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清华大学李宾可教授申请加入汪华文化研究会,并从网上传来了他近年来写的8篇有关汪华文化研究的论文。这些文章围绕一个主题:“古六州”的石窟群,包括“花山谜窟”、“龙游石窟”、 “淳安石窟”和此区域内其它会被陆续发现的类似石窟群的开凿,都是隋末唐初,在汪华据有六州(歙、宣、杭、睦、婺、饶)的时代,作为一项“国策”的执行,广泛动员军队和民众,在616—621左右几年的时间里,大致同时进行的备战工程。这一辉煌成就,是中国人民之伟大的又一证明。他提出的这一假说,对于我们进行汪华文化研究是有意义的。经过他本人同意,选择部分论文在本论坛陆续转发。
(以下为李教授重新审核过的文稿)
“洞口之战”和汪华降唐
李 宾 可
清华大学,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北京 100084
摘要 历史文献记载,公元621年,杜伏威的干将王雄诞曾经在某个“洞口”同汪华附近打过一仗,迫使汪华战败而降。笔者认为,这个记载很可能是汪华组织开凿的石窟群付诸实用的第一项正史纪录。但是宋代胡伸所写《越国公行状》一文,对这一仗却有不同的记载,“越巨石室”一语,可能是挖洞的“蛛丝马迹”。这一仗,汪华不一定是战败了。这一战斗反映了当时割据势力混战的情况。事实表明王雄诞打汪华是“击已降”,而汪华投降唐朝是真心的。此战以后,挖洞的工作就没有必要继续进行了。
关键词:“洞口之战”, 汪华,王雄诞
笔者前文说明,“‘古六州’的石窟群,包括“花山谜窟”、“龙游石窟”、“淳安石窟”和此区域内其它会被陆续发现的类似的人工开凿的石窟群在内,都是隋末唐初,在汪华据有六州(歙、宣、杭、睦、婺、饶)的时代,作为一项“国策”的执行,广泛动员军队和民众,在大约616-621几年的时间里,大致同时开掘的备战工程。
本文涉及的“洞口之战”,提到汪华和江淮起义领袖杜伏威的干将王雄诞在某个“洞口”打过一仗。笔者认为,很可能这个“洞口”就是汪华组织开挖的某个洞窟的洞口。则这项记载就是提到洞窟用途的第一项在“正史”上的纪录。
一、史书上关于“洞口之战”的记载
《旧唐书》列传第六(2)“王雄诞”下:
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雄诞回军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间,率羸弱数千人当之,战才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
这里叙述了此战的前前后后。从叙述看,此“新安洞口”并非是一区一镇之名,联系下文,即可说明此战确实涉及某一洞的“洞口”。
《新唐书》列传第十七(3)“王雄诞”下:
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
这里的“遽”,当是“急忙、匆忙”的意思。“面缚”者,捆绑自投也。是不是真地“面缚”而降,不得而知。
罗愿撰《新安志》,卷九, “牧首.王雄诞”下,仅说“请降”:
歙州汪華據黟、歙稱王十餘年,雄誕還軍擊之。華拒之於新安洞口,甲兵甚銳。雄誕伏精兵於山谷,率羸弱數千犯其陳。戰纔合,陽不勝,還走營,華進攻之不能克。會日暮引還,伏兵已據其洞口。華不得入,乃請降。
据史料记载的时间,汪华实际控制“古六州”大约十年。《旧唐书》说汪华“据本郡称王十余年”是含糊不确的。汪华据有六州,事在隋大业十二年(616年)。“洞口之战”在唐武德四年(621年),这期间只有五、六年。因而《新唐书》说“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也是不确的。《旧唐书》成书于公元941-945年,上距隋唐之际约300年,史料较为翔实。《新唐书》修成于宋朝的1060年,内容难免因袭。清末民国初年,历史学家蔡东藩在写《唐史演义》时,则说(4)
汪华据有黟、歙等县,已有数年,至是也为雄诞击败。
“已有数年”虽然稳妥,但未说明是指实际控制还是称王以后,含糊过去了。
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5),改写了一下,主要根据《旧唐书》:
