固土三个方面。营造村落,首先要选址。相传宋时,汪姓家族由西迁入现今瞻淇村所在地。其68世祖俊公通晓风水,看到瞻淇的河流由东向西流,认为大异,日后汪姓可“代代不离百里侯(知县)”,于是在大坑北岸择地而居。历史上瞻淇村多旱少涝,而大坑附近丘陵环保,山溪汇集于此,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证。村落远离后山,以避山洪和塌方。村中两条长溪垂直于大坑向后山延伸,使村落有了发展的余地。如此择地建村,风水术上解释为“藏风聚气”,日后必会繁荣昌盛。在单体民宅的建筑上,宅口都朝向东南,以求“东晒日关夏皆荫”。而风水术得以朝向赋予人文意义—“癸山丁向”,取富贵和人丁兴旺之意。水是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命脉,理水关系到全村的存亡大计。瞻淇水系是以大坑和与其基本垂直相交的上坑、下坑之水为骨架。这两条“长源”发自村后的丘陵,流经村落,汇于大坑,既负责生活给水,又有排污的功用。两溪之间是民宅最早集聚的地域。大坑水源充足,道宽流大,主要负担农业灌溉和抗旱排涝的任务。村内有八口百年以上的老井,其中五口老井位于靠近后山的水眼,这里正处地下水道上游,远离居民区,污染少,水质好。井壁和底部都用细砂、瓦片、木炭做成几道滤水层,铺入土壤2—3米,以确保水质优良。农业灌溉用水、饮用水和生活排水基本分开,水源卫生,同时满足了建筑的防火要求。古代瞻淇人对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特别重视。漫山遍野的紫荆曾被称作古瞻淇的十景之一,防止村民上山砍树而种植的。在瞻淇宗祠中的《祖训十条》(现保存完好)中明文规定了对进山盗伐者的严惩措施。在沿水河岸多植樟树,如今都已成为合抱的参天大树,目的都是防风、蓄水和固沙。瞻淇村历史区划上跟着各个时代而变迁。解放初期至1958年,乡公所设在瞻淇,除原呈村降乡所辖七个村外(槐棠、佛川、呈东、呈西、高山、蔡坞、瞻淇),还辖原南源口的旺村、金山,58年以后成立人民公社,社址迁往呈村降至78年成立乡镇府,81年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2005年底区划调整,拼入北岸镇。3、瞻淇村的风俗习惯:瞻淇村至今还有喜戏鱼灯的习俗。宋代宋理宗时,瞻淇人丁兴旺,代代有官,以北京兵马总司汪曙,江苏县令汪鸿澡,江西九江府府台汪作霖为首,在村里兴起元宵节花灯,在明代,办有庙会,怀念祖先,建有忠烈祖庙,每年正月初八打扫,整理庙内,百姓各配备36碗36盘各类祭品,初九庙内上灯,外界备各种花灯,有竹马,蛤壳厘、树灯、猴儿舞棍,鱼,直到正月十八日、十九日收会。鱼灯至今流传着,农历正月初八时,各种大红鲤鱼轻摆身躯或前俯后仰跌荡起伏旋圈子在大街上,大红鲤鱼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放慢脚步,踩踏着鞭炮的纷屑起舞腾跃,伴着热烈的鼓声把幸福吉祥送入百姓家门。正月十五元宵节,鱼灯便戏到做喜事的农户家,为新居落成、庆寿、结婚之农户欢庆,据说是能祛邪避晦、喜上添喜,各农户家人总是热情地泡好茶、摆果盘、燃红烛、燃鞭炮迎接红鱼的光临。鱼儿一冲到堂前,就如入无人之境,随意掀风鼓浪,尽兴起舞,迎百福,纳千祥。过了十五,大红鲤鱼又要换貌一新,披挂青衣成为大青鱼了,表示一年的开始,春光处处,万物生机,春耕开始了。