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04月07日10:43 来源: 重庆晚报
垫江县62岁村民汪帮六搬家时,无意中找到父亲遗留下来的上世纪50年代的2000万元股金证,拿去兑换时,银行员工告诉他,该股金证根本不值钱。
搬家时发现“巨额”股金证
“股金证是我父亲遗留下来的。”前日,汪帮六谈起这笔“巨额”意外之财,仍激动不已。解放前,他父亲汪树清是当地知名生意人,拥有50亩的枣树林和茶园。解放后,因种种原因,父亲被评为中农。父亲在世时从来没跟家人谈过究竟拥有多少财富。
去年10月,汪帮六搬家,清理东西时无意中发现一个用红绸包裹的小本子,翻开一看,“天啦,2000万元!”他惊呆了,该本子是一个股金证,上面记载:他父亲曾在1952年向当地信用社缴纳了2000万元的股金。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2000万元不知是现在的多少倍?”汪帮六随即将股金证放进最贴身的衣服口袋里,生怕走漏风声,瞒着儿子,独自赶到当地信用社,兑换这笔“天文数字”的财富。
2000万元只值2角钱?
“你这个东西不管钱!”汪帮六在信用社查询时得到如此答复。“这么大笔钱的股金,50多年来,仅分红就不知有多少钱,怎么会毫无价值?”得知此事后,汪帮六的儿女也表示不理解,他们多次找到有关部门查询,无果。
记者与汪帮六儿女带着该股金证,找到垫江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该社理事长孙超和副主任郭泽荣解释称,股金证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生产自救,人民银行在各地方设立信用合作社(或信用互助小组),入社农民要向信用社缴纳一定金额的股金,在信用社赢利后享受分红。
他们称,汪家的股金证的确是真的。但是,该股金证上的金额是使用第一套人民币(也称旧币)时的金额。该套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当时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高涨,故设计的最大面值为5万元。1955年,国家发行新币,新旧币的折合比率是1元新币等于1万元旧币。而汪家股金证上虽在“应缴纳股金额”栏上写明的单位是万元,但在“已缴纳股金额”栏未填写单位,只写了“2000”字样,故他们认为只缴了2000元,再按新旧币折合比率进行折算,该股金证上的金额只值现在的2角钱,即便分红也不多。他们还说,该股金证已过去多年,此前曾进行过多次清算,而在清算时,曾遇到过村民将股金证遗失等情况,但只要能提供证据,他们都给予了股金清算,所以,汪家的股金证是否曾被当作遗失已清算过股金,现不得而知。现在要查找当年的底根,短时间比较困难。
分歧太大 欲求司法解决
对此答复,汪氏家人不满意。他们认为,股金证上在“应缴纳股金额”栏上的单位是万元,那“已缴纳股金额”栏的单位虽没写,但应视为统一单位——万元,故已缴股金应是2000万元,折合成新币应为2000元,再加上50多年的分红,他们认为如按现有股份制公司的分红办法来计算,该股金应值现今的2000多万元。至于该股金是否在之前已作清算,信用社应该拿出明确清算证据。
因分歧太大,目前,双方均表示愿意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