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0356|回复: 2

汪曾祺故居

[复制链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9-1-20 15:5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只是原来大院后门的一处存放杂物的偏房,不足60平方。著名文学评论家季红真女士于2005年8月秋后,细雨迷濛中来到高邮,专程去看了汪家旧宅,在她的发表在《人民文学》2006年第三期的《高邮记》中写道:狭小的客厅挂了汪先生的几幅花卉,镶嵌在玻璃的镜框中。后院搭了个小厨房,近似于北京的大杂院。

          王安忆夫妇受邀走进汪曾祺故居小屋,面对汪曾祺的遗照作了个揖,又到小后院看了看,后在堂屋沙发上小坐闲话,用自带相机与汪海珊、金家渝及汪丽纹合了影。临走前,王安忆在来访者题签簿上题写:感谢汪老的家人保存和看护了汪老从小生活的家,让我们能够接近汪老的精神。

         自“汪曾祺故居”悄悄被挂牌后,金家渝夫妇和汪海珊先生接待过一批又一批造访者。

         戴伊为美国学者,曾在复旦大学攻读中国文学硕士学位,于2001年初偕同日本籍夫人来邮参观汪曾祺故居,较早建议将汪曾祺故居上网宣传。

        作家顾村言,2002年在汪老逝世五周年的一个5月中旬专程来邮,细雨中寻找印象中的科甲巷,找了几圈也没找着,就在失望离去时,一眼看到竺家巷巷牌,如获至宝的欣喜。受到金家渝先生的热情接待,他在后来的文章中提出“若把文学馆建在竺家巷内,再适当恢复一些汪老童年的旧居(哪怕只是十分之一)与附近的酒坊、老虎灶、大淖巷等旧观联成一体,一定会让汪迷们喜不自胜的。可惜这只能是个想法而已。”

         2002年7 月31日,美国加州的法学博士钟晋奎从西安飞南京,即转车到高邮,拜访汪曾祺故居。他告诉金家渝先生说,他在西安有两个好友,一是贾平凹一是张艺谋,因为贾平凹的推介使他喜欢上汪曾祺,他曾向张艺谋建议拍拍汪老的作品,被张艺谋婉谢,说是因为不熟悉水乡,怕拍不出汪曾祺那充满水气作品。钟先生还说他床前放着两位作者的书,就是沈从文和汪曾祺师生俩的。

         2003年8 月27日,中国文学馆副馆长,著名学者吴福辉,与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徐明德,带着3位研究生来看汪老故居。吴先生说:高邮文化底韵深,历史上文化名人也多,政府要投入,汪老故居要保持原有明清民居风格,放着有形资产不用,没有将汪曾祺这块金字招牌擦亮,太可惜了。留言“邂逅高邮曾受戒,大淖故里观晚花。 ——敬仰汪曾祺老的一群后辈。”

         2004年8月底从上海来的海归派学者郭文翊、许平和高邮籍的孙蓓一同拜望汪老故居。

        2005年7月5日,湛江师院学报常务副主编熊家良博士携在上海交大任英语讲师的妻子梁琼女士暑假期间专程来邮,说因为汪曾祺的作品,他们把汪曾祺的故乡高邮当作心中的圣地。

        2005年9月19日,自称为汪曾祺浙江温州弟子的温州晚报总编、浙江省作协副主席刘文起写下了:拜访汪曾祺故居,是我多年夙愿,今天来了,一表崇敬之情。

        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卢美雷教授于2006年9月5日看过汪曾祺故居后,愉快写道:决定到高邮是一时之间的行动,来了,真的太好。

        安徽省作家苏北称自己为汪先生追随者,2006年10月2日与曾在高邮工作过的《中华文学选刊》主编、青年文学评论家王干同谒汪先生故居,了却多年心愿,感慨系之:老爷子是我们的精神的小屋,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此外有还有《中国妇女》杂志社汪凌、《电脑报》新闻中心胡喆等报刊媒体记者和编辑,更多的是迷恋汪曾祺作品的热心读者,留下了签名。供职于天津一发电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刘广平是河北省张家口人,家离汪曾祺“下放劳动”的沙岭子不远,所以迷恋汪老的文章,2005年国庆期间伙同朋友,带领家人驱车南下游览,第一站定在高邮,询问了多人,才找到了汪曾祺故居。

        当然也有不少终于找到汪曾祺故居来的朝访者,或因故居内家人不在,或因这些朝访者不想冒昧打扰故居内的居家住户,只在门口站站看看,或拍个留影就走了。

        金家渝先生是退休医师,通晓文墨,亲自执笔写了一篇题为《肇敬敏来访记》的文章:毕业于西安交大就职于石家庄水泵厂的高工肇敬敏,喜读汪老作品,2005年6月22日到扬州参加机械行业年会,途经高邮专程下车造访汪曾祺故乡,在文游台内参观过汪曾祺文学馆后,悉知还有个汪曾祺故居,她一定也要找到看一下。

