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9487|回复: 2

现代人的职业枯竭与心理健康

[复制链接]

75

主题

398

回帖

8135

积分

风云使者

白衣天使

积分
8135
QQ
发表于 2007-8-14 19:5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现代社会里,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从事着某一份工作,人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工作帮人们体现人生意义与价值,给予人们展现自我和能力的机会,使人保持与社会和环境的亲密接触,在繁忙的日子里,有不少人抱怨工作将自己累得半死,巴不得能将手上的工作抛到九霄云外,痛痛快快地休息一番。然而,当真的无事可做时,许多人却都惶惑不安起来,突然发现“乐在工作”果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们需要工作,我们不仅要通过工作维持生存,更要通过工作来证明我们被需要,我们有价值。

  “人生而为劳动,犹如鸟生而为飞翔。”难怪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工作”和“爱”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工作得是否愉快,关系到我们人生的一半幸福。

  我们离不开工作,但职场上不总是风调雨顺、阳光灿烂。日益加剧的竞争、超负荷的工作量、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令不少人感觉压力不小。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对职业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进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危机、身心疾病等。于是,“职业枯竭”(job burnout)一词及其研究由此产生。这个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被视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职业疾病,普遍发生在各种助人职业的群体中。在过去的近三十年里,国内外众多学者对职业枯竭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枯竭的行为表现、影响因素、干预措施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一、什么是职业枯竭

  1961年,美国作家格林尼出版了一本小说,名为《一个枯竭的案例》,书中描写了一名建筑师因为不堪忍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放弃自己的工作,逃往非洲原始丛林的故事。从此以后,“枯竭”这个词进入了美国大众的语汇,1974年美国精神分析学家Freudenberger首次将它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用来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工作者由于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身心耗竭状态。

  到了90年代,对于职业枯竭的研究范围从服务性质的行业逐渐扩展到教育业、技术业和培训业(如教师、电脑工程师、军人、管理人员等),并迅速从美国向欧洲乃至亚洲国家辐射。职业枯竭被看作是一种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厌弃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也称之为心理枯竭。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疲乏:李先生已打定主意停薪留职一阵子,他最近工作不带劲,全身总觉得有气无力的,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一想到有一整天的工作要做,就感觉好像一晚上没睡似的疲乏,不只是身累,心也累。他力图改善目前的工作困境,却始终未能如意,只好选择暂时出走……
  冷漠:张老师干教师工作15年了,最近不知道是为什么,本来最爱和学生们呆在一起的她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与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学生们凑在一起说话,她听见就心情烦躁,总想躲得远远的。在办公室里,原本爱说爱笑的她也不愿主动和同事聊天了,每天就只是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希望谁都不要来打扰自己……
  丧失成就感:杨小姐跳槽到了一家新的单位,专业对口,收入颇丰,还很稳定。工作伊始,杨小姐满怀热情地投入工作,可是一年过去了,她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井然有序,没有任何新鲜感,自己再也不像刚来的时候那样为了某个项目的完成而沾沾自喜了。尤其是当她看到办公室的种种争斗时,更感到厌倦万分。她的情绪开始低落,经常发牢骚,甚至还怀疑自己根本就不适合做这份工作……
  染上职业枯竭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他们感到自己有明显的空虚感,觉得自己的知识好似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自我评价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怀疑自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感到无能和失败,退缩,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缺勤;离职倾向加剧,甚至转行。

  据调查,现代人产生工作枯竭的时间越来越短,有的甚至工作8个月就开始对工作厌倦,而工作一年以上的白领人士有高于40%的人想跳槽。产生职业枯竭的工作者会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不适以及行为上的障碍,若不及时处理将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期的伤害。

  二、职业枯竭在中国

  在中国,职业枯竭也已成为在现代职业领域中广为流传的职业病。因工作压力而导致的心理与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脏病发病年龄已低至30岁。

  对1000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表明,他们的生活常态大多是超时工作,睡眠不足,压力巨大,没有休闲,健康负债。不少人说自己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经常腰酸背痛,记忆力明显衰退;脾气暴躁、焦虑者占一半。