二、瞻淇村的姓氏人口1、主姓及杂姓考证其来源,分宗立派,迁徙分布情况:据记载,早在宋代瞻淇村主要以章姓为主,江、罗、郑姓虽然不算多,但宗族势力很强,古代有“江、罗、郑,打死人不抵命”之说。自从公元1201年汪楫与父汪俊(始祖68世)由凤凰迁往瞻淇,汪俊娶本村江氏为妻,从此而起,汪姓大发,人丁兴旺,明末清初时,后人受祖先崇拜、宗法伦理观念的影响,建汪氏总祠一座和八座支祠。总祠取名继述祠,该祠坐南朝北,方位角北偏东40度,总祠古代不允许妇女入内,仅在每年的清明、中秋时开门,供本族男性祭祀祖先。其祠规模宏大,临街的入口处原作右各有一座八角楼,楼间连以游廊,中为御道。享堂五开间,屋架用草架,前后檐步架间采用了轩的作法。左右两侧有廊和后面的寝殿相连。享堂和寝殿间旧时为水池。寝殿为二层楼式,内供蓝底金字的祖宗牌位,牌位上方挂有亁隆皇帝所赐的“福”字,可惜毁于九十年代,现只存两块清同治八年重立,光绪二十八年刻的石碑,一为《祠规十条》,一为《祖训十条》,及一道雕刻精致的石栏杆,九块石栏板自左至右依次刻有梅、柏、荷、竹、松、玉兰、佛手、桃花等图案,十根石望柱头上雕有栩栩如生的石狮,雌雄石狮左右分立,堪称石雕一绝。瞻淇村习惯以血缘亲疏来划分组团和区域,家是组团和区域基本的构成单元,支祠随血缘组团分布,形成各自的次中心。八支祠前村瞻五,后村有三,分布均匀。各支祠因为人丁兴旺程度、财力和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大小规模不一。敦和堂(现存完整):位于上街旁,距总祠较近,并得到皇帝“恩荣”的题匾,规模宏大,做工考究,门面正面用青砖磨砖对缝方式砌出门楼,门楼上有砖木石雕“百象图”,墙内为朱红色木构门屋,子角梁上做有套兽,色彩鲜艳明丽,大异于徽州建筑的素雅。三开间享堂用料硕大,前后檐作轩。月梁梁楣弯得平缓而舒展,偏于明式做法,尤其具有多种形象的象形梁头,增加了堂内的装饰效果。敦睦堂:历史上遭火灾三次,1975—1982年间前进被毁,现仍存有大部分,据说此祠是全族中最富有的,木构殿堂全部用白果树做成,其瞻地面积和建造式样和总祠相仿,由此应不虚其言。四友堂:这一分支出了许多做官的,在族中地位较高,该堂最初和敦和堂是兄弟二人始建的,故在村内此两堂人关系较亲密,该祠已毁。敬义堂、敦叙堂、嘉合堂、馀庆堂、四维堂,这五祠于1982—1990年间被毁。瞻淇村至今仍有相当部分村民,生育下一代仍按字排辈份,其名字的第一字按承、鼎、礼、明、立、达、德、睦、仁、和……排下去。汪姓的发脉发达,已近一个世纪,至今已有二千余人,而章、江、罗、郑姓已为数不多,还不足汪姓的四分之一。2、瞻淇村历代户数、人口数量及变化:瞻淇村在明、清时期最为鼎盛,已有三百余户,一千三百余人。民国至解放初期,人口增长较快,至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前,人口最高峰达二千七百多人。近十年中,因计划生育的普及到位率,人口开始下降,截至2006年初,人口降至二千四百人,七百零二户(因时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户数略有增加)。3、瞻淇村的人口构成、生产生活、人居环境:瞻淇人的文化结构,初识瞻10%,小学的瞻30%,初中瞻45%,高中瞻15%,高中以上瞻10%。该村年最高温度40℃左右,最低-10℃,平均温度约16℃。年降水量1450mm,全年无霜期约220天,80%的人以农为主。