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地主 发表于 2008-4-13 21:56:24

全国宗亲大团聚(弘扬汪华精神)

4月3日筹备了两年多的《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终于在中国黄山成立了,这是弘扬徽文化,振兴古徽州的一件大事,是黄山市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汪氏宗族八十年来第一次聚集故乡,缅怀先祖,继承和弘扬汪华文化的一件盛事。
    研究会的执行会长、总参某部某部原政委 汪承兴总结出了越国公汪华(汪氏44世祖)是隋唐时期一位叱诧风云的历史人物,是古徽州一位传奇而又传神的历史人物,是汪氏宗族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显赫人物。在作为国家法定假日的第一个清明节到来之际,越国公汪华的后裔,参与汪华文化研究的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位关心、支持汪华文化研究的同志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汪华故里古徽州、现今的黄山市,缅怀汪华公先祖,共商汪华文化研究大事,并参加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和成立大会,这在汪华文化研究的历程中,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也是徽文化研究的一件盛事,可喜可贺!
    黄山市委副书记胡学凡——在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是:努力推动传统徽州文化的新繁荣.详细请点击:http://www.iwangs.com/bbs/read.php?tid=14632

先地主 发表于 2008-4-13 22:04:51

Re:全国宗亲大团聚(加强宗亲交流共图发展大计)

