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北京电台台长汪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bjradio.com.cn 2007-01-24 16:09:37
引领北京电台 创造业内奇迹 ——记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北京电台台长汪良 在北京,如果说对市民生活产生即时影响的媒体是北京电台交通广播,大概不会有人反对。如今,这个当年成功创办交通广播的人正把他的理念向更大的广播领域推广,他摸索的广播电台成长路径,不仅让北京电台得到迅猛发展,而且在全国的广电系统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他就是现任北京电台台长汪良。 在他的引领下,北京电台在北京地区的收听率和市场占有率已经多年保持第一的位置,达到了三分之二强。
新闻理念新 把广播优势发挥到极致 汪良较好地把握住了广播传媒功能的特点,把广播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目前,北京电台播出的新闻信息来自全国上百家媒体,信息量之大在全国地方媒体中是不多见的。特别是新闻广播的口头报道、现场报道、录音综述、大型活动报道,将广播新闻的快捷、真实、影响力表现得淋漓尽致。 北京电台的四条热线《新闻热线》《市民热线》《消费者热线》《交通服务热线》把广播新闻互动性充分展示在受众面前,成为电台在百姓与政府间搭起的最有效的信息桥梁。四条热线平均每天接热线上百条,80%的问题给予回复,平均三成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管理广播开播以来,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及八位副市长走进直播间与市民对话,掀开了政府与市民对话的新潮。 随着网络发展,由汪良创办的《北京广播网》更是将广播稍纵即逝的弱点加以弥补,拓展了广播的传播空间。2004年6月9日,雅典奥运火炬传递在京举行,北京电台首开广播、网络同步现场直播的先河,当天北京广播网点击量达到512万人次。 正因有这样的新闻思想积淀,近几年,北京电台先后有60多篇作品分获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中国国际新闻奖、中国彩虹奖、“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在首届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中,北京电台有五件作品获奖,在省级电台中获奖最多。
业务观念新 将“三化”引入广播概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广播处于低迷状态,这一现状激发了汪良对广播电台频率专业化的研究,并最终将“频率专业化,受众目标化,节目市场化”引入广播概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电台频率定位基本沿用“小专业大综合”模式。但随着市场变化,汪良提出了“大专业、小综合”的理念。他认为:大专业是为了体现频率个性,使它有特点,在电台整体布局中彰显每个频率各自优势。小综合就是照顾到广播受众面,注重一些通用性内容,以此体现大众传媒特点。 以后近十年,北京电台先后确立了八个专业广播。这些专业化频率的出台标志着北京电台频率改革更贴近时代、更贴近市场。 此外,汪良还率先提出了广播节目产品化。他为广播产品设置了这样的流程:频率定位—节目研发—质量监督—产品销售—售后服务—市场回馈。频率定位确立后,从研发中心到每个频率都要进行节目创新和招标,一旦中标进入播出,汪良一手组建的节目考评机构就会对播出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然后再将广播产品销售给广告客户。在售后服务上,汪良创立了听众服务中心,对听众打进的电话都有问必答,分类整理,再反馈到各个部门。 正是这种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对受众极端负责的态度,并辅以先进的管理机制,使电台的广播产品质量上乘,不仅得到受众高度认可,也得到了广告客户的青睐。连续七年北京电台广告保持全国广播界经营收入第一。
管理模式新 “规矩论”凝聚蓬勃团队 熟悉汪良的人都知道在管理上他是个崇尚规矩的人。“规矩”换言之就是“制度”,制度定在先,就杜绝了管理的随意性。在担任总编辑、台长后,汪良这种管理理念在北京电台得到有效印证。 汪良先后制定、修订了38个宣传管理文件,并把它汇编成册人手一份。2002年,汪良制定了《北京电台年度优秀节目的评选办法》,使得节目评选有据可依。随后,汪良又成立了“节目质量考评科”,对全台节目质量进行考评,此举又走在了全国广播领域的前列。 在汪良主持下,2002年,交通广播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3年他将此推广到全台,使北京电台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质量认证的电台。汪良认为:获取认证证书并非目的,关键是通过认证,严格工作流程,全面促进北京电台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4年,北京电台在全国率先成立听众服务中心。一年里,为听众解答咨询服务27716个,其中涉及查询和反映节目、广告、播出效果等十多项内容。这是全面落实中央“三贴近”原则的良好体现。 2004年,为鼓励优秀的采编播人员,出台全国广播界第一份首席管理条例,经评选,现已有五位同志获首席殊荣。 2005年,汪良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全台143个岗位,用《岗位说明书》的方法进行了确立。形成一套涉及岗位责任、任职条件、职业通道、工作环境等内容的考核标准。这套标准的出台明确了每一员工的岗位责任,强调公平公正,极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改革思路新 竞争中实现资源最大化 传媒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保持优势,实现广播资源的最大化。2004年起,汪良率领团队又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战略。 2004年3月,北京电台创立《音乐周刊》,并很快在专业刊物市场占有率中名列前茅。2004年,面对出租车司机的刊物《百姓,TAXI》出现,交通广播品牌再度延伸。2006年,北京电台自己主办的《新广播》报面世,首期发行五万份,使广播第一次走出声音的概念,从听众群扩展到读者群。 在拓展平面媒体同时,2005年,中国广播界第一个网络电视《北京网视》开播,北京电台广播再次实现跨地域、跨媒体,音视频共同播出。 当数字技术日新月异挑战传统时,汪良又作了一个大胆举动,在北方地区首家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试验。2005年4月18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类型化广播频率——《怀旧金曲》诞生。同时,汪良还将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延伸到手机电视、数码相机、掌上电脑等多种终端产品中,使传统的广播因技术革命而发生了质的飞跃。李长春同志到北京电台视察时,对这一项目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数字多媒体广播已完成本市六环以内的技术覆盖试验,2006年6月,两套数字音频广播将正式开播。从此,广播将真正进入数字时代。 汪良预测,将来,几种媒介,广播、电视、网络最终会融合,生出一种新的面貌。对其个人来说,就像凤凰涅磐。 正是这样敢于否定自己,不断重生的勇气,让汪良把一度不被看好的广播,经营成媒体中的主流产品,创造了广播业的奇迹。
链接:汪良小档案 汪良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现为播音指导。历任北京经济台、北京交通台、北京生活台台长, 2001年4月任北京电台总编辑,2003年11月任北京电台台长,荣获第七届长江韬奋奖,先后两次当选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第一届中国广播金话筒奖获得者,出版多部专业著作,现任中国播音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主持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播音专业高评委委员,北京市记协副主席,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导师。 在汪良引领下,北京电台在中国广播界创下了众多第一: 第一个率先实现频率专业化;第一个实行采编播首席制;排名第一的北京广播网;第一个网络电视;第一家全面开展数字多媒体广播;第一个引入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第一个实现单频率经营收入过亿元;第一个保持七年经营收入全国第一;第一个在电台内部实行节目制作室节目销售制。 北京电台《广播之友》节目将于本周六、日播出对汪良台长的专访,具体播出时间为:8月26日5:35(首都生活广播)、21:00(交通广播);8月27日1:00(文艺广播)、4:30(音乐广播)、7:00(体育广播)、16:38(新闻广播)、22:00(外语广播);8月28日0:00(城市管理广播)。敬请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