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领 发表于 2013-6-5 12:11:26

前言(美德家刊网前言草稿)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变幻莫测、催人奋进的新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以及宗族传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机遇与挑战、希望与成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充实自己,提高能力,增加能量是抓住机遇,寻求发展,迎接挑战,适应变化的制胜法宝。人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除了在传统的学校和面授的培训机构外,选择网络教育已是社会一大现象,教育社会化、学习终生化已成为社会成员的普遍共识,通过网络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共同发展是当今社会进步的显著标志。全国各地的同乡会、宗亲会也纷纷利用网络系统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广泛传播乡土文化和氏族菁华,充分发挥这个超级平台整合地缘、血缘、学缘、业缘等优势,使参与者在其中获得各种信息和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资源,同时利用互联网具有的滚珠性效果,外延个人的关系。本家刊网正是基于以上的作用,在一批家贤的共同努力下而筹建起来的。在这公益家网的筹办过程中,汪飞文宗亲的广州昊鑫计算机公司承担了美德家刊网站的建设,并且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和行动积极为网站的早日建成任劳任怨,缜密策划,及时组织安排落实各项计划方案的实施,公司为此付出了不少代价。现建成与大家见面的家网栏目众多,色调温馨,内容图文并茂,时间的历史跨度和空间的广度从多方面包含了从古到今,从里到外的一系列立足于家乡的相关的设计内容,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版本在不久的将来能丰富其方方面面的内容,让进来的每位乡亲和读者都能从中受到裨益。
历史书写着从前和过去,将来之前的现在也会不断被并入历史篇章。眼前的家网就在一定范围内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定作用。当年家乡曾流行一对隽句“老坑山路虽不长,一辈虽长走不尽”,大意是从主客观上定格了文革时期美德农村农民农业的无尽艰苦和务农人的茫然无望。这就是我们的一位可敬宗亲勇于公开对当时乡下的无奈现状进行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奋笔直书,他的举动无疑给咱们美德村的历史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家乡的部分历程我们历历在目,那里的山山水水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她在无私奉献的同时,相信也曾经历过无数次的风风雨雨甚至劫难,但她不能在我们的簇拥下伤痕累累,她是一方热土,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伟大“母爱”,是乡亲们安居乐业必须呵护好的至爱家园。
咱们的美德村三面环山,西靠龙江;各自然村庄的房屋成排成片,或连或隔,错落有致;周遭畴田拥村而展,阡陌纵横;联成带状的鱼塘紧随老寨而绕,水面竹影摇曳,水中鱼儿追逐。家乡的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如今上了年纪的乡亲和宗亲绝大多数是生长于美德村的汪氏同祖后裔,如此的血缘加地缘的生长环境宛如肯綮相依,亲睦感人,没齿难忘。
美德家乡旧称九斗埔,自明代开基创祖以来有近五百年历史,始自梓里繁衍的后裔已达三万来人。从近代起,众多裔孙就陆续开始定居海内外,除有部分仍留在中国大陆外尤以东南亚各国居多,如今大多数人已弃农从商,还有从政从军从教从研者也为数不少,有的在商界、政界、军界和科教界取得了娇人的成绩,功绩卓著、有特殊贡献者曾受到了所在国的国务院或国王授予的荣誉称号,当中的商家巨贾在家乡慷慨捐资公益的事迹亦受乡亲们传颂,这些美德之光的人物在族谱和家刊网的专栏里均有专门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美德家乡人才辈出,热心家贤层出不穷。让我们以史为鉴,发挥优势、携手并肩、互帮互谅、不断前行,戮力让美德家刊网办出精彩、办出风格、结出硕果。

                                                      美德家刊网筹备组
                                                               汪朝领撰
                                                       二0一三年六月五日

桃园汪银河 发表于 2013-6-6 18:47:05

昐早日登上美德家网学习!

武汉汪利文 发表于 2013-6-7 20:45:40

美德村三面环山,西靠龙江;各自然村庄的房屋成排成片,或连或隔,错落有致;周遭畴田拥村而展,阡陌纵横;联成带状的鱼塘紧随老寨而绕,水面竹影摇曳,水中鱼儿追逐。家乡的景色优美,让人流连忘返。如今上了年纪的乡亲和宗亲绝大多数是生长于美德村的汪氏同祖后裔,如此的血缘加地缘的生长环境宛如肯綮相依,亲睦感人,没齿难忘。

希望今生有机会去美德村参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前言(美德家刊网前言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