粮食作物以种植水稻、小麦、玉米为主,油料作物以芝麻、油菜籽、黄豆为主,经济作物以林、茶、桑、毛竹、果、西瓜、菊花为主。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外出打工、经商的也瞻相当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5年人均收入达3512元,最高收入年达30万余元,最低不足200元,贫富差距较大。瞻淇村人多地少,人均居住环境相对紧张,因缺少统一的管理和规划,村民意识淡薄,乱瞻地乱建房,破坏了古村落的和谐、完美。解放后至今,大部分古居已拆改建,现存的古建筑还有100余幢,最有价值的明清古建筑还有40余幢。近年来,瞻淇村的经济发展较快,三层高楼比比皆是,而且装修十分讲究,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是平平常常,电话普及率达90%,村民的生活质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瞻淇村两委在抓经济的同时,现已着手整治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保护尚存的古民居,让瞻淇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得以继承光大。近几年来,全村共退耕还林1000多亩,严格控制树木砍伐,有效保护水利资源,修复了4口古水井,道路硬化普及率达95%,安装了自来水,村里主干道装上了路灯,污水沟得到彻底整治,卫生管理制度十分有力,村民的觉悟进一步提高,徽派建筑得以继承,既尊重现代人的生活,又把自然环境、人文历史加以保护,和自然环境氛围一脉相承,和谐相处,向世人昭示各个时期瞻淇人的文明成就。三、瞻淇村的文化教育瞻淇村历史上私塾、书院、文会较多,有七、八个之多,其中最有名的是古梅山书院,上学堂和乡约所。瞻淇人注重文化教育,历史上出现了不少名人,据《歙县志》记载有42位。1、汪楫:字作舟,号济川。宋嘉定至淳佑年间人。宋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官承务郎;2、汪杰:汪楫之孙。字元龙,号天成。元英宗辛酉(1321年)进士,授徽州路推官;3、汪庞(1535—1586年):原名一林,字汝茂,号怀南。明嘉靖、万历间人。由邑庠生入太学,授北京东城兵马司正指挥;4、汪道鼎(1596—1676年):字兆新。汪宠之孙。明邑庠生。对族里贫困者“月有助,岁有输”。其义行为族人所称道;5、汪守成(1546—1610年):字子孝,号存初,为镇国将军;6、汪凤来(1572—1638年):字瑞虞,号全初,由太学生授北直永平府山海卫经历;(汪守成长子)7、汪凤鸣,字瑞文,由太学生授陕西布政司理回潼关管税,后升北直保定府大宁都司;(汪守成次子)8、汪凤翀,字瑞明,由太学生任辽东守备;(汪守成五子)9、汪翥,名凤翥,字瑞仪,汪守成第四子。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官辽东副总兵。钦差驻防宁、钱、松、锦等处,统辖觉华岛水师总兵官。崇祯十五年(1642年),帅兵授松山之围,清兵破松山,被执不屈死。清乾隆时赐谥忠愍。侄国伟(汪凤呜之子),字良夫,随翥往援松山,左右效忠。城破,与叔同被执,不屈殉国;10汪凤岐(1575—1645年):字仪周。