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6-20 2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汪藻(1079———1154),宋代名臣、文学家。字彦章。今德兴市海口镇小浮溪人。《宋史》有传,《辞源》、《辞海》和《中国人名大辞典》列专条介绍。
汪藻故里德兴小浮溪村,位于大茅山麓。浮溪系乐安河一小支流,源自茅山,蜿蜒数十里入乐安河,直通鄱湖。村以溪名,溪以人显。宋微宗一度很器重汪藻,曾钦命藻故里之浮溪改名龙溪。清道光三年(1823年)版《德兴县志》称“龙溪,在七都,宋学士汪藻迈迹之所,初名浮溪,徽宗赐龙溪”。民国八年(1919)年版县志载,汪藻“封德兴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汪藻“起家寒甚”(《辞免节度使表》)。是故乡山水文化的滋润,使其成为一代名臣和文学大师。晚年所作《为德兴汪氏种德堂记》,介绍了汪氏一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谈到自己的成长道路时,汪藻特别感激勤劳贤能、知书达礼的母亲。《夫人陈氏行状》深情回忆道:“奉仪君(注:指藻之父汪谷)与藻,仕皆小官,禄不足食。夫人为簿其所入,铢量算计,不以毫发费,虽迨老不衰减。或止之,曰:不尔,无以养仁者之廉,且吾乐之,不为病也。”在谈及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时,汪藻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既藻之仕,意且讳贫矣。夫人每以奉议君所以励己者戒之,故藻亦所至自饬,不汲汲于苟进,系夫人之训则然。”这段话意思是说,汪藻初为官时,也怕人说自己出身寒乡穷家。但他的母亲却不以为然,教育他要以父亲为榜样,立志干大事,做好官、清官。良好的乡风、家风加之一位堪称典范的母亲,为汪藻创造了最佳的“成长环境”。如果说,他的才华是聪慧加勤奋之所得,而“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这种清廉的品质则是自幼培养的。汪藻没有忘记哺育他成长的故乡和亲人,勿论是在故里德兴还是远在千里之外的异乡,也不管是位居庙堂之高,还是沦为流放的罪臣,莫不如此。汪藻经常说自己出身“寒乡”、“寒舍”,除表谦卑之外,多少还有一种骄傲之情:为“寒乡”的灿烂文化骄傲,为家族人才辈出骄傲。这种爱乡爱家之情可以从他所撰写的不少与故乡有关的诗文读出。如散文《谯楼记》、《为德兴汪氏种德堂记》、《翠微堂记》、《吴园先生春秋指南图》、《朝散大夫直龙图阁张公行状》以及诗词《春日》、《食十月蕈》等。《谯楼记》等散文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德兴的历史文化?是认识德兴的一面镜子。《春日》描写故园的山川秀色,和同时著名诗人徐俯的《新营市》(又名《春游湖》)、《玉京峰》,加上大文豪苏东坡及苏辙、黄庭坚、佛印等人题咏聚远楼的诗歌,构成了推介德兴山水文化的系列风光名片。古风《食十月蕈》对故乡特产香菇有一段精彩的描写:“佳蕈出何处?南山白云根。畦丁入云采,遍地脱叶翻。戟戟寸玉嫩,垒垒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伊昔贵公子,鲜肥厌羔豚。争啖肉菌美,共品天花尊。居然此珍产,以远莫见论。坐令五鼎味,但饱三家村”。香菇至今仍是德兴的名特产,远销海内外。想不到汪藻远在八百年前,就为家乡特产做了一个十分到位的广告宣传。诗人还饶有兴味地讲述了自己在家乡大嚼香菇的趣事:“伊余少所嗜,头白归故园。日获甘脆享,人言老饕存。”“脯固已陋,竹枯何足言。从今大嚼处,不复思屠门。”让诗人“不复思屠门”的除美味山珍,言外之音是不是还有故乡的人、故乡的情呢?正是这绵绵不绝的亲情、乡情,让彦章的心始终和故乡贴在一起。乡党来访,他喜不自禁:“怪底青灯缀玉虫,忽传车马到溪东。鸟声应为故人好,梨雪欲将春事空”(《喜汪发之见访并简婺源江明府》)。家叔来看望他,汪藻第一句话就是:“试问东南米贵贱,欲随春浪过潇湘”(《和家叔春日》)没有半点的客套和虚情,诗人始终牵挂的是家乡人的生计。同乡好友秩满返乡,他不忘嘱咐:“城中欲见渔樵客,须问浮溪老圃家。”相信每一个家乡人,读到此处都要唏嘘不止!汪藻曾不止一次地表示退休后“盍求其余,结茅翠微之侧,以休吾老乎。”遗憾的是,他的这一看似最简单的愿望并没有实现。1154年,一代名臣、卓有成就的文学家、诗人汪藻逝世于湖南永州流放地。
不能在深爱的故乡安度晚年,这大约是汪藻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憾事。然而,故乡人民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女儿。2004年,汪藻当选德兴十大历史文化名人。这是家乡人民对他的最好纪念。(邓邦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