先是,汪华据黟、歙,称王十馀年。雄诞还军击之,华拒之于新安洞口,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帅羸弱数千犯其陈,战才合,阳不胜,走还营;华进攻之,不能克,会日暮,引还,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迫请降。
这里也说是“请降”。以上引述,材料大概同出一源,《旧唐书》。我们的讨论,主要也根据《旧唐书》。汪华称王很晚,至此战,不会“称王十余年”。
汪华的对手是王雄诞。《旧唐书》有列传记之。这里引述较详是为了能够看出杜伏威与李子通的恩怨和王雄诞此次出征的路线:
王雄诞者,曹州济阴人。初,伏威之起也,用其计,屡有克获,署为骠骑将军。伏威后率众渡淮,与海陵贼李子通合。后子通恶伏威雄武,使骑袭之,伏威被重创堕马,雄诞负之,逃于葭芦中。伏威复招集余党,攻劫郡县,隋将来整又击破之,亡失余众。其部将西门君仪妻王氏勇决多力,负伏威而走,雄诞率麾下壮士十余人卫护。隋军追至,雄诞辄还御之,身被数枪,勇气弥厉,竟脱伏威。时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为大将军,雄诞为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祏击李子通于江都,使雄诞与棱为副,战于溧水,子通大败。公祏乘胜追之,却为子通所破,军士皆坚壁不敢出。雄诞谓公祏曰:“子通军无营垒,且狃于初胜而不设备,若击之,必克。”公祏不从。雄诞以其私属数百人衔枚夜击之,因顺风纵火,子通大败,走渡太湖,复破沈法兴,据其地。高祖闻伏威据有吴、楚,遣使谕之。雄诞率众讨之,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雄诞遣其部将陈当率千余人,出其不意,乘高据险,多张旗帜,夜则缚炬火于树上,布满山泽间。子通大惧,烧营而走,保于杭州。雄诞追击败之,擒子通于阵,送于京师。歙州首领汪华,隋末据本郡称王十余年,雄诞回军击之。华出新安洞口以拒雄诞,甲兵甚锐。雄诞伏精兵于山谷间,率羸弱数千人当之,战才合,伪退归本营,华攻之不能克。会日暮欲还,雄诞伏兵已据其洞口,华不得入,窘急面缚而降。苏州贼帅闻人遂安据昆山县而无所属,伏威又命雄诞攻之。雄诞以昆山险隘,难以力胜,遂单骑诣其城下,陈国威灵,示以祸福,遂安感悦,率诸将出降。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可见,王雄诞的确很善战。这次出征,剿灭了宿敌李子通(余杭),又顺便灭了新安的汪华和昆山的闻人遂安。王雄诞战功累累,所以(唐室)“以前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二、《越国公行状》的记述,“越巨石室”
宋朝时任国子监司业的胡伸,写了一篇专门记述汪华身世的《越国公行状》,后被错记为汪台符所作。该文有许多版本,均是后人所改。有一个版本的一段这样说:
时杜伏威据丹阳,自称行台,十一月命王雄诞将兵万余人来侵,公使天瑶等击之。天瑶做铁盾一百二十斤搪之,伏威军大败,死者过半。天瑶与八十人追之,贼还军合战,天瑶势促,因奋击,越巨石室,贼军敬畏,乃退,邑境以宁。
这里所记,显然是武德四年(621年)王雄诞与汪华部队的一战。若与“旧唐书”所记对勘,则很有意思。
《越国公行状》一文实出胡伸之手。抄来抄去,变化很多。鉴于汪华“正史”无传,此文在汪华研究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如能对《行状》一文的源流加以研究,厘清真伪,对于汪华研究则是一大幸事。
比如上面所引的一段记述,在另一版本中变成这样:
时杜伏威据丹阳,自称行台,十一月命王雄诞以饶洪兵万余人来侵。公遣天宝等击之。天宝作铁盾,重百二十斤,左执之以冲敌,伏威军大败,死者过半。天宝与八十人追之,贼还军合战。天宝势蹙,因奋势越巨石,所贱成迹。贼军惊异,乃退。郡境以宁。
两种说法相差很大。笔者对把“因奋势越巨石,所賤成迹”解释为“奋力举石越过头顶抛出去,将地面砸个大坑”有些不解,把“贱”用“践”代替,仍觉不通。当然这就没有“石室”的问题了。笔者认为,如果第一种版本确实这样写的,则“巨石室”就应当有所解释,应当认为“巨石室”就是汪华等开凿的石窟的“蛛丝马迹”。“越”字如解作“杀人越货”的“越”,当作“抢夺”讲,第一种版本就说得通。究竟哪一个对,笔者不敢遽下结论,这就得考证了。
