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7046|回复: 8

华夏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汪氏文化:有本家研究江南文化吗?

[复制链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发表于 2008-5-22 12: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是江南文化的发源地,她与徽文化、汪氏文化有什么渊源呢?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文化之源(转自:浙江日报20031107第13版)

随风摇曳的芦苇丛中,古朴的石刻诉说着远古的故事.一块块粗糙的条石蜿蜒向前,延伸到芦苇深处,上面刻意凿出的小孔,象征着新石器时代人类的刀耕火种.这里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家浜文化遗址.
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嘉兴西南7.5公里的城南街道天带桥马家浜,面积约1.5万平方米.如今,发掘区立着一块大石碑,碑顶是神人兽面像,采样来 马家浜遗址出土的器物,正面是金庸手书的"江南文化之源"几个大字,背面是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文化遗址分布图.拾眼望去,不远处,9根图腾柱在夕阳的余晖中投下长长的影子.走近一看,这些黑色的木质图腾柱正中间的柱子,是_个石锛的造型.石锛是新石器时代使用的代表性工具,其他8根柱子上的造型,也是根据当时马家浜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物品造型雕刻而成,其意义不言而喻.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4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探寻七千年前历史

1959年,在嘉兴南湖乡天带桥村发现的马家浜文化遗址是这个区域内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文化遗存.所以,有关人士认为,江南文化源头只能是马家浜文化.
稻作要素是江南史前文化的重要标志.到目前为止,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共发现了200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不少都含有稻作要素,但年限最早的则是马家浜文化的罗家角遗址.罗家角遗址位于桐乡市石门镇利星村,是马家浜文化的早期类型,1956年发现,1979年11月至1980年1月发掘.发掘面积1338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0厘米至350厘米,4个文化层包含物十分丰富,获得小件编号器物794件,有陶片2.5万多公斤,兽骨1000多公斤,还发现了带榫卯的建筑木构件和稻谷等植物遗存.最令人瞩目的是第四层出土稻谷156粒,其中粳谷55粒,籼谷101粒.经中科院考古所采用碳14测定,距今已有7040+150年,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栽培水稻最早的年限.从而,不仅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的国家,而且也表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摇篮.为此,1977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确认,以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载入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和1990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
马家浜遗址以其典型,鲜明,单一的文化特征,被考古学界命名为马家浜文化.桐乡罗家角遗址,余杭吴家埠遗址也陆续被发现,加上之前的湖州邱城遗址,经过考证,从这里出土的物品,其代表的文化至少已有7000多年历史,比河姆渡文化还要早.考古学界把这种文化系统命名为马家浜文化,代表距今7000年前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种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而马家浜遗址的发现,确立了嘉兴作为远古文明发祥地的地位.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4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江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多年来,人们一直众说纷纭.江南文化源头,之所以多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首先在于对江南地域概念的理解不同,文化源头便也论说纷纭.
"江南"一词,在秦汉史籍中就屡见记载,但江南的地域有多广,往往是人云亦云.一般说来,江南的地域范围应限定在浙北,苏南以及上海,即明清时期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南京),杭州,嘉兴,湖州,以及由苏州府析出的太仓州,这八府一州所组成的地区,总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
作为江南文化源头的马家浜文化,其遗址遍布杭嘉湖地区以及整个江南的苏,锡,常,沪.在嘉兴市境内的重要遗址有嘉兴马家浜,吴家浜,干家埭,钟家港;桐乡的罗家角,谭家湾,新桥,吴家墙门;海宁的郭家石桥,坟桥港;海盐的彭城;平湖的大坟塘;嘉善的小横港,大往遗址等.另外,还有湖州邱城,杭州吴家埠,苏州越城,吴县草鞋山,吴江袁家埭,上海青浦崧泽和常州圩墩,武进潘家塘等.马家浜文化之后,江南地区又经崧泽文化阶段,约在公元前3200年左右,发展为良渚文化.此时,农业已经发展到犁耕阶段,农业和手工业出现明显分化,氏族显贵,父权确立,并有了奴隶.此类文化的遗址在嘉兴星罗棋布,仅近年发现的就达100多处,也进一步表明江南文化的源头是马家浜文化.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5-23 15:4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嘉兴能否代表江南文化?

马家浜文化是举世瞩目的良渚文化之祖型,是浙江早期人类由浙西丛林走向东部平原发展稻作农业,从而创造出一个极其璀璨的早期文化的代表.但由于多年来对马家浜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宣传与开发等的力度都不够,人们一说江南稻作文化言必提河姆渡,而马家浜却往往一笔带过甚至忽略不提.尤其是当杭州,苏州,南京等地将已有7000年历史的灿烂江南文化发展到了极致时,连嘉兴人自己似乎都羞于再说江南文化的源头,以至于当嘉兴立意用江南文化来涵盖自己的文化时,一些人甚至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嘉兴能代表江南文化 "因此,嘉兴江南文化源头的马家浜文化亟待进一步加大发掘,保护,研究,宣传与开发的力度.如今,寻访江南文化之源活动已经启动,发掘,保护,研究,宣传与开发不仅仅是为了继承历史文化遗产,更是为了嘉兴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嘉兴市决定在马家浜遗址建一座遗址公园,首期建成的石道全长约200米,宽约2米,走过这用7000多年历史铺就的300多级石道,就来到了当时的马家浜文化遗址发掘区.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不破坏遗址的原始风貌,300多块条石都是靠人工一块块抬进去的.目前,它的建成只是第一步,先是要把原始的风貌再现出来,然后再逐步实施规划,勾画出一个以原址为中心,占地约300亩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主题公园.嘉兴市文化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要把马家浜遗址公园建成一个森林公园,既有原始的自然风貌,又能享受到现代化的设施,成为人们的休闲之处.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5738

帖子

13万

积分

天使

九华汪长富 佛国汪谱迷

积分
131271

贡献奖

发表于 2008-5-23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Re:中华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汪氏文化:有本家研究江南文化吗?

文华教授辛苦了!
您是有意探讨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吗?
您现在有没有一个初步的成果或立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7: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Re:Re:中华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汪氏文化:有本家研究江南文化吗?

引用第5楼九华星云于2008-05-23 16:20发表的 Re:中华文化、江南文化、徽文化、汪氏文化:有本家研究江南文化吗? :
文华教授辛苦了!
您是有意探讨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吗?
您现在有没有一个初步的成果或立论呢?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8:0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上海松江的广富林,浙江杭州的良渚。。。不过,它们离我们汪家的故事太远,也许顾不上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主题

1522

帖子

3万

积分

认证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3459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7 19: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会像沿赤道走很远很远.....居然回到了起点!
徽文化、吴越文化、江南文化......
汪诵、王文和、汪华........
汪芒、汪芒氏.........
姬姓、炎黄帝......
历史是不会改变的,但史料是认为的,是会随研究的深入而改写的!
走走汪家的路,叙叙汪家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