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根云岚山
是盛夏之一日,有某部政委汪某乘来黄山开会闭会之机,赴歙寻根,寻祭其远祖汪华之墓。自云,虽为六安人,却是汪王七子爽公之后,徽州为其祖籍。木有本,水有源,人有祖,祖不可忘也。鉴于其寻根祭祖之诚,歙县政府办、地志办、文物局均派员陪其寻祭,吾忝列其中,遂驱车同往。
阳光慷慨倾泻灿烂,一路热浪滚滚,好在车内空调适体,未受酷暑之侵。车出城北,过黄荆渡桥,沿扬之河边朝江村方向而去。穿铁路桥下,行进水泥道上,两边庄稼葱翠,不见旱象。吾早已知汪华墓在云岚山,但不知山在何处,似从《橙阳散志》得印象在江村之北。谁知未到江村,文物局鲍君突呼停车,云车已过头。即倒退至一岔路口,车停人出,路边山即云岚也。
顺机耕道上山,山并不高,海拔不足百米。山无大树,唯丛林而已。道弯曲不平,皆细沙石。忽见道下有塘两口,递阶而列,每口数亩见方,塘内水不深,不长莲菱。塘涯后即为汪王墓祠遗址。但见坐北朝南,正对歙县古城,北有倚坡,左右两牵,形如一巨椅也。确是好方位。唐永徽三年(652),汪王诸子扶柩以归,葬英魂于此,可谓得其所也。后人为其建寝庙,立祀祠,亦可谓竭尽尊崇也。然人虽有意,岁月无情,千百年后之今天,满目苍凉。墓掩荒草丛中,不见原碑,仅合肥几位汪氏裔孙立一陋小之碑才稍示原墓之在。而两旁为他人占之,倒垒起巨大坟茔。墓前为大片白杨林,枝叶杂陈,林间草莽纠缠,裹人脚步。庙祠皆荡然无存,唯旧基可寻遗迹。旁有一今砌小屋,内尚存清光绪二十年所立之碑,光线昏暗,字不可辨。据云,解放初期,旧房尚存,曾安排县养老院孤寡老人。后来似作过屠宰场,现为一私人养鸡场,然已非旧屋。吾等至时,只见群鸡乱窜,屎迹遍布,不堪入目。真是令人嗟叹!
嗟叹之余,政委汪某率家人仍焚香燃纸,点烛放炮,顶礼膜拜,并告曰:此为远祖安息之地,永不可忘!挚诚如此,令人感沛。吾等数人虽非汪氏子孙,亦对当年汪华保境安民之举极为崇敬,遂也持香叩首,作揖拜之。
从《越国汪公祠墓志•墓图纪略》可知墓祠当年之壮观架构:云岚山,一名云郎山,后倚飞布,俯瞰布射,黄峰六六耸其西北,扬水百里绕其东南,金竺、天马、黄罗、石耳、紫阳、问政诸峰,无不环拱峙列于兹山之阳。谷口两峰迴抱,中建越国汪公神道石坊,由神道入三百步为寝庙,门表“忠烈”,为明歙令彭好古题。入门,左为斋宫,右为整衣所,各三楹。中则阶三级,明左司马汪道昆题额“烈祖神宫”。过此,左为僧房,右为斋宿所,俱崇楼耸峙。再入为寝庙,亦彭公所题,堂五楹,宽六寻(一寻等于八尺)有奇,长五寻。中入又为石坊,表曰:唐越国汪公墓。阶一级,为拜台,峙立华表。晋阶为祭台,拱立四石人,两兵披铠甲,两人穿朝服秉圭,其一秉圭者骈指,号六指将军,或曰即汪天珤。寝庙四周围以石垣,计八十寻有奇,高五尺,长六寻,其中巍然而拱者即汪华墓茔。墓祠在寝庙之右,前有三开间门坊,坊额“汪王墓祠”。入门为朝堂,宽五寻,长半之,两旁东西房为储祭器处,堂与两庑各三楹,长三寻,宽一寻半,陈列汪氏诸族从祀主。再入为庭,阶三级,为殿,五楹,宽五寻,长相应,中奉汪华神像,左右奉其四弟神位,两楹则以汪华九子配祀。墓祠与寝庙,旁通以门。
汪华作为隋末纷乱之际,不忍斯民涂炭,揭竿保境安民的王者,身故后有如此宏伟墓祠,以安英灵,当之无愧。然而,它们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在某种政治气候下,不仅得不到保护,反而遭至无情的毁坏与亵渎,则令人十分遗憾。其实,它们是历史的产物,闪烁着文化的光彩,除了自然岁月的风化外,不应遭受人为的摧残。如今,早已拨乱反正,历史文化应作为永久的文明予以保护和传承,那些遭受劫难者,当尽量予以恢复与重修。通过招商引资,通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努力,恢复和开发汪华墓祠,其旅游前景当肯定看好。(张恺)
此文摘自故园徽州网中“过眼云烟”所发表的文章。感谢张凯的记述,对汪王墓的情况记录完整,有很高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