父守业,太学生,汪镖之子。凤岐由太学生授福建清流县主簿,后升浙江绍兴卫经历;11汪镗(1526—1581年):字汝和,号怀峰,南京兵马副总指挥,后任云南楚雄府通判;12、汪守愚(1555—1605年):汪镗长子,明万历太学生,为云南白盐井堤举司使;13、汪守鲁(1558—1602年):陕西甘州行都司新事,汪镗次子;14、汪守常:汪镗第七子。明吏部省察候选,署理山海关火药局事;15、汪作霖:守常之子。郡庠生,崇祯壬午科(1642年)应顺天乡试举人,任寿州蒙城县教谕,升江西九江府德化知县。16、汪溥勋:字广渊,汪作霖长子,自少驰声艺林,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治帝临轩亲试,拔为举人第一,康熙丁末进士,修玉牒五载;17、汪浩然:字我常,汪作霖次子,清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督中南仓场,洁己奉公。著有《楚游草》、《宛陵游草》,与兄溥勋同称为“兄弟进士”; 18汪勷:原名起鳌,字匡洽,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杭郡副贡生,博洽多闻,下笔千言立就;19、汪泰来:字陛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进士,任潮州府同知;20、汪铎:字汝之,号晴峰,镗之弟,由太学生授山西布政司经历,转任浙江都司经历;21、汪守静:字子安,由太学生授福建泉州府照磨,主管文书之官,后升任四川夹江县主簿;22、汪:字汝哲,号怀阳,应天府经历;23、汪守谊:鑑长子,习易经,由太学生任应天府经历;24、汪守谅:字友仲,邑庠生,入太学,中万历丁酉(1597年)科应天府副榜,鑑之次子;25、汪键:字汝守,号南川,由太学生授广东文昌县县丞;26、汪腾鳌;字钟泽,号茗溪,汪镗之孙,父守冲,镗之第五子,腾鳌为武庠生,授江西金溪县县丞,以御寇功改升南赣都司;27、汪立忠:字希仲,清康、雍间人,由瓯宁丞调台湾,升任武陵,龙里二县县令,又调永宁州牧,政绩昭著,以办运军需积劳致疾,卒于官,部列军功一等;28、汪立名:号西亭,清中叶人,由内阁中书荐升郎中,出守顺宁,再守辰州,摄兵备道事;29、汪燧:字遂有,清中叶徽商,清康熙六十一年饥荒,燧散五百石认赈族人,又捐设义渡一,创祠宇三所;30、汪钹:字方来,汪燧子,清太学生,认父老代治盐策,被兴为浙甲商,钹体父志,务为善;31、汪应溁:字源徵,号念斋,习易经,由廪拔贡授泾县教谕,升授闽泉州府晋江县知县; 32、汪昌:(1717-1788):字寿胥,乾隆乙酉(1765年)科举人,著有《静山堂诗集》,《静山堂文集》;33、汪莱(1768-1813年):字孝婴,号衡斋,汪昌之子,著名数学家,著有《衡斋算学》一至七册,《覆载通几》、《参两算经》各一卷,在中国数学史上,他第一次对组合理论及P进制进行了研究,其《递兼数理》、《参两算经》所言皆前人所未言,曾奉特旨和许沄、徐准召入国史馆修纂《天文志》、《时宪志》书成之后,汪莱被选任石埭县训导,嘉庆十八年,病逝于石埭任上,享年四十六岁,汪莱撰子经史,熟于《许氏说文》,工篆书,能诗善歌,其他著作有:《递兼数理》、《校正九章算术及戴氏订讹》,《十三经注疏正误》、《声谱》、《说文声类》、《今有录》、《乐律逢源》、《衡斋文集》、《衡斋诗集》等;34、汪光恒(1810—1841年):字小衡,汪莱长子,继承父学,专注数学研究,以四年时间,撰著了《小衡箕说》四卷;35、汪光谦(1813—1852年):字吉庵,号叔为;汪莱次子,十九岁入郡庠,二十三岁中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考授成安宫教司,选宁国县教谕;36、汪廷栋(1830—1909年):汪光恒之子,字云莆,号芸浦;自幼渊源家学,专注数学及舆地学研究,同治初,入左宗棠部浙江巡按使刘典幕,而后随左部入陕、甘。