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风景优美的高淳县桠溪镇,有个特殊的村落——汪家村。100多年前,一个老人挑着4个儿子从河南流浪到此,繁衍生息造就了这个美丽村落。全村就是一个大家族,大家唱有河南特色的梆子戏,一起对着“族布”祭拜祖先,就连相互交流也用河南方言,外村人都称这里为“河南村”。
高岗上的村落只有一个姓
“河南村”位于高淳临近溧阳的地方,地处一片高岗地上,比一般的村子要高出三四米。这里的丘陵蜿蜒起伏,不远处的小山也显得格外秀气,汪家村的村民特别热情。在村口,有一个小伙子热情地为记者指路。顺着一条弯弯曲曲的水泥路,30多户人家组成的村子迎面出现在记者面前。村里到处可见结果的枣树、梨树和柿子树,村民们说说笑笑,忙着自己手中的活计。不过他们相互间交流的话语,就连随行的高淳当地人也听不懂,原来他们是在用河南方言畅谈。这个村子所有人家清一色全部姓汪,说是“河南村”,是因为他们共同的祖先汪宝善当年是从河南迁移过来的,其实这个村的真正名字叫“汪家村”。56岁的汪春光是这个村子的第四代村民,对于当年的故事,他很清楚。“我们这里形成了一个习惯,老一辈人都喜欢把祖先的故事传给下辈,我所了解的也是听我父亲当年讲的。”
一副担子从河南挑到高淳
“曾祖父汪宝善是这个村子的第一代人。”据汪春光说,曾祖父汪宝善是河南光山县汪家洼人。100多年前,因为家里穷困,老人家就带着一家人到处流浪,“那里面有我曾祖父,曾祖父的一个兄弟,还有曾祖父的四个儿子,老大汪德宽,老二汪德贵,老三汪德友,老四汪德润,也就是我爷爷那一辈四个兄弟。”“那时候,我爷爷他们兄弟四个,最小的只有十来岁。在路上走累了,曾祖父就时不时地用担子挑着他们走。”汪春光介绍说,他们一路上主要靠乞讨流浪为生,住桥洞,睡马路边,非常不容易,后来他们就来到了这里。“之所以到这里停下了,主要是曾祖父看这个地方风景优美,虽然是丘陵地带,但民风淳朴,觉得是个好地方。”不过,后人们猜测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曾祖父觉得一家人长期逃荒下去也不是个办法,需要找个安定的地方落下脚来。
辛勤垦荒成就百年村落
不过因为这里地势比较高,易干易旱,当时当地人并没有在此以种田为生。可是汪宝善下定决心既然要在这里扎根,就必须要开荒种田。他们用仅有的一点钱买下了一百来亩地,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种出了庄稼。“为了开垦土地,他们真是花尽心血。”由于天旱,他们每天都要从很远的地方挑水浇地。这样毕竟不是个长久办法,后来全家人所有劳力都上阵,苦干了几个月,硬是挖出一个蓄水塘来。后来随着子孙和家庭增多,他们又陆续挖了好几个水塘,解决了吃水和用水问题。为了能够生存下去,汪家人付出的不只是汗水,还有祖先的鲜血。在抗战时期,经常会有日本鬼子出没在桠溪镇周围,汪家村毕竟不是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汪家子孙常常要受日本兵的打骂枪杀。汪宝善的三儿子汪德友在劳动时就不幸被扫荡的日本鬼子发现,最后被活活打死,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这也成了汪家村人心中永远的痛。好在,一切都在慢慢改变。田地上种出了粮食,土地上挖出了好几个水塘,这个移民村落从最初的几个人慢慢壮大到现在的100多人。“大约在50多年前,人口多了,这里就成立了自然村汪家村,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现在。”
红色“族布”记录百年家族史
在汪家村村民心里,最神圣的是那块红色“族布”,它记录和承载了汪家村的百年变迁史。这是一块红布,已经有些褪色,长约2米,宽1米。布卷上写着“朝以礼百作承祖传忠仁义”以及“富贵万年春”的字样。村民们解释说,这是希望汪家子孙要继承祖先的优秀品德,只有这样汪家才会生生不息。此外,族布的中央还用小楷写有好几排名字。村里长者告诉记者,上面的名字都是汪氏大家族里过世先人的姓名,到汪宝善已经是第四辈了。只要是过世的汪家人,都得在布上填上姓名,还在世的就留出空位。记者细细数来,族布上的名字已经排到第七辈了,“德”字辈, “海”字辈,脉络非常清晰。“这块族布应该算是我们的家谱了,每年都由四个分支轮流保存,今年正好存放在我家”。