要注意的是,史书上讲的“洞口之战”和《越国公行状》所记的涉及“越巨石室”的战斗,是同一件事,都是621年(唐武德四年)十一月,发生在汪华和王雄诞之间的那场战斗。过程和结果只能是一个,所记不同,是不同的人向他上级汇报得不同罢了。如果能证明汪华等开凿了洞窟,“洞口之战”提到利用石洞打仗,《行状》一文也提及“越巨石室”,就不是奇怪的事。
三、罗愿源的辩正
南宋年间有个学者叫罗愿,原籍在今歙县呈坎,他曾撰写了一部地方志《新安志》。这个人在中国地方志历史上有些名气。主要是他开创了地方志编写的新体例,特别注重了地方经济和民生问题。史称《新安志》是关于徽州的第一部方志。罗愿对汪华也颇有研究,对当时关于汪华的种种错误说法多有辩正。关于“洞口之战”,他也考辩了一番。他在新安志卷一“祠庙”一节的夹注中说:
《新唐书》本纪,王以武德四年九月甲子归唐,而杜伏威传及王雄诞传乃载,王与雄诞战。览者固以为先战后服。以《资治通鉴》考之,王九月归唐,十一月与伏威将雄诞战。是时,王与伏威皆已受唐命。战,自其私忿,非因战之后始归唐也。
这里的“王”指汪华,因为他在宋朝早经是官封的“王”了。
杜伏威已于武德二年降唐,不过据认为并非真心而已。罗愿说他指使王雄诞打汪华,是泄私愤,不无根据。既然皇帝都说了,汪华的行动是“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褒宠”,为什么还要打呢?罗愿在《新安志》“祠庙”(6)一节附录“汪王庙考实.纳款”中,对此有很详细的说明(辩正):
纳款 愿尝以王庙食此邦踰五百年,而民爱之敬之久而愈新者,不惟能出云雨、愈灾厲,亦由其起,不失正道,始终出于靖民。故天下方乱,则以身蔽六州之人。其粗定,闻真王而遂归之。是合天心,为天所相。是以生享其祚而没食其土,以能悠久。然则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託于唐者,乃王之大节,本意不可以不白也。今武德诰命俱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而《旧书》本纪,不著归唐日月;《新纪》虽(著)于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来降,至列传,杜伏威遣王雄诞来伐,又不著其已受唐命,反更追书称王时事,遂使览者徒见纪传所书皆在四年,因指为一事。意王负固累岁,而伏威、雄诞以天子之命来讨,力穷势蹙,至是始降尔,则与诰命所赞“远送款诚”者,岂不相离戾邪!盖雄诞来伐虽亦以此年,然王送唐款实先之。所谓九月甲子者,月九日也。诰命以此月二十二日下,则款之至唐,与其封拜,皆不出九月中。而雄诞之来乃在是冬。谨按,《资治通鉴》之“遣使归唐”载于九月,而雄诞来伐别载于十一月,则是归唐之后,已受封拜,而伏威、雄诞自以私意伐之尔。是时,伏威之于唐,未为纯臣。王之归唐也,必思以忠自列,耻因之以成事,故藉其土地兵民,遣使间道越伏威之境以归之天子,意伏威之党相与窃议,疾王归唐一事不出于己,因袭之以为己功,此淮阴击已降之类,初不害王之先识也。若夫王之屈于伏威,虽出于不得已,然彼方以行台自名,而雄诞实左右之。“吾为唐行台屈尔”,肯遽出其下哉!说者又以雄诞既战之后,唐室以其前后功,亦除歙州总管,管歙、睦、衢三州,疑若右雄诞者。岂不知唐于此时亦未能全制东南,来者斯受之尔。王既以六州自归,则因以六州畀王。逮伏威自以行台而袭王为己功,唐亦不得而却也,此正淮阴之事也。岂天子亦欲见王而为之遣代邪!故未几遂朝于京师。尝试考王归附之初,高祖以大国重使见处,与其一时褒宠之语,及贞观之间典宿卫者,二十年,太宗远伐,委之筦鈅,非夙嘉其节而深信其心,何以及此!诰命所表,虽汉甲令称忠,殆不若此之明也。不考此而云云,岂不误哉!
“考实”中所说“武德诰命俱存,所以褒表者,其语明甚”,是有文献根据的。这可从唐高祖李渊颁发的“制”中看出。“制”(9)曰:
汪华往因离乱,保据州乡,镇静一隅,以待宁晏。识机慕化,远送款诚,宜从襃宠,授以方牧。可使持节总管歙、宣、杭、睦、婺、饶等六州诸军事,歙州刺史,上柱国。封越国公。食邑三千户。
所谓“不斗一民,不烦一旅,间关自託于唐”,指汪华于武德四年九月,派遣本家弟兄,宣州长史汪铁佛沿小道穿过杜伏威防区,向唐室递送汪华降表的事。
汪华在武德四年九月,派人奉表给李渊,表示归顺唐朝。而“洞口之战”,在这年十一月。中间差着那么多的时间。杜伏威早在武德二年(619年)就归顺了唐朝。他现在叫王雄诞打汪华,而且打着朝廷的旗号,这不是“自家人不认自家人”了吗?
