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的汪京已是满头华发、步履蹒跚。1997年的一次中风损害了老人的健康,但她的思路依然清晰。她告诉记者,父亲名叫汪国垣,辟疆是号,1927年开始,汪辟疆先后在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任教授,其间还担任过国史馆纂修。汪辟疆对于经学、文学、目录学皆有很深造诣。汪京说,给自己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成贤街旧宅里,父亲坐在书桌前的背影。1951年,20岁的汪京考上了南大理学院地质系,当时汪辟疆在南大中文系任教授,每月的收入是920斤大米。 作为国学大师的女儿,为什么会选择和中文毫不相干的地质系?更何况直到今天,地质依然是少有女孩问津的艰苦专业。汪京老人笑了。她曾无数次面对这个问题,记者是最晚的提问者。而第一个问她这个问题的是留美博士、我国著名矿床学专家徐克勤先生。1951年,从美国归来的徐先生担任南大地质系主任,每一个通过笔试的学生都要接受他的面试。那年秋天,汪京站到了他的面前。“你是中文系汪先生的女儿,为什么要来学地质?学地质是很艰苦的,你父亲同意吗?”徐克勤问道。“我立刻答道,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他为什么会不同意呢?”老人回忆说,“事实上还就是我父亲让我学理科的呢。” 汪京入学,正值“一五计划”实施前一年,国家各条战线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各大高校普遍采用缩短学制的办法,为建设输送紧缺人才。于是汪京的4年制本科也缩短成2年制专科。2年大学生活后,汪京被派到重庆实习一年。随后,她服从祖国召唤,只身北上成为重工业部地质局池阳地质勘探局107勘探队中的唯一女性。她拿出了老相册,里面记录着汪京和107探矿队的战友们在白山黑水间为国家寻找稀有金属辉钼矿时的酸甜苦辣。 汪京告诉记者,父亲当年经常说女孩不读书就会受男人欺负,因此一定要上好学校。然后又异常轻松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在福建勘探铁矿时一次差点从悬崖上摔下去,仿佛这件探矿生涯中最惊险的一幕就是一场游戏。“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下辈子我还要学地质。”汪京老人最后说。
(摘自:《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网站 2006年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