  对135名银行职员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的心理健康低于身体健康水平,其中情绪疲惫较为明显,工作满意度低,对身体健康影响最大。不少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常感失眠、头痛,出现血压高、溃疡、背痛、筋疲力尽症状的也不少。

  上海一项调查显示:在同一岗位工作满两年的人群中有33.3%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现象,有2.6%的人患上了工作枯竭症。

  在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一个专项调查结果中,我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为58岁,低于全国平均寿命10岁左右。北京中关村知识分子平均死亡年龄为53.34岁,比10年前缩短了5.18岁。

  上海社科院的《社会科学报》今年公布一份跟踪了近10年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北京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8-59岁降至调查时期的53-54岁,比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市平均寿命75.85岁低近20岁。在上海地区,1994年调查的科技人员平均死亡年龄为67岁,较全市职业人群早逝3.26岁,其中15.6%发生在35-54岁的早逝年龄段。

  据新华社报道,最近5年来,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53.3岁。

  2002年上海10家主要新闻媒体联合调查结果,上海新闻工作者死亡年龄集中在40-60岁年龄段,平均死亡年龄为45.7岁。

  当前,城市“过劳”人群已从20世纪80年代中年知识分子渗入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中年骨干。

  安贞医院历时10年在70万人群中进行调查,脑梗塞,脑出血等急性脑猝在35岁年龄组男女发病率分别增加136%和220%;急性冠心病男性在45-49岁年龄组增加了50%,女性55-59岁组增加32%。而且,青壮年突发心脏病往往比老年人严重得多。

  工作枯竭还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出现打骂无辜的人;有的出现自残行为,极端的枯竭状态会使人出现自伤或自杀的行为。1999年10月7日,陕西华阴市黄河工程机械厂子弟学校的优秀女教师用锥子在学生脸上刻“贼”字,再在伤口上点入红墨水。“这学期,我不知道怎么了,干事没头绪,遇事急躁,心里很难受。作为教师,感觉压力太大,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误人子弟,杀人父兄……”这是一份遗书中的一段话,2002年陕西一位年仅25岁的女教师因工作压力而患严重心理疾病,撇下不到1岁的儿子服毒自杀。

  三、为什么会产生职业枯竭?

  相信不少工作者几乎都会遇上这个敏感的问题,究竟是自己能力有限,满足不了工作的要求?还是工作环境不佳,发挥不了自己的才华?究其原因,部分来自个人,部分来自环境(单位或企业)。

  从个人因素看,有些人是理想及完美主义者,经常为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通过狂热的工作来达到目标。但有的时候由于目标过高,非自己能力所及,或是自我要求过高,长此以往,工作非但不能带来愉快,反而经常体验挫折。此外,还有超负荷的工作量和额外的工作,社会变迁和革新所带来的适应不良,家庭和职场多重角色带来的冲突等等,都会引发职业枯竭。如果一个人本已处在这种压力之下,又得不到领导、同事的配合,同时缺乏家人、朋友的支持,只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则有可能在倦怠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从环境因素看,某些职业的工作负荷量很大,且需要工作者付出大量的脑力和情感,如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心理咨询师和新闻从业人员,因此这类职业的工作者也就成了容易出现职业枯竭的高危人群。此外,工作不能提供给个体他想要的东西,或是薪酬等物质层面的东西,或是成就感等心理层面的东西,也会导致闷闷不乐。还有一些人,他们工作清闲,报酬也不差,他们却觉得毫无乐趣,觉得体现不出自我的价值。有的人长时间地从事一项一成不变、没有任何新意的工作,也会导致枯竭。

  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也是产生枯竭的原因之一。

  职场就像是达尔文笔下的原始丛林,强者生存,弱者淘汰,不进则退。许多人都感受到了深深的危机感。可如果仅凭实力说话还好些,一些明争暗斗使得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一不小心就会碰到一个雷区,长年身处这样一个硝烟弥漫的场所,很难不产生排斥的心理。