以其精于测绘,左宗棠任以直刺,留于甘肃兰州节署。光绪五年,被委署甘肃河州知州(代理),参与黄河及其交流湟水的治理,做了许多泽及百姓的事。光绪二十三年,复受命任陕西全省水利总局提调,亲赴华州、华阴等地,治理水害,新开大小河渠二十八道,疏浚旧河十三道,改河一道,引水入渭,涸出水淹地壹千二百余顷,解除了二华水患。为此,清廷赐“赏顶戴二品花翎”直匾,以表彰其治水之功。清咸丰四年,在江西鄱阳协助夏燮(1800—1875年,史学家,时任鄱阳知县)校汪莱《衡斋算学、遗书》,合刻成书,光绪十一年,校订刻了《衡斋算学》七册合刻本及《衡斋遗书》九卷合刻本。使这些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得以流传至今。汪廷栋曾绘制有《甘肃全省地图》、七十五岁时,测绘并印制了《歙县舆图》,所著《二华开河浚渠图说》,是一份颇有科学价值的水利著作;37、汪廷柱(柱或作桂,1851—1923年),字石臣,光谦之子,清光绪二十九年乡试举人;38、汪国清:清末人,幼贫乏,以商业起家,独立重建汪氏支祠敦睦堂,乐善好施,同里称之;39、汪佩兰,字秀圃,号渔仙,汪莱族兄,清乾隆时生员,工诗善画,博通经、传、子、史,与汪莱相讲习,著有《渔仙文稿》、《延绿堂诗钞》;40、汪永崙:字体崇,号晓峰,清乾隆时布衣,汪莱族弟,善诗,著有《听拾楼诗钞》十四卷,汪莱为席;41、汪与图:字和符,清乾隆时人,官中玉,倜傥多才,富而好礼,著有《双梧就闲吟》;42、汪芬:字桂岩,号蟾客,能诗,工篆刻,印纽题跋尤有致。瞻淇村历史悠久,人文辈出,村组等人,竭力搜集诗词,只得一二。瞻淇始祖汪作霖,在瞻淇进村口处拱形大门上两边有楹联:“玉竹三元夜,银花万树春”;往西走一段建有一幢雄伟的八角楼,上又有一楹联:“高登百尺楼,眼费三重秀”;还有清乾隆嘉靖间著名数学家汪莱,二十岁时(乾隆五十二年),与好友登当时瞻淇村十景之一“秀峰巅”(又名文笔峰)而作的诗两首: 登秀峰 溪头山经石陂陀,随伴追攀上翠娥。 远岫苍茫晴霭合,练江明灭夕阳多。 坐听春鸟鸣幽涧,遥对闲花媚小坡。 一卷蒙庄谈未彻,暮云深处起樵歌。 又五绝一首 孤峰压天半,身外无余山。 野鸟任来去,闲云日往还。 汪莱的族弟汪永崙,乾隆五十年重阳日游秀峰,作《秀峰登高》一首:(汪永崙,字晓峰,载自汪晓峰《听松楼诗钞》登高直上秀峰巅,俯仰秋光尽眼前。远水半江横似练,暮岚一片散成烟。天宽自觉容人醉,帽落何妨任我颠。最爱归来新月好,娟娟松影菊篱边。瞻淇村历来重视教育文化的发展,新建的小学大楼满足了全村近两百名小学生的就读环境,瞻地面积近两千平方米,村民集资建校和村委会之资达十几万元,解放后到今天,共培养出大中专学生近两百名,其中大学生近七十名,为社会的进步和家乡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四、瞻淇村的主要景观古迹瞻淇村内有一条贯通东西的主街,它与村子总朝向相垂直。以和上坑水交叉点纸码店桥为界,桥东称上街,桥西称下街。