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4502|回复: 1

汪鋐替皇帝求子嗣

[复制链接]

134

主题

593

回帖

7476

积分

新手上路

让友谊和亲情架起沟通的桥梁

积分
7476
QQ
发表于 2008-5-23 00: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汪鋐(1466--1536)字宣之,号城斋,婺源大畈人。弘治十五年(1502)中进士。初授主事之职,历任广东提刑按察司佥事、广东提刑按察使、浙江布政使、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嘉靖十年荣加太子太保,七月改任太子太保、吏部尚书。修建在婺源县城老街西入口处的“太子太保”牌坊,为传统“口”字型四柱牌坊。牌坊高十米,宽五米,采用青石原料雕刻而成。整座牌坊精工细作,风格古朴。
  汪鋐替皇帝求子嗣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明嘉靖帝年间,嘉靖帝虽有皇后和众多妃嫔,但肚皮不争气,给他生的都是接二连三的公主,无子嗣成了他的一块心病。有一次,时任吏部尚书的汪鋐与大脚程氏夫人去见驾,闲谈时,说家乡大畈的灵山很灵验,还拿出一片包粽子的箬叶对皇帝说,这是山中的竹子叶,有这么长、这么宽。嘉靖帝一看信以为真,加上他本人信奉道教,于是对汪鋐说:“朕想劳你去趟灵山,算上一卦,,看看命中能否延续香火”。 汪鋐说:“妇人少见,胡言乱言罢了,求太子一事怎能胜任?灵山虽有名在外,也不能与齐云山相媲。”嘉靖帝说,不管是灵山还是齐云山,你替我去一趟吧,这事就交给你了。。
  汪鋐回到家中,少不了埋怨夫人一番。但即是圣意,他就得去办,而且还要办好,办得漂漂亮亮的。于是他想了一夜,把此次前去齐云山替皇上求子嗣作了周密的布置。
    齐云山,古称白岳,在安徽休宁县境内,该山道教始于是唐乾元年间(公元758——760)年,至明道教盛行,香火旺盛。有道观33座,,以玉虚宫、真武殿和玄天素宫、天清殿、洞天福地等最为有名。齐云山还有建筑风格独特的道教墓葬22处和大量的摩崖石刻和碑刻。与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并称道教四大名山。
    据说汪鋐去齐云山严然是皇帝的派头,龙车凤辇,前护后拥,皇帝该是什么规格,他就怎么做,文武官员在五朝门欢迎。引来许多大臣的妒忌,他那管这些,一行800余人只顾浩浩荡荡前开去。
  当年的齐云山主持,得知嘉靖帝派大臣来山上求嗣,场面这么大,是又惊又喜,惊的是不知如何接得是好,喜的是齐云山能沐浴皇恩,可载入史册。汪鋐坐着龙车,前后左右不离人,上得山后,主持赶忙来见,口念:“阿米陀佛,善哉!善哉”,汪鋐并以礼相待,让人设坛摆供,祭祷神灵,说要登坛祭拜求嗣。道场没好后,和尚一旁念经,汪鋐亲自参拜玄天大帝佛象,祷告言道:“吾知神灵,神知吾意,神灵不必多说”。后又上供品、焚告、化符、掐诀等。事毕,汪鋐抽上一签,一看是上上签,高兴得不得了,心中有数了。
  下山时,汪鋐却换了一身装扮,轿也不坐了,脚穿草鞋,双手扶着轿杠走下山来,据说他是一路步行随大队人马回到京城的。迎接他的大臣们见了都不解其意。面君后,嘉靖帝道了声辛苦,汪鋐才如实禀报说:“上山时我是代替皇上去的,为主求嗣,当然要有皇帝的派头,摆的是皇家的威风,回来时。龙车轿里坐的是太子,皇家的血脉,吾是臣子,君臣有别,臣子应护主而行,怎能坐轿呢?满朝文武都十分钦佩汪鋐的忠诚,嘉靖帝也很受感动,以后对汪鋐更加器重了。
 求嗣过后,次年,嘉靖帝果然得了解一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降旨重修齐云山正殿,增建了配殿和钟、鼓二楼。还特为汪鋐建在山上建了一座楼第,方便他和大畈人上山进香,凡大畈人上齐云山,只要报出大畈人三个字,便受到礼遇,这座楼第里的人都得全部迁出腾空,让给大畈人居住,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光彩。400余年过去了,齐云山上楼第的遗址依见,门额上有“天官府”三字,还有山上的主持多为婺源人。
    史记,接替 明世宗嘉靖帝皇位的是他的第三子明穆宗朱载垕,即隆庆帝,生于嘉靖十六年(1537年),死于隆庆六年(1572年),在位6年。 因为他 的长子和次子没等长大就夭折了,因为明世宗迷信道教,根据"二龙不相见"道理,第三子一出生就封为裕王,而非立为太子。直到明世宗临终时才立遗诏由裕王继位。 明穆宗即位后,平反冤案,整顿边防,恢复经济,使前几位皇帝当政时造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解。
  嘉靖十三年汪鋐又兼任兵部尚书,几年后辞官回到家中后,世宗关心他的退体生活,依然让他撑管江南一带的地方官印,到此处上任的官员须盖上他“柱国大冢宰兼大司马”的印章,一时他在大畈村的“御书楼”民间也称“天官殿”,门前车水马龙,人流不断,有求官的、办事的、送礼的,汪鋐清正廉洁,为阻挡那些跑官的要官的前来,一是有选拔人才,当好怕乐。二是淡泊名利,修身静养的意思。他将从村口到他府第的那一段路,路面全部用河道里面的鹅卵石铺就,高高低低的很不平整,马匹和轿夫走起来都十分吃力。久而久之,人们对大畈的路有了不好的印象,大畈人家路不平便传出去了。后来到了清末,村中富户汪序昭出资将大畈村铺就了石板路。现今路况就更好了。
  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初七,汪鋐病故于大畈家中,享年71岁,消息传到朝庭,辍朝三日,以示哀悼。第二年二月初九,赠“少保”溢号“荣和”,赐祭十一坛,命工部主事孙校董打理葬事,其主坟在太白湖山,1975年5月出土的盘龙透雕玉带是死时的御赐陪葬品,现存县博物馆。嘉靖二十一年,一品夫人程氏卒于,赐祭五坛,谕葬。
45世爽公......55世师全公-56世道安公-57世源公......69世浙公(婺源迁湘始祖)......89世洪能(字德佳)——浙公支派语:“浙允衍志文思孔子可龙之水毓友应宗世达名理德育隆嘉惠书香庆继承声华遗美荫俊杰锡荣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9

主题

5182

回帖

1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3127

特殊贡献奖

发表于 2008-5-23 09:5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嘉靖十五年(1536)七月初七,汪鋐病故于大畈家中,享年71岁,消息传到朝庭,辍朝三日,以示哀悼。第二年二月初九,赠“少保”溢号“荣和”,赐祭十一坛,命工部主事孙校董打理葬事,其主坟在太白湖山,1975年5月出土的盘龙透雕玉带是死时的御赐陪葬品,现存县博物馆。”

------------汪鋐受到的礼遇,非同一般。
夕阳无限好,七十古来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