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查看: 59500|回复: 98

汪氏宗谱序大全及其他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07-5-26 20:4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专门收集各地汪氏谱序之类的资料。敬请各宗亲有此资料者,在下面跟帖。谢谢各位。本帖所贴谱序之版权,属原谱拥有者和汪氏宗亲网所共有。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为汪氏家谱作的序

我谱上有一朱熹为汪氏家谱作的序,不知真有其事,现发上大家参考。

                                          汪氏家史序
          族之有谱,所系甚重,故族谱不可不修也。苟能修之,后世子孙得所据,而知始祖之所从出矣。宗族长幼之序,分派亲疏之别。人伦日以明,风俗日以厚。苟或无谱,则不数世之后,子孙多贸贸焉。知有宗族,而不知其有长幼之序,知有分派而不知有亲疏之别,其余贫贱富贵者,相视如路人,不相维係,而大义乖矣。此族谱之作,大有关于世教,岂曰小补之哉,详观汪氏之谱,自侯受封之初,得姓之后,德泽洋溢,子孙众多,世之仕宦,无代或间,析圭分爵,分茅胙土,宠加三派,功盖百僚,声光赫赫,照耀古今,在人耳目,晦庵朱子,新安人也,其余汪氏之本源,世代之荣显,宗族之敦睦,偌知其由来,既而序之,发明详尽,岂待予言贅乎,为汪氏之子孙者,当珍惜而宝藏之,感激奋发,纘其丕緖,登庸显要,以光前裕后,余所愿也,其当勉之。

                      ——————朱熹撰赠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为汪氏族谱作序,确有其事。据我考证,因朱熹是北宋宰相汪伯彦的门生,并得到汪伯彦的举荐而荣升,故有其事。汪诗明。2007年5月11日。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譜序(唐)

汪氏譜序(唐)
竊聞龜圖啟宇,標繼代之書,鳥篆開支,先著世家之錄,莫不輝洪源於往詔,煥列祖於前經,將二曜以前趨,遂四時而並運\,尋流乃知其始,摘芯必識其根,厥緒燦然,可得詳矣!軒轅受箋戰垂衣,西伯居歧奮戎衣而克受周公輔,子明辟伯禽剪伐戎夷,俾五等之上公監百里焉!曲阜分封之子,食采平陽,汪氏之瑤寶基於此!暨漢建安三世祖文和公,位宰會稽,因茲攀臥,遂爾淹留或新都而築室,或宣歙以開家,遷徙無常,宗支漸遠,茲故續書譜牒,庶易尋源,爰自周漢,迄於今代,英名婚宦,罔有斷遺,開元初詔,柳沖等複加刊竄姓系之錄於是,乃定柱石之宗,而我汪氏著望河西,故自此聲馳江左!
    赦旨以開元五年四月初八下而吾譜適成,因記其事冀萬世傳芳千齡不朽爾!
      開元五年孟冬月十五日渡江後一九世孫芬序時年八十一     邑人王統校
    (唐玄宗開元五年西元七一七年四月譜成,是年孟冬月曾官績溪令的文秀公,即芬公,字煥章,時年八十有一,欣然揮筆作序,此汪氏現存最早之譜序)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舊   譜   序 (宋)

