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12125|回复: 13

魂牵梦绕是徽州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8-9-2 08: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酥手根据有关资料整理)“飞鸟恋旧林,游子思故乡”。我是徽州人,我叫汪家驹,现居上海,是汪氏九十四代传人。可我并不出生在徽州,徽州只是我的祖居地,都说天下汪姓出徽州,我的祖先离开徽州已有450多年了,早在明朝崇祯年间,就迁至上海市蟠龙江畔的诸翟镇,现已传承了十七代,家族繁衍至数百人。
据我们家藏的《龙江汪氏之谱》记载:我们祖居地是今天的休宁县溪口镇石田村。尽管我们龙江汪氏身居沪上,可对徽州的牵挂与思念从未断绝过,古时每年清明节和汪公大帝的生日,都要前往徽州祭祖。清乾隆年间,龙江汪氏曾回石田故里建起旌表双节坊。只是清代到后期,由于战乱,我们与祖居地的联系才渐少,后来更是音信杳无,可徽州在我们龙江汪氏的心中依然重千斤。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春风的吹拂,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寻根的愿望日益迫切,与日俱增。曾多次致函休宁县民政部门,想了解今天石田村的情况,该县有关部门及时进行了回复,这让我们倍感温暖。可由于年代久远,很多问题已无法澄清。为此,我们一家兄弟姐妹众人要进行一次寻根之旅。九石年代初,我的国内贸易部任职的秀平妹,利用在黄山开会的间歇,去石田村走马观花了一趟。回来之后一说,我们心里更是痒痒的,更坚定了我们的寻根之旅,为了全面了解汪氏历史,我还特意去上海图书馆查找了不少资料。
我永远忘不了2000年的那次金秋之行。
那是那年9月23日,我们龙江汪氏一行11人开始了首次徽州之行,车过昱岭关,甫一驶入徽州大地,我们就被眼前山峦叠嶂、遍地流金、水波潋滟的风光所沉醉,那粉墙黛瓦的老宅,栉比而立。时值初秋,稻黄果红,层林尽染,枫叶如火。我们先后游览了庄重古朴的棠樾牌坊群,那酒旗招幌,素有“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美誉的屯溪老街、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四大道教圣地之一的齐云山。徽州大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让我们如痴如醉。生活在徽州就像居住在仙境中啊!
近乡情更怯。最激动的时刻到了,那是9月23日下午,我们终于回到了日思夜梦的故乡——石田村。故乡美啊,“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清亮的率水河似玉带起舞,在阳光下碧波闪闪。我们一行直抵石田中学。校园内,丛菊吐蕊,丹桂飘香,柏枝滴翠。这里曾是石田汪家花园,又名余园。尽管岁月的更迭,余园的繁盛景象已不在,可就残存下来的古建筑散发出醉人的芳香。那古朴的藏书楼,雕梁画栋的花廊,玲珑精致的绣楼,清幽典雅的古月台,枝干虬劲的古桂花树。这里的一切,虽然有些陌生,却那般亲切,这里见证了石田村的风雨沧桑。石田村现在是一个人口逾千的大村落。
后来我们又来到村长汪锡熊家,虽说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可从屋中的布置来看,就出手不凡。正堂挂着的一幅庆祝香港澳门回归的画及对联,就出自村长父亲之手,让人感到这是一个书香门第。以前,我只是听说徽州是书乡,这次寻访就眼见为实。那天,村长父亲汪恒运老人不在家,我留了一封信给他,没想到他从外地一回来,就及时回信于我,这样我们就彼此联系上了。他也热心于徽州文化,几年下来,我们已经是莫逆之交了。每年五一时节,我都会收到他寄来故乡茶叶,那清醇浓酽的茶香弥漫开来,让我仿佛身置徽州。
在屯溪,我们还特意拜访了原市博物馆馆长汪翔及原屯溪博物馆馆长汪裕瑛,向他们请教了徽州汪氏的许多问题。
我们虽然是初次相见,却一见如故,是徽州的血脉让我们相通,让我们心贴得更紧。这让我明白了:胡适先生在他的《口述自传》一文中,为什么要把“我是徽州人”置于文首,那是浓浓的徽州情结。
回乡的那些日子,我们一直沉浸在喜悦与亢奋之中。
光阴易逝,时光易老。一晃时隔八个春秋了,这期间,我结交了众多的徽州朋友,特别是汪恒运、汪红兴等人鸿雁传书,已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现在我已是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了,已退休多年,可仍被上海市农委返聘,编一份经济杂志。我们一家兄弟姐妹也秉承徽州人的徽骆驼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大多事业有成。我们龙江汪氏有数百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有机会,我们都愿意为故乡尽一份力。
现在,每每夜深人静,我伏案写作,泡上一杯屯溪绿茶,黄山白岳、故乡石田就会漂浮在我的脑海中。
徽州,是我们申城游子心中永远的家。
红酥手根据汪家驹的事迹及书信整理)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0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旌城迁桐城南河坂谱载:
81世,元班,明公四子,幼名圆德。
82世,世儒公,字秀公,天启五年乙丑五月十六日生,迁松江府清浦珠地镇(诸翟),康熙三十年辛未九月二十日午时卒,享寿六十有七。
此支是否迁蟠龙(盘龙江)始祖,请宗亲查证。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214