61岁的汪小狗是这里的村长,也是汪德宽的孙子。在他眼里,这块族布背后藏着长长的故事。据介绍,汪宝善在高淳落户时,很希望自己的后人能世代在此扎根,但同时不要忘本,互相之间也好有个照应。因此既然要繁衍下来,就需要有一个东西,以此来记录历史,留给后人。虽然当时不富裕,但老人还是特意找来一张宣纸,时不时地在上面写教导后人的良言,希望子孙们世代继承先人的优良品德。后来,子孙们就想着在上面记录逝世的汪家人名字,准备作为族谱传下去。不过,这张宣纸在文革时遗失了。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后辈们生活渐渐改善,又想起那张“记录家族历史的宣纸”。村里几个老人一碰头,最后找来一块质量上好的的确良布,“这才开始重修家谱,这就是你们看到的族布,细细算来,又有快20年过去了。”汪春光说,因为年代久远,现在的族布也已很旧,村里人决定今年把它再修一遍,以便保存。
安徽和溧阳后人每年来祭祖
这块看似普通的族布却述说着不一般的习俗,联系着以汪宝善为祖先的所有家族人。据汪小狗介绍,每年村里人在春节、清明等节日都要在家跪拜祖先。“尤其每年的冬至,是汪家人最重视的节日。”村里传下的规矩,族布轮到哪家保管,那年冬至的祭祀活动就安排在哪家。到了那天,这个家族里所有汪姓后人都会聚集在一起,“有些甚至从溧阳和安徽赶过来,共同参加那一天的祭祖活动。”
祭祖仪式上要唱河南梆子戏
那一天,所有汪家村人都要放下手中的活计,把堂屋布置得喜庆而不失庄重。然后大家把 “族布”请出来,挂在中央墙上。在祭祀台上放上酒水、水果等物后,每户出一个男丁,按照长幼次序,依次对族布进行跪拜。他们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村人安康、富裕。祭祖仪式结束后就是大家的聚会。大家会准备丰盛的饭菜,吃吃喝喝,一起说说家常,唱上几段河南梆子戏,展望新一年的美好生活,那情景比当地的春节似乎还要热闹。
习俗逐渐改变与当地融为一体
“时间长了,许多当年的习俗习惯都改变了,现在基本上和当地差不多了。”据说当年,汪宝善带着一大家子刚刚迁过来时,当时的规矩是非常严格的,无论是饮食还是生活习惯,汪家人采用的都是河南的风俗。高淳当地人在清明时到外面上坟,他们就在家烧纸钱,祭拜祖先。据说,那时的女人不可以上桌和男人、长辈一起吃饭。女人们在厨房里准备好饭菜,张罗家人上桌吃饭,自己却待在角落里。等男人们都吃完了,女人还要收拾好碗筷,然后才可以在桌下独自吃饭。汪家村的人一开始说的都是河南话,他们仿佛与世隔绝,只顾自家人埋头劳动,不理外界纷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姓人的加入,尤其不断要和外面的人通婚,河南村的一些习俗渐渐发生了改变。比如村里的小辈们觉得,以前逢年过节会唱的戏曲调比较陈旧,现在就很少有人传唱了。周边村上的女人嫁过来,生了孩子,组成了新家庭,也带来了一些新东西。秦芳就是一个外来媳妇。她说,自己娘家离这不远,小时候就知道汪家村是个和自己村不一样的村落,她时不时地听到他们在村中说一些听不懂的话,嫁过来才知道那是河南方言,自己也必须学着说。不过现在的小孩子就不同了。
勤奋劳作让全村生活美满
汪海泉是目前村里年龄最大的老人,今年78岁了。他看上去精神矍铄,很受村里人的爱戴。汪海泉说,自己以前一直靠种田生活。现在年纪大了,孩子们都说自己赚的钱足够孝敬他,不让他再劳动了。不过,他觉得自己一辈子勤劳惯了,祖辈们就是靠着辛勤汗水才有了现在的汪家村,勤奋劳作永远不能忘记。他现在在自己家的前后空地上种了一些蔬菜,时不时地下地做点农活。老人乐呵呵地表示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近百年的时间,让汪家村渐渐壮大。全村到处可见漂亮的两层小洋楼,大家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村里很少听说有家庭纠纷。“这和我们的家族传统分不开。” 汪家村人笑着说,村里幼至娃娃,老至拄着拐杖的长者,始终不忘族布上的教导,“虽然当地人对我们很好,从来不歧视我们,但我们毕竟是外来户,在这里什么都没有,只能靠自己勤奋劳作。
(来源 金陵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