舊   譜   序 (宋)
  氏族之錄所以定世系,敘昭穆,冠冕皂隸之貴賤,分膏梁寒酸之左右也!是故,自黃帝以來至春秋時諸侯卿大夫,各位繼統,各有所承. 如氏於國,則齊魯吳楚之類是也;氏於諡則文武成宣之類是也;氏於爵則王孫公孫之類是也;氏於字則孟孫叔孫之類是也;氏於事則巫乙匠陶之類是也;氏於居則東門北郭之類是也;氏於志則三鳥五麓之類是也! 大抵都是受姓命名而旌有功故,名宗望族,舉郡國以自表而譜系由興也! 自秦滅學之後,公侯之子孫失其本系,漢興司馬遷父子乃約世修史記刪國史明世家,諸侯於是有姓氏譜學者,論撰至為姓氏簿狀,姓氏要狀,姓氏英賢篇於夫曹倉人物志之類,論上次雖不同要之皆以世系名德之高為上也,然漢則上官隋則貴茂及唐則冠冕等級高下,以三公一品為一,次貴盛門,又次貴望族,一代之間,諸侯異同所尚紛紜,無有定制,惟魏制可取,蓋其條例有僑姓有郡姓有虜姓,大抵以郡姓為上,謂以中國士人;與閥閱為差等,有三公膏梁有令僕華腴尚書,獲而上者為甲姓九卿,方伯為乙姓,散騎常侍大中大夫為丙姓,吏部正卿員郎之屬為丁姓,凡得人者謂之四姓當世榮之,北齊因之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預選,故江左定氏族以郡姓為第一焉,有天下國家者其定世系敘昭穆果如是之詳,使賢士大夫之子孫得夫繁錄以示所承,何患冠冕皂隸之混淆,膏梁寒後之無辯乎?   惟吾汪氏遠有世系,自軒皇傳而金天氏,金天再傳高陽氏,三傳為高辛氏,高辛氏傳後稷,肇于有邵曆虞夏商至文武造周,封伯禽為魯,傳至成公次子封汪侯,一再傳所以為姓,居平陽,曆周八百七十四年,而平陽之族往往徐以昌盛,寖以蕃衍,雖春秋戰國之時,其執干戈衛社稷者有人焉!逮至諸侯雄霸秦漢分爭三方鼎峙兩晉扶疎南北偏方,又數千百年而汪氏族人往匕又因宦遊或避地所徙不一,至隋祚顛僵中原,潛亂所在蜂至,民多流亡,而平陽之族複徙家於新安,竊原新安之郡昔稱富州,吾祖英濟王諱華者乃嘉富州山水之勝,遂永家焉.因承寇亂,保護州郡,鎮靜以隅,厥後唐室平泰,論功行賞推為第一,唐爵以新安本郡而附宣饒婺睦五洲封焉,而王乃擇州之便近蔔築城東一舍之地,曰績溪.唐自開基以來至天佑又二百餘年,五代之季又十餘年,逮至宋朝而王之子孫無慮億萬,不下數十代,綿蔓羅圖星布棋列,魚貫蟬聯,遍滿六邑,六邑之民吾汪者大半,諺有雲:十姓九家汪!信吾祖挺忠信於國有功德於民多矣,故德源流光,善集慶長,天佑神相,子孫其昌有如此者!而後人往往以汪氏族支派蕃衍稱呼不便,遂以所居之地州郭城市原墅村莊而稱之曰:某處汪族!或以所處之關而稱,或以所占之陂而稱,或以所築之墅而稱,或以所附之田而稱,所據之山而稱,所住之橋而稱,所封之亭而稱,所臨之塘而稱,所居之村而稱. 如稱關則北關,汪氏如稱陂則曰黃陂,汪氏如稱墅則曰奇墅,汪氏如稱田稱山則曰沙田麻田南山石山古城山,如稱亭稱橋稱塘則曰鳳亭漁亭荒塘降橋資屯汪村之類,以致鳳凰塘模大畈回嶺坦頭嶺北浮沙之族皆以勝景之地而名六邑之間,汪氏所稱之族幾數百焉!以宣杭睦饒池陽安慶金華南康鞏州等所在皆有大族也,抑亦當時子孫所封之域而然!   嗚呼,王公之稱,人臣之極也!吾族英濟公享王爵之封,本朝複生樞相為時宗主(宋有汪彥直主相)名重天下矣!況以氏族蕃蔓考之以言繁多,則幾族大矣!以言其門第則幾門望矣!以言其定制則為郡姓膏梁也!而(萬石)忝系聯族之末,抑祖宗百世源流百世根基,昭穆冠冕貴賤辨別,若流水之有根源,人民之有謀\主也!當國家治平之後,複詔諸侯定譜系,以族奕奕相承,殆歟天地同其悠久也!於譜牒以備錄則尊祖敬祖之謂有主也,雖百世之遠宗枝信有寄雲!
          紹興七年丁己冬月吉日   嗣孫萬石謹書
(靖康之後,南宋偏安江左,複詔諸侯定譜,紹興七年,西元1137年,吾族譜成,先賢萬石作序後稱舊譜序,家錄傳存至今八百七十餘年矣!)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汪氏統宗譜序(明)