        2002年高邮市政府出资,在文游台(又名泰山庙)内,东南角的仰止园座北朝南建了一座“汪曾祺文学馆”,当年12月20日瑞雪纷飞中,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汪曾祺文学馆建在泰山庙,真应了贾平凹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汪曾祺是个该建庙立碑的人物。

        在城区东北隅,文游台原为东岳行宫的一部分,因北宋元丰七年,苏东坡路经高邮,与本地先哲孙觉、秦少游、王定国等四贤雅集于此,饮酒赋诗,留下佳话,引来文人学士访贤拜古。文游台遂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曾祺文学馆建成后,市政府又在汪曾祺文学馆对面座南朝北建了一座秦少游纪念馆。两馆相对,加之座东朝西的高邮名人馆,形成了一个偌大的四合院。均为青砖小瓦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也算与文游台建筑风格浑然一体,能够和谐融洽的。高邮文界有句话,叫“古有秦少游,今有汪曾祺”,两人都是享誉文化历史的不朽人物。

       “风流不见秦淮海,寂寞人间五百年”。汪曾祺与秦少游年龄相差九百多岁,现在一个院内对门相向,比邻而居,人静或夜深时分在院内的荫森的树木下,两个志趣相投的文曲星那不朽的灵魂是否相坐品茗,侃侃而谈诗词歌赋、戏曲书画,品品烟酒人生呢?再有名人馆内那些高邮本籍或曾在过高邮的名人们也能参与其中的话,虽朝代不一,志趣不同,各有褒贬,但聚在一块开展起批评和自我批评来,肯定热闹非常,仰止园内是不会寂寞的。

        正如生于1934年,现年75岁的金家渝先生所说,凡到高邮来的客人,只要能用心找到汪曾祺故居来看看,说明他是个真心喜爱我们家大哥汪曾祺的读者,请他进来坐坐谈谈,清茶一杯,随和相待,像走进汪曾祺的作品一样亲切宽松,对来访者一概不怠慢。

        现在的汪氏故居实在太小,前来访问寻踪的海内外作家、学者以及汪迷们意见不小,都希望故居扩大点,吸引更多人关注,现在的竺家巷有几处汪氏老宅,面貌变化不大,人民路上临街的保全堂等店铺铺门面仍在,还有为数不多老式样的平房,是原汁原味的汪家祖产遗存,但产权已是他属。

  国际知名美籍作家聂华苓女士早先曾提出,由她出资在高邮湖边建个以汪曾祺名字命名的写作中心,被汪曾祺拒绝了。汪曾祺对家人说:用人家的钱,我心里不安,何况我们家在高邮有不少房子的。

        20世纪60 年代初年,自在人民路上的第十六联合诊所做眼科医生的汪曾祺父亲汪淡如先生病逝后,留住在老家偏屋的是汪曾祺第二任继母任氏,其时任氏所生汪曾祺大妹汪晓纹出嫁赵氏后病故,三妹汪锦纹被赵氏续弦补嫁出门,二妹汪丽纹亦与金家渝成婚,同居的是汪曾祺小妹汪陵纹和大陵纹两岁的一个哥哥,母子女3人的生活已是一贫如洗,加之住处接连几次“奉命搬家”,先是陵纹的哥哥饥饿而死,才16岁汪陵纹只得远走他乡,18岁在安徽省嫁人成家,孤苦伶仃的任氏娘欲投大运河自尽未遂后,便随女儿汪丽纹和女婿金家渝全家一起下放到农村卸甲卫生院生活十余年。直到1979年,身为汪曾祺妹夫的金家渝和弟弟汪海珊一起,向有关单位要回现挂牌为“汪曾祺故居”的任氏娘居住过的偏房后,才有了这失而复得的安身之处。



                                                                                           (载《翠苑》2009年第一期  作者  夏涛)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19

回帖

43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8
发表于 2009-12-11 2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作为他的远方本家
兼校友
兼他母校的贴吧吧主



我每周都去那个故居看望


曾祺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



我QQ470481890
凤兮凤兮思高举 ,时乱世危久沉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19

回帖

4318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18
发表于 2009-12-11 22: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作为他的远方本家
兼校友
兼他母校的贴吧吧主



我每周都去那个故居看望


曾祺是我最敬重的人之一!



我QQ470481890
凤兮凤兮思高举 ,时乱世危久沉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