回帖

3万

积分

超级版主

建公支下绩北坦头“世承堂”汪氏

Rank: 8Rank: 8

积分
32646
发表于 2008-9-2 11: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被汪家驹老先生不凡的寻根之旅和浓浓的徽州情结所感动。
祝他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9-2 11: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丹山碧水于2008-09-02 11:27发表的  :
我被汪家驹老先生不凡的寻根之旅和浓浓的徽州情结所感动。
祝他健康长寿!

同感
共祝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2: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上海龙江汪氏,我谱载有:
44世,铁佛公。
69世,仁贤公。
78世,兴公。
79世,宽隆公,兴公次子,字洪区,享寿八十有六,配吴公女,卒合葬源口后山。
80世,明公,字文明,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生,居源口,崇祯八年乙亥三月初五日卒,享寿八十有三,葬上庄考坑口,配胡公女,嘉靖三十一年壬子生,天启五年乙丑六月十六日卒,享寿七十有四,葬源口后山。
81世,元班公,明公四子,幼名圆德,万历二十二年甲午生,崇祯四年辛未十一月十七日卒,葬源口下山。  
82世,世儒公,字秀公,天启五年乙丑五月十六日生,迁松江府清浦珠地镇(现地名诸翟),康熙三十年辛未九月二十日午时卒,享寿六十有七。
83世,顺世公,字胜武。

此支可能是上海农委汪家驹祖上,是否迁上海蟠龙(盘龙)江,请宗亲查证。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489

回帖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9-2 15: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海会馆应该好好联络上海本家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991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911
发表于 2008-9-2 16:3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眠九子,你好!现在上海还有汪氏族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9: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中叶汪文明举族自休宁迁居松江府紫隄村(今诸翟).

经与部分谱系比对,确定汪家驹先生祖上是仁贤公,与我族共祖。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19: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紫隄村志》的记载对象是紫隄村(即闵行区诸翟镇治所在地)之全貌。紫隄村在“苏郡东南隅(距城180里)、松郡之北(距城60里),嘉定西南隅、上海西隅、青浦东北隅(距城各50里)。东西可一里、南北约半里,负吴淞、踞龙江,连属两郡三邑之交,诚奥区也。“(《紫隄村志·方里》)明洪武四年(1371年)在此设税课蟠龙所,清嘉隆三十年置诸翟巡检司,足见诸翟经济、政治、军事地位之重要。”紫隄一里,绿树四周,村小而适当,两郡三邑之交,俗驯则迥异,一传众咻之。所孤忠殉国备列明季诸书,奇孝格天特入江南通志。“(《紫隄村志·叙录》)其志所再现的是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让人往返流连,深厚的文化沉淀使人回味不已。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2387

回帖

5万

积分

天使

积分
51416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8-9-2 20: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汪存夜,字永安,自号叟否。世居休宁,父起迁诸翟镇,存夜入华亭籍,补诸生。喜引先哲格言以教后进,世推为有道者。
天生我才必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