文字隆慶三年乙已月初吉,我汪氏之統譜書成,爰自壬戍首事迄於今八易寒暑,厥工雲钜!所費為不資將事者知悉,慮效勞弗論矣!於是南渠子喜是書之底績簡志之允諧也!謀\取吉牲告於廟,以牒頒于各宗,黨俾各來觀,厥成噫茲役也!亦曰:休哉!有問于餘曰:統宗之修所謂非常之原也,非常之原亦有非常之功乎?餘曰:籲茲所謂奉天道以周旋,而孰為功耶?修譜以著族,著族以聯親也,二者皆天也,天無功也其孰能貪之,曰然則任怨乎!曰非所同而同之得毋詞,其非同乎?非所異而異之得毋嫌,其非異乎?情侚則爭倫瀆斯澤,斯之謂怨?惟稽類以聚族也。別派以居倫也,聽其自同而自異也,則孰為怨又何怨之任也?故君子謂斯譜之修也無容議焉!已矣,抑予觀斯譜也,有十倫焉,本其所始,源斯遠矣,各系其本支流斯長矣!支各有圖一展卷而代著矣!圖各有傳不虛美而情核矣!而又不綱舉而目遺也!不邇詳而遐略也!不崇富貴而鄙貧賤也!不讞勢利而擯節義也!由是而昔之渙者以萃,疏者以親;由是昔之異者今無或混而同之也;昔之一者今無或岐而二之也!斯謂之十倫,是天道之所以,順人情之所由,公也!然則斯譜也,將以達之天下可也!書凡若千卷,簡軼繁迭,繕寫維艱,然詑之得木庶易,以布于各宗,予故不辭猥鄙,敘斯譜之可傳者,附於昔賢珠玉之末,若我汪氏得姓之始末,曆賢瓚緒之廢興,則昔人已詳之矣,茲不贅.
京闈進仕廣東龍門縣知縣
越國裔孫櫟全山人鴻儒序     
,(朱明復舊制,譜事又興,隆慶三年,西元一五六九年,吾汪氏統宗之譜玉成,先賢鴻儒為此作序,
經此一修,始有汪無二姓汪無二郡一說,天下汪姓同宗同源)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晉淮安侯汪旭—上譜表
東晉成帝咸康二年丙寅三月詔天下索譜,淮安侯臣汪旭上穎川侯初陳郡陽下縣西鄉靖仁裏汪氏大宗血脈譜. 臣謹言臣等千載有幸,奉詔品重姓氏. 臣承黃帝之後元囂之裔,周武王弟周公旦魯公伯禽之後,至成公黑厷次子汪侯,食邑穎川,臣四世祖文和公,漢建安二年為會稽令,因官渡江而為家,子孫遍佈諸郡靡不簪纓,以臣微功蒙恩擢用護軍司馬,丹陽太守,淮安侯食邑三千戶,索臣由來,僅治舊譜婚宦職狀,旨闕拜表以聞,臣誠\惶誠\恐坐罪謹言.
      
      (汪旭,行四,汪授四子,為晉軍司馬,破劉曜有功,曆獲軍司馬,丹陽太守,封淮安侯,食邑三千戶,成帝二年詔索諸姓家譜,公修纂文和公所傳以譜表闕,此為汪氏家傳之始)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敦睦堂汪大森—續修宗譜序(清)

汪大森—續修宗譜序(清)
天下之為人後者,莫不知物有本根人有宗祖,特患代以遠而易弗知吾祖之所始,良可慨矣!先人憂之,所以有譜之一法以傳. 譜者普也,源之遠不以遠,而不溯其源流之長不以長;而不窮其流,傳其名字,志其遷徙,載其墳塋,紀其年月,縱代久遠,湮支分流派,不為目所見耳所聞,一展卷不啻有見之聞之者,無非唯譜是憑也!
昔人雲:三十年不修譜是為不孝!予族舊譜三十年於茲矣,置之勿論焉可乎?光緒庚寅長至之辰,族長咸集,會議纂修,推森秉筆,森不敢任,至癸壬年遠稿皆齊,急宜從事,森亦何能坐視由是?共襄厥役,批閱陳編,受姓之始得姓之由,本本源匕,備載統宗一卷,迨其後源同流異于祖之為始者,則惟遷潛(山)之小三公也.生二子,曰:強,曰:賓.強公支原居潛,賓公支擇懷(寧)兩邑分居,究歸一本,不有譜以收其類,不郎忘乎本乎?於是知譜之修也,親親之謂,明倫之謂,即敬祖之謂也!
曷雲親匕遷浙遷陝?志其地而脈絡可通! 曷雲明倫誰尊誰卑?理其派而綱常不紊! 曷雲敬祖分房分股?溯其源而根本無殊! 甚且勸善有訓懲惡有規;于祖族有光者褒之,于祖族有玷者削之,可使族之不善鹹歸於善,非即世世子孫之盛舉?!歟紹斯志者,更有望於後人是為序!
      大清光緒三十年歲治甲午孟春月 榖旦
          穎川八十五世裔大森敬撰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平阳辨   松寿石田支