这条主街原是古徽州府通往杭州的古道,宽约三米,垂直主街有五六条古巷道,整个布局和谐、讲究,是经过严密的统一规划和设计的,至今现最有价值的古民居还有40余幢,这些古民居的屋主对自家的宅院精心营作和美化,尤其是砖、石、木“三雕”工艺,处处体现出巧夺天工的神息与匠心,堪称徽州一绝。主要古民居最具特色的有:1、天心堂:位于上街中部北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是一幢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住宅,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天心堂的永生公曾作过歙县县令,当时的三朝元老歙县人许国和其素有旧交,因而请到了明末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为它题写了“天心堂”匾名,悬挂于大厅上。天心堂以其布局典型和雕刻精美著称。平面为“五间官厅”、“一屋二井”式,宅内梭柱卷杀。斗栱分瓣、鹰嘴、蝉肚雀替等木构件做法正规而古朴。楼上正面天井栏杆为“飞来椅”,靠背作弧形,高约一米,其栏板外侧满布花饰,用靠背柱隔成五间,每间四层,中间两层又用细木条分隔成宽约0.4米的小方格。第一层下雕“壶门”,第二、三层每小格内雕各式花卉图案,第四层雕净瓶荷叶,排列有序。后天井较为窄小,因长期雨水侵蚀地面和临近的柱砖,在1941年翻修中加盖了屋顶。宅内隔墙材料采用木板、柳条、竹片等,不用砖砌,其中梁坊间隔壁用芦苇编织,外糊泥筑成。天心堂正堂中无铺地,只在正中铺有四块350mm×350mm大小的方砖,当地人称为乾坤印。相传古代办喜事,新娘的花轿一定要停在这个乾坤印上,才能下轿拜堂成亲,以保长久的吉利、喜庆。2、九世同堂:宅位老虎巷底,1901年营建,因门罩上有精美的“九世同堂”砖雕而得名,其门罩起翘昂然,采用透雕手法,在厚不到一村的砖胚上,全是镂空的花饰,从近到远分离好几个层次。以连锁的拐子眼、步步锦、万字纹作边饰。中间主要装饰部分则是人物戏文配以亭台楼榭,将民风民俗纳入其中。两边以卷云游蛟龙、狮子戏绣球为咬端首尾。人物姿态逼真,花鸟走兽形象生动,极尽玲珑剔透,精细华琐之能事,是典型的清代砖石雕作风格。其宅汪姓,其曾祖父在苏州开米店发家后,委托管家(远房亲戚)回故里建成此宅。紧挨主宅旁有管家宅,门朝东向,主仆两宅关系明确。全宅沿平行的二条中轴线布置,每个轴线上均有两进院落,随地形逐步升高。最后第三进为连通的二层高厨房,厨房可分可合。全宅通过横向天井间相互贯通,合用一部楼梯上二层,空间联系紧凑,反映了大家庭的生活风格。3、宁远堂:始建于明末清初,原是一座三进的住宅,分前、中、后三个院落。传说宅主祖先曾在朝中做过二品官,故此宅修葺甚为考究。该宅呈前低后高台阶状,各进房屋都建在不同的标高上,这样据说有利于风水之力导入宅中,以求得好的利势。正厅部分柱子硕大,柱础、梁垫等结构件制作精美,且二层檐伸出要大于底层腰檐,营建较为特殊。后院两侧廊设有挡雨板的功能。4、裕德堂:始建于明末清初,该宅前后两部分轴线错开,各有“四瓦落地”的内天井,上下楼层柱子错位布置,朝向北偏西30°,其宅门向正北扭转,形成“歪门”,是因要避免宅面对汪氏支祠-敦和堂,为避免风水上犯忌的“门当户对”所致。门楼雕刻精致,可见许多吉祥图案与花饰,如虎头、如意、回纹、祥云、双凤朝阳等。