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字辈 发表于 2010-5-30 09:43:50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

文章来源:江山史话钩沉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10-5-28 17:33:06



       汪膏,原名如壁,字春沾,号植庵,江山大陈人。家境富有,三十岁入县学,前后三次参加乡试,没有中举,后捐资为贡生出身,曾出任江苏嘉定县丞。不久即辞职回家。在开化县华埠镇专营当店,每年盈利万金。生平乐善好施。清同治十一年(1872),为培养宗族子弟,首创萃文会(类似今教育基金会),损献银元三千圆,在华埠置购田产,用租谷在家乡大陈创办萃文义塾,又称环山试馆。

子,乃恕(1865-1913),字行可,号守一。其父汪膏逝世时,乃恕尚未成年,为了继承父亲遗愿,亲自经营萃文会,又在大陈本地添置萃文会产业。光绪二十六年(1900),因战乱全家迁移衢州柯城道贯巷。后又捐巨资在西安(今衢县)购置萃文会田三百七十亩,在中河沿建萃文仓库一座,设专人管理会产,并聘请名师为萃文义塾生徒讲课。每逢朔、望,亲自召集汪氏子弟会课,由江、常、衢各县名师会同评定名次,名列前三等的各给奖金若干元。会课期会,生活费也由萃文会支给,就读的人因而日益众多。

孙,志恭(1882-1931),字亦融,号有瀛,光绪二十五年入县学。乃恕逝世后,亦融以长子身份接管萃文会各地产业,继先人遗志,培养宗族子弟。因时代变化,废科举,兴办近代教育,于是订奖金之例;除汪膏直系子孙外,汪氏族人,子弟入高小者每年津贴银元四元,初中三十元,高中六十元,大学一百元,留学日本二百元,留学欧、美再加倍。

义塾改小学后,学杂费、书籍费全免。

自同治至民国,八十年间,大陈汪氏文化较为普及,并且有很多人才,实在是当地群众尊师重教及其祖孙三代人倡导奖励教育的结果。

继后,民国31年(1942)3月,大陈乡绅汪汉滔以汪氏宗祠及前萃文会学田三百七十亩为办学经费,筹办私立萃文初级中学。8月,教育厅批准成立校董会,招收学生3班,借用汪氏宗祠、文昌阁、达屋3处为校舍。同年9月,省教育厅下达指令,正式批准“江山县私立萃文初级中学”开办招生上课,35年8月,增招高中班。36年8月,省教育厅批准高中立案。37年下学期,私立萃文中学、高初中同时招生开学。

1950年5月,私立萃文中学因经济困难停办。师生并入县立中学。



                                 (严肃)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0-5-30 10:11:41

致敬!

汪乐志祥 发表于 2010-5-30 10:12:51

环山园,我梦中的家园!

先地主 发表于 2010-9-10 08:11:34

汪汉滔创办萃文中学,成立了萃文中学董事会。本人是70后,董事会成员里就只认识汪施仁和汪辅德,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文化造诣方面都很深厚。在我小时候汪施仁老先生临终前赠给我两份名人真迹,现在我保存完好,其中一份是在一张巴掌大的宣纸上用毛笔写下500多字的朱伯炉先生治家格言,要求我人生路上多学习。在80年代他就告戒我以后要学会4样:开车,英语,电脑,还有就是在25岁一定要有5000元积蓄,那时候不以为然,现在想想这四条都是给我人生帮助最大的。我佩服汪施仁老先生的眼光啊!这些年我常常会有 人生的十字路口我都会回想起他们老前辈的教诲,感慨万千。。。。。。

汪根远 发表于 2010-12-17 19:59:14

引用楼主衍字辈于2010-05-30 09:43发表的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 :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

文章来源:江山史话钩沉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10-5-28 17:33:06   


....... http://www.iwangs.com/bbs/images/back.gif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汪氏家族的骄傲!
            了不起!顶一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捐资兴学汪氏三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