笔者也觉得,这次“洞口之战”,前前后后,有些“蹊跷”,应当有所理解:
1、汪华降唐在九月,王雄诞来伐在冬天。说它是“效淮阴,击已降”,罗愿说得有根据。笔者查阅《资治通鉴》时注意到,九月至十一月,中间还夹着个闰十月(621年有闰十月)。如果从“九月甲子”汪华“奉表”算起,到的“十一月庚寅”李子通败降,中间不止两个月,是86天。到“洞口之战”,恐怕还要多几天。在那形势严峻、瞬息万变的年月,发生在眼皮底下的事情,杜伏威能说不知道吗?何况还有皇上的“制”书(九月二十二日)颁行全国呢。罗愿力辩,杜伏威对汪华的攻击是故意的、泄私愤之举,是淮阴侯韩信的故伎重演,不是污他。淮阴侯韩信伐齐击已降的故事,历史上出名。有趣的是,后来不断有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其故事大略是说,刘邦命韩信攻齐。不久,又派郦食其说齐,齐王田广表示愿降,已与郦生签下协议。郦生亦已知会过韩信,但韩信嫉妒郦生徒以口舌立下大功,心中不平。明知刘邦派人说降了齐国,却仍然以“未奉朝命罢兵”为名,突发大兵袭齐以邀功。齐毫无防备,大败亏输。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已,烹了郦生。此事使汉王刘邦在诸侯们面前有失信誉,丢了面子,甚为生气。公引兵讨之,旗帜蔽江而下。公祏惧,退保武康,丹阳遂平乾坤革运,帝王有真。据地利之善便者,当思天命之攸归。臣本田家,强起山谷,不忍盗贼戕害生民,遂率一方,相与保聚,伊图左右,率属归心。故能赈乏窒奸,镇安境土,抚养黎庶,以俟定一。今闻应天受禅,革命肇基。敢令宣城长史汪铁佛奉表以闻(10)。
2、夙夜尽瘁,事无所乏”。因而太宗征辽回师后“嘉其忠勤”。贞观二十三年(649),汪华卒,太宗仍“赐杂綵10床,黄金百两”,“恩礼如功臣。
四、洞口之战”说明,在唐初,唐廷对全国还未能完全控制,政令有时显得有些矛盾或混乱。如何控制全国的局面,对唐廷也是一个大问题。对于东南一隅,凡有归降者,也就来者不拒了。
很有可能在汪华等开凿的洞窟周围发生了战斗。这与《越国公行状》一文的记述也暗合。新旧唐书所引“洞口之战”的过程,既然上了“正史”,就可估计大约是王雄诞等的汇报。在汪华,他可能不想让“洞”之类的词见诸文献,王雄诞等可不管这些,汇报打了胜仗要紧。
(1)李宾可,“花山谜窟等石窟群开凿于汪华时期”(《汪华和古六州石窟群》之一,(出处未详)
(2)《旧唐书》,【后晋】刘 昫,列传第六,中华书局,北京,1975。
(3)《新唐书》,【宋】欧阳修,列传第十七,杜阚王李苑罗王,中华书局,北京,1975。
(4)蔡东藩,《唐史演义》第十四回,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北京。
(5)《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卷189,中华书局,北京,1956。
(6) 罗愿,《新安志》,卷一,祠庙,附:汪王庙考实。中华书局影印《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 1990。
(7)“吴山汪王庙何日重现”,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浙江日报,2006年1月27日。
(8)“横列排坊的诉说”,中国黄山网(www.huangshan .gov.cn),2006.8.17。
(9)《全唐文》,【清】董浩等编纂,卷一,李渊:“封汪华越国公制”,古籍出版社,上海,1990。
(10)“武德四年九月甲子歙州汪华状奏”,录自《余川越国汪氏族谱》。
(11)【宋】胡伸,《越国公行状》见: 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2007.10.22贴。
The battle at the mouth of some cave and
the surrender of Wang-Hua to the Tang dynasty.
(Li-Binke, Tsinghua Univ. Beijing 100084,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P.R.)
Key Words: The mouth of some cave, The battle between Wang-Hua ang Wang-Xiongdan
Abstract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ferences ,in the year of 621. A.D., there was a battle took place between Wang-Hua and Wang-Xiongdan who commended the main force of Du-Fuwei, one of the powerful leaders of the rebeldoms, at the mouth of some cave. This is probably the first record of the excavated caves were put into practice .The battle imaged the troubled waters at that tangled time. Facts showed that Wang-Hua’s surrender to Tang was heartfelt. There was no longer the excuse to carry on the engineering of the cave-excavating after the battle.
作者简介:李宾可,河北人,1939年生。清华大学教授,已退休。Email:lizc1688@gmail.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