门扇为镂花木雕,门锁扣环处拦腰樘板上有四块木刻图案,前两组合为“琴棋书画”,第三组为“和合利市”,最后的“古琴伞盖”喻在“风调雨顺”。裕德堂做工精巧,后部厨房在隔壁上设了小巧的灶神台,前厅墙踢脚处有方砖雕,上镌小鹿,室内布置推崇自然,致祥轩内一幅“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对联,反映了主人的人活追求。5、方金荣宅:该宅建于20年代,最初宅主为汪氏90世之汪裕寿,属天心堂一支。属典型的“四水归堂”平面,二层。侧有一附院,内有水井一口,用于厨房,储藏之用,正中一间原为宅主打麻将、用餐、休息场所。此宅木雕甚为精美,正房四个斜撑为“八仙”题材圆雕,二仙一组,各仙神态各异,极具动感,含驱鬼避邪之意。6、京兆第:位于上街,建于清初,京兆第为门罩牌匾上的题名,据说祖先做官到京兆尹的,其内大堂称为“立仁堂“。整座宅分为三路。中路最宽,装饰讲究,东侧一路窄长而无天井,旧时可能作储藏之用,两侧一路单开间加廊带天井,底层作厨房,应为仆人居住部分,二层有门洞显示古代宅西还有住房,宅内隔壁用苇杆抹灰而成,宅内一柱上有火焚痕迹,据说太平天国军败退于此,晚上用火把照明插在柱上不慎焚烧所致。7、资政第:又名“汪莱故居”,位于下街东侧的中巷内,汪莱是清朝著名的数学家、学者。该宅实为其孙汪廷栋所建,汪廷栋是清光绪年间秀才,任过河州知州,官居二品盐运使。因他曾带领百姓治理过湟河,闽浙总督杨昌浚于光绪十二年赠其“泽洽河湟”匾额,廷栋告老还乡后,乘轿遍游歙县,绘出歙县第一张地图。宅内退思堂、默思堂,轿厅及退思堂一侧未建成部分组成,其中退思堂为光绪年间所建,其余部分则为民国时期增建,宅内匾额颇丰,从外到内分别挂有“资政第”、“诰命”、“退思堂”、“花好月圆人长寿”和“退藏于默”等匾额。由于宅主人长期为官,注重封建礼教,该宅与普通民宅有所不同,从八字门屋进第一进官厅,空间高大,但因为来往的为官男儿不可“屈居”妇人之下,所以官厅上都没有供女眷活动的楼层,官厅前两侧耳房开敞,是主人宴请宾客,或有礼仪活动时,艺人、乐队活动的场所,宅侧有避弄,供女眷、仆人之用,内院底层挑檐很大,如有客人进入内院也望不见二楼的家眷,同时楼上的女眷也望不见院内的主人。该宅是村中最大的宅院,瞻地一千余平方米,因来往官吏较多,故在宅门前巷道拓宽,便于坐桥停息和调头。隔巷有汪廷栋为长子建的新宅,旁有独立的一厨房院落,再往西为故居书楼“补过轩”,轩旁有置湖石假山的花园。8、两汪宅:位于老虎巷中部,住宅形式明、清建筑中极为少见,回字形平面,前后进建筑进深基本相同,后进堂屋作三层,前进为二层加阁,故天井显得特别幽深。侧附有三开间二层高的偏屋。9、兰芬堂:宅位于老虎巷口,平面布局为一进二层加偏屋,内部装饰简洁,大厅地面隆起一块,不知何故不将其做平整,厅内有胡林翼题写的“兰芬堂”匾(胡林翼是清代道光进士、湖北巡抚,据汪光佑说,他的远祖曾是胡林翼的老师)。10、汪翥宅:宅祖先汪翥曾任明代的兵马总司,该宅形式古朴,引人注目的是天井中太平池,为明代住宅内的典型做法,可作救火用。汪翥宅原有相同的左右两路建筑,现东侧一路已毁,宅内不用当地常见的雕花斜撑等装饰构件,而在梁头处直接采用方木形式,脊桁的随桁枋粗大。楼面用双层铺地,即底层为木板,上层铺方砖,这种考究的做法能起到一定的消防作用。楼上侧廊壁上有砖制斗拱,各房间均有阁楼且进口不明,可能原为藏宝藏身之用,现宅内有存古匾两通,一为“式好堂”,另一为“思诏一纶音自命不 俊”。