                          平阳辨
?                   ?         松寿石田支
??
??汪氏望出平阳,犹荣阳之郑,天水之秦,沛国核朱也。平阳故晋地,属河东盖举世知之。而汪氏之先,实出于鲁,晋之于鲁,西河东海,风马牛不相及矣。夫尧之所理,禹之所圻,宜吾之所深慕而乐道然而书焉。而姓名系于其下言焉,而姓名出于其间,则必省想渐惑战掉阴喝不宁者竟日,吾之自所出,固不可以空启遂传也。迨考之于古,则有两平阳,平言地,阳言山也,在衮州之岱岳,曰东平阳,鲁尝城之,而汉世为县,晋曰新泰者也。高平负瑕漆邑之地同名,而别曰南后庸,季康会盟之地同名,而别曰西北,平阳之著于鲁也尚矣。泰山为鲁邦之望,则其地为吾姓之望宜也。在冀之泰岳,曰晋平阳,后为香平为晋州,亦曰平河者也。伊祁之都,羊舌之县志于前,岳阳之绩,襄陵之迹,平阳之著于晋也亦尚矣。晋邦襟山带河东,出周,韩,魏,宋,郑之郊,距少吴之墟,殆数千里,其不得为汪氏之望甚明,而犹因仍勿正,失实承讹,代夸汾浍之风,家冒降唐之誉,且使衡饶鲁氏与解步晋家混为平阳一望,而吾颖川鲁谱,讹为晋州,乖离不属驯,致悉昧上世之源。按籍问途,若刻舟求剑,不可得矣,庄舄为越之吟楚人与燕土社之叹北风,回首莫寓所思,作鲁东平阳辨。
??敬刊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主题

2534

回帖

6万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67170

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07-5-26 20: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代表汪氏家族的「平阳」,是一个常见的地名,在中国历史上,以平阳为名的地方,却不在少数,为了助于了解汪氏家族的源流,兹将过去以平阳为名的地方,详细说明于下,以供参考:
?? --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圣君唐尧的国都所在地,就叫平阳。这个最老资格的「平阳」在往后的历史上也一直受到重视,春秋时代,该地是晋国大夫羊吉氏之邑;汉朝统一天下,便在该地设置了平阳县。后来,南北朝时的汉王刘渊,又曾看中这个地方的险要地理位置,定都于此,一直到隋朝,这个前前后后被使用了三千年的老资格「平阳」,才被改名为临汾,迄今,所谓临汾,就是现在山西省的临汾县,不过古代「平阳」的故城所在,却是在临汾县的南方,而不在现址。
?? --春秋时代的郲国,也有一处名为「平阳」,后来郲国被鲁国所并,「平阳」就成了鲁国的一个邑,春秋末期越国和鲁国曾于此订立盟约,所以这个「平阳」,在我国历史上也是相当有名的。鲁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而当时属于鲁国的「平阳邑」,就是现在邹县的县治所在地。
?? --同一时期的秦国,亦有过一个「平阳邑」,由于秦蜜公曾徙居于此而见诸史籍。这个「平阳邑」,是在现在陕西省岐山县的西南,接近宝鸡县的地方。
?? --到了战国时期,现在河南省临漳县的西方又出现一个叫平阳的地方,当时是属于赵国的,赵移扈辄曾在此被秦将桓齿奇所败。
?? --历史最古老的「平阳县」,于隋代统一天下后被废,不过,到了宋代,又曾在山西地区设置了一个辖域广大的「平阳府」,此地即为古平阳县所在的临汾县,此后,历经元、明、清三代都没有更动,一直到民国建后才被废置。
?? --目前,在我国的地图上也可以找到「平阳」地名,不过,现在的平阳既不在山西、山东,也不在河南、陕西,而是属于浙江省的一个县,位于瑞安县的南方。
?? 四千多年以来,在历史上以「平阳」为名的地方是如此之多,而所指之地又不尽相同,那么,作为汪姓家族标帜郡望「平阳」,究竟指的是那一处「平阳」?
?? 根据历来学者的推断,属于汪姓家族的「平阳」,指的应该就是现在山东省邹县的县治所在地,也就是春秋时代先属郲国,后属鲁国的那个平阳邑。
?? 这项结论最有力的依据,就是「姓氏考略」一书所明载的汪氏源流—我们是鲁国公族的后裔,鲁成公的次子,被封食采于汪,因而「以邑为氏」而姓了汪。当然,上面提到过的那位爱国童子汪踦,也很可能不是浙江的汪芒氏之后,而是在鲁国土生土长的周文王姬姓汉族后裔。
?? 当时鲁成公次公子被封的汪邑,确实的地址虽已无从考据,然而,在鲁国境内是必然的。所以,目前遍布于全国各地的汪氏家族,应该是由两支主流所组成,一支是狄族的汪芒氏,一支是鲁国公族的后裔,分别发源于浙江和山东的两支汪氏,历来播迁的幅度并不很大,播迁的范围也不很广。他们的播迁路线,大致是分别从浙江和山东两地,先到了接境的江苏,然后再到达江西和安徽。但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是,汪氏的子孙不管在什么地方落脚,都会很快地就在当地出人头地,使得汪氏日后成了江苏、浙江、江西和安徽等到极负声望的大族,龙其在安徽歙县的一带,汪姓家族更有长期的盛况。
ww4909@163.comQQ:59910929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 汪氏宗亲网     

Copyright © 2001-2013 Comsenz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皖ICP备20001616号-1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皖公网安备 341002020002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