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936|回复: 0

汪同三---- 正确估计形势 坚定必胜信心

[复制链接]

972

主题

2725

回帖

5万

积分

管理员

http://www.hskaj.com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3962
发表于 2009-1-7 16: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确估计形势 坚定必胜信心
在着力保增长中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汪同三
2009年01月07日07: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又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着力保增长中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正确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估计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但也应当看到,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运行态势的同时,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内需外需不平衡,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通货膨胀演变的趋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提出防止经济过热、防止明显通货膨胀的调控任务,并取得了很好成效。然而与此同时,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演变为全面金融危机,并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急转直下,对我国经济运行产生了明显冲击和严重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直接影响。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持有一定数量的美国次级房贷债权以及美国一些已经破产或陷入严重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债权,因而遭受直接损失。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基本健康,同时握有充足的外汇储备,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行业的直接影响并不十分严重。第二,外需减弱的扩散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增速大幅下降,月度出口同比出现负增长。随着势态的演变,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正在从沿海地区向内地、从中小企业向大型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和出口导向型企业向其他企业扩散,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使我国出口增速、工业生产增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出现明显下滑。第三,国际市场重要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对国内生产的冲击和影响。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与扩散的过程中,国际市场上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出现剧烈的过山车式波动。目前石油、铁矿石、粮食等商品的价格与2008年上半年的高位水平相比,跌幅均超过60%以上。这种价格震荡严重冲击了我国生产企业特别是钢铁、化工等上游龙头企业。由于高价购进的原材料需要消化,而自己的产品价格明显下跌,生产成本相对大幅上升,产品销路明显萎缩,不少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同时,由于价格急剧波动,市场预期不明,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企业经营困难和观望等待形成连锁反应,造成了目前经济增速下滑的趋势。

  金融危机以及外需减弱对我国的影响,除了表现为生产企业经营困难加重和日益明显的产能过剩问题,还逐步在其他方面显露出来。一是一些企业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失去工作,全社会就业形势趋于严峻。二是资本市场遭到波及,股市急剧波动,房地产成交量明显萎缩,房地产投资下降,金融风险隐患增大。三是财政收入增幅大幅下降,财政减收增支因素骤然增多,财政支出压力加大。总的来看,我们必须准备面对可能更加严峻、更为复杂的局面。这是因为:一方面,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各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进一步加深,后果还会进一步显现,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到2009年世界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和突发性风险是前所未有的;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诸多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影响与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调整效应叠加在一起,使局面更为复杂严峻,大大增加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战胜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其严重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仍然具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首先,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其次,目前我国财政金融形势总体稳健,财政赤字规模较小,国债规模还有增发余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较大。国民储蓄率较高,外汇储备较多,资金供给比较充裕,金融体系基本健康,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第三,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和回旋余地比较大。第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我们的体制环境越来越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我国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逐步提高,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不断上升。可以说,尽管遇到了严重困难,但相对来讲,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好的经济体之一。

  我们战胜困难还有一个关键性的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有效性在不断增强。在3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较为困难的经济增速下滑,可以总结出十分有益的经验。第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5%,宏观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市场疲软”、“三角债”,采取的对策主要是银行增加发放贷款,国家增加建设投资。由于对投资方向和投资结构没有足够考虑,一两年后出现了经济过热和高通胀问题。之后通过深化改革、实施和加强宏观调控,在1996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增长遇到严重困难,采取的对策是实施投资导向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国家长期建设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为了防止重复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距离最终消费链条较长,消费需求启动滞后,宏观经济恢复加速增长用了3年多的时间。目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出现了第三次经济增速下滑,我们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见事早、判断准、行动快,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赢得了时间、争取了主动。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不仅注重了必要的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而且覆盖直接拉动居民消费、民生工程建设、农村事业发展以及自主创新和生态建设等方面。这些做法,不仅能保证扩大内需资金使用的有效性,而且能较快产生预期效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这一基本判断,是建立在科学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基础之上的,十分正确,也非常重要。只要我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完全有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保增长与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结合起来

  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发展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立足扩大内需,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实效性,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化挑战为机遇、实现明年经济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关键。

  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着力点,把扭转经济增速下滑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通过扩大国内需求扭转经济增速下滑,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这项工作有三个着力点:一是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关键在于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需要努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高度关注和切实帮助中低收入家庭增加收入,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时,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大力培育消费热点,拓展消费空间,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完善相关消费政策,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应特别重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二是采取财政、信贷以及行政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特别应帮助那些产品有市场潜力、未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帮助那些吸纳就业较多的企业和中小企业。三是发挥国家集中财力的优势,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新农村建设、生态建设以及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切实优化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同时,加强对投资的监管,提高投资效率。

  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2009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一是较大幅度地扩大政府投资,增加政府公共支出。二是实行结构性减税,适当减轻居民税负和企业负担,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企业活力。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基础,需要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规模,适当扩大财政赤字,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应鼓励商业银行根据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积极向企业和建设项目提供必要的信贷;促进货币供应总量合理增长;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改善和引导市场预期。同时,注意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系统稳定。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重大课题。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大幅度减少,以及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的叠加,对我们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形成了倒逼机制和巨大压力。我们应将压力转变为动力,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发展新优势。同时,通过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加强社会建设,加快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理论版其他文章:

沉着应对 有所作为(思想纵横)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与增加农民收入

抓好党风促和谐(干部说干事)

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再立新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总结成功经验 创造新的辉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QQ:390166960   电话:0559-2354788  2354798 2354088(FA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