  此外,管理者与员工沟通不足、作决策不征求员工意见、政策不灵活、福利待遇不佳等等,会加剧员工职业枯竭的程度。角色冲突、工作过量、工作气氛、决策参与和同事支持是影响枯竭的重要组织因素,角色混乱、缺乏上级支持在这种因果关系中也很重要。组织文化因素和环境,如责任定义不明确、规则模糊、可用资源不足、工作条件禁闭、缺乏隐私都会对员工心理造成不利的影响。

  四、枯竭的防治

  如果已经为职业枯竭所困,想要改变现状其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寻找一个新工作,重新再来;另一是改变自己,去适应人、事、物,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上。前者虽是变换工作,但若不能从心理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过些日子又要重新找工作,故第二点勇于改变自己才是最为重要的。其实不管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强,学识有多渊博,地位有多崇高,自小到大,自求学到就职,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压力,这是极自然而普遍的正常现象,但有的人在压力下成功,有的人在压力下低头,压力究竟是好是坏,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及应对方法。

  如何改变自己让自己的身心摆脱倦怠感,重新找回工作的愉快呢?下列几点提供参考:

  正视工作倦怠

  在形成任何有效的应付策略之前,首先要对职业枯竭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人们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而是人人都可能会体验的正常心理现象。不要过于责备自己,有时适度的压力反而是进步的原动力,正是有了压力才会使工作充满了刺激与干劲,压力是毒药还是良药都在我们的自己的一念之间,不妨将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大转变,化消极回避为积极运用,相信压力反而是胜利成功的特效药。

  调整与工作有关的信念

  要成为工作上的主人,必须从了解自己开始。花点时间静下来思考自己要什么?擅长哪个领域?性格倾向于从事哪类工作?这份工作可以发挥所长吗?是自己努力不够还是被摆错了位置?自己对工作究竟有哪些期望?想从工作中获得些什么?而事实上工作本身又能不能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这些?尽量摒除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来,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

  及时倾诉

  当受到压力威胁时,不妨与家人或亲友同事一起讨论目前压力的情境,把你心理的症结点说出,不要闷在心中,关心你的亲友会给你一个恳切的建议,在他们的帮助下确立更现实的目标,以及对压力的情境进行重新的审视。需要某些实际的帮助时,不妨求助于领导和同事。另外,一些消极情感如愤怒、恐惧、挫折等也应及时倾吐,以得到某种发泄,这对舒缓压力和紧张的情绪是非常必要的。

  锻炼和放松

  注意劳逸结合,足够的睡眠,找理由休息,将闲暇和各种娱乐活动作为工作的必要补充。

  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持续5到30分钟,就能够换来舒畅而平稳的心情。如果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感。

  当压力事件不断出现时,持续数分钟的放松,往往比一小时睡眠的效果还好。在职场上学习让自己喘口气也是一门学问。适时适当的休假,让身心恢复,也可藉此机会思考然后再重新出发。如果短期之内没有休假的机会,一些日常的松弛方法,如游泳、做操、散步、洗热水澡、听音乐等也十分有效。此外,还可以学习放松训练的应付压力技术,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在忙碌中留点空间给自己,因为塞得太满容易窒息。“简单,就会快乐”,最好的东西都是最简单的,例如微笑,是最好的生活态度;运动,是身体最好的药。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在他77岁的喜寿会场上,公开吐露他永葆青春的两大秘诀:一个是,以单纯的想法和纯朴的心看事情;另一个秘诀是,喜欢工作。既然我们是那么需要工作,只要再掌握一些驾驭它的技巧,经受住它的考验,成为工作的主人,便一样能够喜欢工作,乐在工作,让工作为我们心灵的健康造福。
安徽怀宁汪勇.向本家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785

回帖

4925

积分

版主

45爽公-46处贵-47太元-55师全-5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925
发表于 2007-8-14 21: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汪文才 于 2016-7-14 15:32 编辑

哈哈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