先地主 发表于 2008-4-13 22:18:19

本人在下午研讨会上的发言:
                     充分弘扬汪氏文化---挖掘祖地人文资源----推动经济发展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宗亲长辈及本家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场的所有汪氏后裔子孙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古徽文化的发源地--黄山,参加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我谨代表浙江江山大陈环山园汪氏父老乡亲,对邀请我来到这里参加聚会的所有组织策划人员以及全国众多为发扬汪氏文化的本家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饮水思源,齐聚故土,1400多年过去了,今天我们自发的来祭奠我们共同的先祖,缅怀先祖艰辛创业的伟绩,这是汪华子孙的欢聚,这是全国汪氏大团结的象征,我们以此为荣。“浓浓乡情慰游子,相见恨晚泪沾襟”,籍此共聚机会,我们畅叙血浓于水的宗族情谊,共同研究先人的伟绩,共谋发展之大计。
    越国公汪华在隋唐战乱时期对古新安文化及新安医学等方面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展汪华文化研究必将对古徽文化的发扬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汪华文化研究会碰到的所有阻力,在每位宗亲的努力,必将迎刃而解,让汪华文化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让汪华文化研究为弘扬徽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可爱的家乡:
   环山园汪氏是元末明初先祖汪普贤(华公七子爽公支系汪氏74代)由大畈迁入的,600年来后裔子孙枝繁叶茂,人口已发展到数万之众,形成汪氏一大望族。先祖的创业与重教之精华,至今已经保留不多。由于多年来宗亲们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造成宗族隔阂,不能互传互助。基于此,为加强宗亲联系,凝聚我族人心,在村书记汪衍君的带领下我们村在江山信息网站开通了乡村博客,也把汪氏宗亲网的大陈板区作为信息发布平台,所有的宣传旨在向世界推介大陈,使我族融入世界汪姓大家庭。并构建一个宗亲联系和招商的平台。从此,点击“搜索”大陈博客,或汪氏宗亲网大陈版区,大陈的变化和家乡的亲情就会展现在面前。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先祖的文化和伟绩,了解各地分支的谱谍世系和宗亲兴衰,加强宗亲的亲情沟通,互帮互学,对充分挖掘祖地丰厚的人文资源,弘扬汪氏文化。
    近年来在大陈汪氏本家的不断努力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1,成立了由10位有丰富人文知识的老前辈组成的《族谱续修编纂理事会》。誓把先祖文化发扬光大!目前正在进行做周边的续谱登记工作。
   2,成立村志编撰工作领导小组,对大陈环山园丰富的文化底蕴进行挖掘,对四古文化进行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进行登记归档,
   3,通过努力于2007年4月大陈汪氏宗祠被列为省保单位,并且在全省范围第一批拨款190多万元用于祠堂的修缮,目前接近完工,已经开始着手筹备规模盛大的汪氏宗祠祭祖盛典(暨汪氏宗祠竣工仪式)
   4,通过领导带头,全民参与,大陈环山园被评为全市首个卫生工作示范村,极大的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
   5,近三年来,我村不断的在寻求发展,成立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心,开展了全村妇女大会,发动妇女为大陈村新农村建设出力。真正起到半边天的作用。
   6,08年3月争取到50多万元资金完成了通村大道民声路的浇筑,实现了村民多年以来的愿望,并且进行了有规划的绿化,07年以来全村共植树3000余株,家家户户都实行了庭院绿化美化环境,
    纵观大陈,主要有四个特色,
   一条青石路径铺满复古情怀。 泛着幽幽蓝色的青石,或横排或竖列,把大陈的这条路铺得蜿蜿蜒埏。行走在青石路上,无论是静观错落而致的新房老宅,细察墙角偷长的青苔小花,还是聆听匆忙的村民穿走而过的节拍,抑或光脚体验路面光滑、圆润的清爽,这条“雨天不泥泞,晴天无飞灰”的幽幽青石路,都会让你触摸到大陈湿漉漉的旋律和纯朴淡真的意蕴。
一组大陈古屋历经世事沧桑。 “行尽崖壁始见村,绿荫如画淹深源。环山十里皆松树,天下应无第二园。”大陈这座古村落,便在这绿荫如画里依山造势,鳞次栉比;楼台亭阁,搭配有致的古朴老宅深藏着古老的文明。建筑中,外部的恢弘大气与内部的细巧精美交相辉映;灰瓦白墙,墙头似马,承载着太多厚重的历史;屋脊如龙,花窗雕版,依稀可见当年的风土人情,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在大陈古村落中得以注释。
一脉汪氏后裔延续诗礼传家。 考汪氏源流,汪氏乃承皇帝之后,元嚣之苗裔、周武王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之后,至成公黑肱次子汪封汪侯,食邑颖川(今山东境),以采邑为氏,遂为得姓之源。汪氏一脉千年以来延续诗礼传家,尊师重教,中国首批西式教育学校之一——萃文中学旧址,便是佐证。江山的第一批学校校长均在此地受教,在一片白墙黛瓦映衬下,假山石和西式小洋楼更让人怀想,清朝末年,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曾在村民中引起多大的激荡。
一碗大陈面香飘大江南北。 无论是清汤寡水的阳春面,丰富美味的肉丝面,还是毫无章法的杂脍面,大陈面都是“浓妆淡抹总相宜”的,因为大陈面素有口感滑腻柔韧,耐煮不糊,隔夜不粘的特点,为此而名扬衢州,讫今百年之久。而在近年,在村党支部、村委的带领下,大陈面更是大陈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宽广的晒场、一排排木架、悬挂的面条、清醇的麦香……年产1000多吨的大陈面成了大陈的经济动脉,源源地流向全国各地。
   目前大陈(环山园)正在策划以宏伟的汪氏宗祠和独特的徽派古居,将简朴的农家庭院作为载体,从而做成有大陈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景点。08年大陈汪氏宗祠修缮完工将举行规模盛大的庆典与祭祖仪式,并开始接待首批游客。届时欢迎全国的本家来大陈村品尝风味小吃,领略古村风貌!
================我还带去5套VCD片和一些相关资料

汪兴吾 发表于 2008-4-14 00:01:40

亮翁 发表于 2008-4-14 00:55:18

汪志林 发表于 2008-4-14 11:45:14

目前大陈(环山园)正在策划以宏伟的汪氏宗祠和独特的徽派古居,将简朴的农家庭院作为载体,从而做成有大陈特色的农村生态旅游景点。08年大陈汪氏宗祠修缮完工将举行规模盛大的庆典与祭祖仪式,并开始接待首批游客。届时欢迎全国的本家来大陈村品尝风味小吃,领略古村风貌!

衍字辈 发表于 2008-4-14 11:49:28

一只土老猫 发表于 2008-4-14 14:52:41

好呀,祝贺

汪一边 发表于 2008-4-16 16:50:20

我是大畈村委会主任,我很想来大陈看一看,听说大陈建设得很好,来学习学习。欢迎吗?

汪凌用 发表于 2008-4-16 18:33:46

非常欢迎汪一边本家来大陈观光.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全国宗亲大团聚(弘扬汪华精神)