11、承荫堂:位于村北池塘边,主轴线为南偏东15度,建于清末太平天国年间,其木构梁柱甚为简洁,门窗及斜撑等部件装饰精美,据说清末徽州人造房费用一半用于盖房,一半用于装修,故而承荫堂和同时期的徽州居民一样具有大量的砖雕、木雕。其最有特点处是平面呈簸箕形,口小肚大,意为“财不外流”,二厅二天井,前厅轴线为南北向,后厅为东西向,这种在住宅中垂直转换轴线的布置方式,并不多见。12、汪天沐宅: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平面布局紧凑,无天井,全宅分上下二层,入口处的漏窗巧妙地解决了大厅内的采光。13、高屋:又称老高屋,为汪菜长子汪光恒所建,现建布门屋部分保存较为完好,门屋上的砖雕、木作等应为旧时原物,前进较大,后前略小,二处均有天井。14、存厚堂:为汪菜次子汪光谦后裔所建,宅规模较大,前后共有三进,另在东侧一路附有书房、花园及厨房,花园内的花窗、景门在村已极少见到,有堂匾 厚惟”。15、居然旧宅:位于下街旁,宅主原属敦睦堂后裔,祖上经营茶叶生意而致富,故全宅雕饰精美,宅内两侧廊较短,当地称“三间二角厢”或“三间品字”,宅后厨房曾失火被烧。16、天也堂:位于宁远堂西侧,保存较好,属四友堂后裔所建。17、 我堂:位于宅屋坝边,汪光恒隔壁,一院一天井,上下对堂,窗户雕有经商市贾之门,讲究财源入户,利市富足,还有铜钱彩带、元宝匣盒等象征,商市题材互配共存,花草盆景齐全,住宅保存良好,大梁头斜撑二个,各雕雄师二只,大门雕有 字图。18、存省轩:建于清宣统,祖辈经商,建筑、雕刻特色各异,堂屋内下层雕有方孔的荷叶卷带,喻为“和合利市”。还刻有琵琶、伞盖,故有“处者以学,行者以商”的乐意,两边和窗衣雕有明暗八仙,大厅“存省轩”匾额题字者詹淦,为洪琴书法家。19、安吉堂:建于1878年,89世祖汪延桂,字甫仁,在上海开设“汪裕泰”茶庄,其屋结构一屋二院一天井,罩门木雕研究,棂格花纹,精巧玲珑,厅堂内上下住房,均雕篆有方孔钱币,荷叶卷带,喻为“和合利市”,还刻上琵琶、伞盖,取意“处者以学,行者以商”,“风调雨顺,琴棋书画”又有诗礼之风,可见又是“书香门第,渔耕樵读”的善良人家,“安吉堂”匾额为吴守锡题。20、纸码店桥:在大街正中,有青石板建成拱桥一座,其水起源于上坑,水流长年不断,因是汪国清开设了纸码店(烧香拜佛还有素纸码出售,该币淡黄色)故而得名。21、敦和堂:是瞻淇八大支祠的一座祠堂,有五昌门楼“白象图”的精美砖木雕。22、敦睦堂:是瞻淇八大支祠里的一座,建筑宏伟,木柱全由白果村建成。(敦和堂、敦睦堂是瞻淇现仅存的两座支祠,前面已详细作了介绍)瞻淇村历史上曾有过十景八秀,现存的有犀中望日(指村后山为犀牛形),金盆捞月(指村西南山形为半月形),文笔峰桥(又名登瀛桥),青梅竹马(村对面的青梅山,形状似马回头吃草,故得此名),秀峰翠巅(山在对南,面对村落,是瞻淇周围最高峰之一)五大景。文笔峰桥边(杭徽公路旁)有一参天古樟,三人才能合抱过来,大板桥头还有一古樟,是大自然的造化,树杆有一圆洞,树枝稀少,更有古典风味。瞻淇村是个自发的,诗意般的村落,以河流、山脉、水口为边沿,以义德庙为自然村端头,自西向东延伸出一条约一公里长的主街,再以主街为中心轴向两边密布开许多条巷弄和众多人家,纵横交错,分布均匀。它的街巷系统很完整,有中心轴,有方向感,有节点,有边沿限定,经过了精心科学规划,整个古村落在粉墙黛瓦间行走,淳朴的乡土气息浓郁,品位极高,让游客难以忘怀,回味无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